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文参会| 从咏茶诗管窥王安石的身份认同与人生态度——兼与晏殊、苏轼比较

程涵悦论文《从咏茶诗管窥王安石的身份认同与人生态度——兼与晏殊、苏轼比较》受邀参加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江西省人民政府、北京大学主办,中国历史研究院、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抚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王安石诞辰1000周年”学术研讨会

纵观六十六年的人生,王安石几乎每日都在与世俗之见抗争。在非难与指责中,他的生活也是惊心动魄。他的天性与现实格格不入,他心中的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永远无法调和。王安石主持的新法就是从“不调和”中孕育出来的,他诗作中的落寞寂寥也与“不调和”不无关系。这是王安石一生命运的悲剧,也是他的魅力所在。

2021年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改革家、诗人、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诞辰1000周年。王安石以其主持的熙宁变法而为人所重,其生前身后,遭到无数异说纷纭的评价。本书详细叙述了北宋名臣王安石的生平与政绩,勾勒出其不同于众的思想,揭示其在“经世致用”与“归隐山林”之间的挣扎,以“天上的研讨会”/“微信朋友圈”的形式介绍了后世对王安石的不同意见。本书的特色,尤在于结合王安石的诗文叙述其一生面对外界不同意见时的艰苦卓绝,显示其在所谓举世“浊流”中傲然独立的风采,反映了王安石这位千年之前一代名相与旷世大儒波澜壮阔的人生。

虞云国(著名宋史专家、宋史研究会理事、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日本学者的这部《王安石》取镜广阔而感悟独到,笔墨生动而史实征信,引导读者在致意王安石作为独抗时流的政治改革家同时,还应领略其丰富多彩的诸般面相与立体人生。

方笑一(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宋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诗词大会》命题专家):三浦国雄先生的《王安石》,为我们开启了观察王安石平生功业和复杂心境的独特视角,值得一读

本书通过整理王安石有关官德的诗文, 王安石与官德有关的行为、逸事、后人评论, 展示王安石官德的言与行。以鄞县为起点, 整理王安石在这一时期的政治思想, 探讨熙宁变法中的鄞县经验, 以深刻理解鄞县时期行政对熙宁变法的影响。同时通过分析王安石的官德, 分析王安石在宋代政治文化中的角色。

北宋中期积弊至深、内忧外患扰攘之际,政治改革的领袖人物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流俗之言就足恤”的精神,一身任天下之责,推动富国富民强兵为宗旨的变法革新运动。苏轼说:王安石才识“名高一时,学贯千载”,“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其魄力“能于期岁之间,靡然变天下之俗。”

王安石“三不足”的境界,使他成为当时思想界的先进人物,同时也成为脱离了广大知识阶层的人物,加上政治风云的变幻,倾泻于王安石身上的污泥浊水,始自生前,至南宋则愈演愈烈,几近千年而未得涤清。

邓广铭先生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始,倾注了巨大心力,历经半个世纪四写王安石,体现了一个史学家的时代眼光与严谨精神。本书铺展出颇具特色的熙宁变法改制图景,凸显出一个抖落掉污染、误解和扭曲的政治改革家形象,使王安石以其本来的风度和丰采,再现于读者面前。

《王安石传(经典图文版)》的主人公作为千年不遇的杰出人士,生前却被世人责难,死后数代都不能洗刷骂名,在西方有英国之克伦威尔,在中国则有宋代王安石。干百年来,王安石被骂作集一切乱臣贼子之大成的元凶。其实,他是数千年中华文明史上少见的完人。其德量汪然若干顷之陂,其气节岳然若万仞之壁,其学术集九流之粹,其文章起八代之衰,其所设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梁启超是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先行者。《王安石传(经典图文版)》是代表其立宪理想的现代传记经典。钩稽甲乙、衡量是非,还原一个真实的王安石、一段真实的历史。《王安石传(经典图文版)》视角独特、意识创新、论述严谨、评判公允,可谓是人物传记中的经典之作,读来耳目一新,启人心智。

自清末民国以来,王安石一直是学术界重点关注的焦点历史人物人物之一,相关著述较多。《王安石研究论著索引(1912—2014)》即相关王安石研究的论著目录索引,不仅包括大陆的王安石研究成果目录,也广泛查阅了港、台学术界的相关成果,并收录日本、美国、韩国以及欧洲等海外汉学界的王安石研究论著,《王安石研究论著索引(1912—2014)》按年编排,是目前为止全面的王安石研究的专科目录。

《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所创立的荆公新学在北宋后期占据思想界的统治地位,在后世也有很大影响。《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的研究角度着眼于学术传承与思想演进、学派斗争与问题论述之间的相互依存状态,以王安石本人的内在思路为框架,以现代的理论去具体分析他的学术论述中所蕴涵的思想内容。本书写作的目的是通过分析王安石关于各派学术思想的评价、注疏、论述,揭示其本人的观点及其在该学派思想发展中的地位,再进一步,通过王安石对于各派学术思想的阐释,考察其学术思想的主导精神,确定其在宋代思想史以至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地位。

《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王安石的经学思想以上古时代的经书为文本,广泛吸收后代的各种学说来解释经书,内容涉及宇宙、人生、政治等方方面面的问题,特别是在治国之道上,他综合上古三代和儒、法、道各家的政治智慧作了全面而细致的论述。王安石儒学思想的侧重点在人生哲学,在人性论上,他把中国上古的创造精神和儒家、佛教的思想结合起来,认为人性是人的天赋的生命力,是超越伦理道德的善恶之上的绝对、至善;在人生观上,他将儒家思想和道家、佛教以及先秦诸子中的杨朱、墨翟等的观点结合起来,就群己关系、人生准则、理想人格等问题作出了自己的解答,和传统儒学重视伦常关系、群体价值有所不同。

《佛家怀抱俱味禅悦(佛禅与王安石 诗歌研究)》讲述了佛禅与王安石诗歌研究是目前文 学史上研究的薄弱环节,作者希望通过系统的梳理阐 述“佛禅与王安石诗歌”的关系,理清佛禅思想对王 安石诗歌创作的贡献和影响,体现出其特有的文学价 值,以此为“佛禅与宋诗”研究贡献一份力量。一是 以王安石人生脉络为主线,介绍了王安石的佛禅修习 与林下交游。二是阐述了王安石诗歌创作中彰显的佛 禅精神;三是就佛禅“静观、冥想”;“直觉顿悟” ;二道相因等思维模式,分别阐述了其对王安石诗歌 构思的影响。四是主要论述王安石诗歌形式技巧和佛 禅启示。五是依据宋代特殊的政治和文化背景,分别 介绍了宋代的禅风流被,以及禅风流被对王安石诗风 的影响。这是一个饶有兴趣的课题,本书对此做了较 为深入的研究。
王安石首先是一位政治家,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他的改革精神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王安石从内心里不把文学放在人生的第一位,但他的文学创作实绩却让他身不由己地站到了宁代文学一流作家的行列,所作如《明妃曲》、《桂枝香》、《答司马谏议书》、《题西太一宫壁》等诗词文,历来脍炙人口。本书按年代前后顺序,将王安石作品编年讲评,结合时事和个人遭际,故能深入作家作品的深层底蕴,实为王安石诗文选本中不可多得的上佳读本。
佛道思想与苏轼哲学体系的关系在于其解脱观与内丹修炼对于祛除内心杂念的作用,这种内心的净化能立即使得本体(本心)显现出来。苏轼以为这种佛道式的修炼对于我们悟道是一种非常好的途径。然而,苏轼虽然借用了佛道的方式来悟道,但是所悟之道又并非是佛道之道。王安石早期的学术足迹出入诸子百家及佛道,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了学术再创造,开启了宋代学术非性命道德之学不谈的新潮流,初步勾勒出了儒家的内圣之学,此时期的学术特征即是援佛道以入儒。变法期间,王安石的学术兴趣转移到经学训释上来,而且其主要*力已经转向了政治,诠释经典的主要目的也是为现实政治服务,此时期是调和三教。对苏轼王安石的研究有助于揭示他们在北宋学术中本来的学术地位与影响。

★北宋是中华帝国历史上最为典型的文人政治时代,王安石作为文人士大夫政治群体中的佼佼者,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坚定信念担纲神宗皇帝的变法大臣。他顶天立地,无所畏惧,把民族的希望和进步挑在自己的肩上,冒天下之大不韪,欲以一己之勇气与魄力,扭转这个死气沉沉的社会。

★然而,饱含书生意气的变法未能顺利推行,王安石最终落寞隐退,他在风烛残年之时看到有着知遇之恩的神宗谢世、改革措施被尽数推翻,不禁愕然失声,继而孤寂死去。王安石一生不为功名利禄所动,为改革变法兢兢业业,却又处处树敌,污蔑、冷落相伴,并在身后长达千年的岁月里,背负着王朝覆灭的沉重罪名。这是千古一相的英雄悲歌,也是文人政治的时代悲歌!

★梁启超曾这样评价这位近千年前的知音:“以余所见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其德量汪然若千顷之陂,其气节岳然若万仞之壁,其学术集九流之粹,其文章起八代之衰,其所设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距公之后,垂千年矣,此千年中,国民之视公何如?吾每读《宋史》,未尝不废书而恸也。”

★个人有个人的命运,酸甜苦辣,升降沉浮;王朝有王朝的命运,改朝换代,兴衰存亡。个人与王朝,常常又是息息相关的。本书正是为大家讲述了这样一个个人与王朝波澜壮阔而又发人深思的故事。

北宋开国之初就确立了“文治靖国”的“祖宗之法”,开创了中华帝国历史上的文人政治时代。本书通过对王安石变法事件的讲述,呈现了文人政治开展过程中的迷人风景。这道风景既为文人士大夫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时代忧患意识和责任担当精神所浸润,又为舞文弄墨、个性飞扬的书生意气所渲染,既让人提劲,又使人泄气。王安石作为文人士大夫政治群体中的佼佼者,以其鲜明的个性、凭借其坚韧的意志力登临这道风景的绝顶,担纲神宗皇帝的变法大臣,最终却落寞地寄居于江宁的半山园,独自回味、品尝一路上的辛酸滋味。曾经的文坛知音竟然成了政坛的敌手,因变法而导致的是非恩怨还能为诗人的旷达神韵所化解吗?这是王安石变法失败后一个待解的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苏轼的思想介绍
林语堂:《苏东坡》
古代八大写作天团,跨山海挥毫泼墨流淌至今
从“配享从祀”孔庙制度:浅析南宋政治视野下的苏学地位
无可救药的乐天派——苏轼
王安石写下名篇《金陵怀古》,却为何被苏轼骂了三个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