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鹭江/康乐——我所知道的广州城中村

大约在两年前,因为工作原因曾经负责过广州海珠区鹭江康乐一带——没错,就是目前广州疫情最为复杂,最为反复的城中村。如果你说疫情发生在哪里最难管控?我的答案一定是城中村。只有深入了解过鹭江康乐城中村,才能感受到广州这次的防控难度到底有多大。


一、规模:鹭江康乐城中村到底有多大?

我想告诉你的第一件事,是鹭江+康乐两个城中村面积有多大?去年4月份,广州曾经出台鹭江康乐城中村改造方案,根据方案显示,鹭江村、康乐村改造范围内总建筑面积335.94万平方米,大约占整个海珠区4%的面积。

在人口方面,我相信至今也没有一个官方口径,鹭江康乐到底有多少人。就我个人体感而言,我感觉至少有10万人。抱着好奇心我进行搜索,发现确实有人做过这方面研究,得出的结论是8万~10万之间,与我的体感正好能对应上了。

这10万人都来自哪里呢?在城中村生活,遵循着区域聚居的生活方式。具体到鹭江康乐,则主要聚集着来着湖北的新朋友。'湖北村'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

自80年代末上百个原在海印桥底摆地摊卖毛线的商贩搬到中山大学南门对面,形成中大布匹市场的雏形之后,商业嗅觉灵敏的老板,从90年代起陆续将服装加工厂开进康乐村,租下一栋栋民宅做加工厂。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10417470746.html
第一批尝到甜头的湖北老乡,就这样将老家周边的其他村民带到厂里,又过了几年,鹭江康乐城中村逐渐发展成了远近闻名的'湖北村'。

二、产业:鹭江康乐城中村大家都干嘛?

我想告诉你的第二件事,是城中村的大家到底在干嘛。这就涉及到一个产业结构问题。鹭江康乐区域,是广州最大的布匹批发、成衣加工及纺织产业集群。

作为中大布匹商圈产业链的一部分,全国大量的中低端女装成衣,多出自康乐鹭江及五凤片区的城中村,出自这里的工人之手。

而根据公开数据显示,中大布匹商圈分布着大小商户2万余户,经营各种面料、辅料、家居装修用品等超过10万种。而以中大布匹商圈为中心,周边又遍布着3万多家规模不等的制衣厂、作坊及店铺,从业人员超过30万人。


简单来说,生活在鹭江康乐城中村的接近10万人中,大部分从事的都是纺织、制衣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围绕着这个群体又衍生出大量的餐饮、零售、商超以及灯光昏暗的桃色行业。晚上走在康乐南约大街,时常会让我这个'广州土著'感到困惑,我明明置身于广州,却又充满着疏离感,仿佛这里并不属于广州。

三、生态:鹭江康乐城中村的衣食住行

作为一个城中村里的外来人,我前前后后在这里工作过一年多的时间。对于城中村的衣食住行还是有一定的了解。

【衣】

上文提到鹭江康乐主要做的制衣生意,因此在城中村里衣服绝对不缺,同时也绝对不贵——相比起村外。漫步在鹭江康乐,你能看到很多衣着时髦的小姐姐擦肩而过,那是服装店的店主或者店员,他们统一的标志是衣服不剪吊牌,全部甩在脖子后面。也有上了年纪的大姐姐,穿着比较朴素,那多数是制衣厂的打工人。他们会的技能不多,但是剪线头、抽线一类工作做的特别灵活。男生的衣着相对而言就不重要了,坦言大部分男生衣着相对较脏,确实对于城中村里的职业并不需要特别整洁的服装。


【食】

从数量上看,餐饮店是仅次于服装店的存在。在鹭江康乐两大城中村,餐饮门店也呈现出非常明显的聚集,不少地方都形成'餐饮一条街'。从餐饮类型看,小吃零食类门店与正餐类门店分庭抗礼。小吃零食类主要是湖北鸭脖、肉夹馍、手抓饼这类,而正餐则种类繁多,烧烤烤串、自选快餐、兰州拉面、饺子水饺、家常炒菜应有尽有。

印象最深的是在村里有一家麻辣烫,论斤称,以前中午我经常会光顾。与别家不同,他们家夏天舍得开空调。老板是一个老太婆,与她儿媳妇一起经营着小店。城中村吃饭价格普遍都不贵,很多打工人晚上下班都会去店里喝上几杯,再点几个小菜美美搓一顿。城中村里娱乐不多,下班之后夜宵就成了主要的消遣。


【住】

住在城中村,环境自然好不了。星罗棋布的小巷子,如果没有熟人带路,光靠自己走,一个月左右才能把路摸清楚。小巷子除了多,另一个特点是四通八达。城中村里很少有死胡同,大部分小巷子都能通到别的地方。只要你愿意走,沿着一条小巷子是可以把整个城中村都走遍的。至于居住环境,我想用一个例子来描述。那时候我刚到鹭江并不太熟悉,有一回憋不住了,抓住一个路人问哪里有公厕。路人说你看那里有个垃圾堆,对着尿就行,没人看你。我回头瞄了一眼垃圾堆,一只耗子从我眼前窜过。


【行】

在城中村出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由于位处批发市场周边,本就不宽敞的路上来来往往都是电动车,电动车,以及装满布的电动车。如果你没有任何交通工具,你只能靠边行走,边走边被身后的电动车滴滴。

如果愿意花上几块钱,可以坐上别人的电动车,师傅会带你以最快的方式抄小路到达。有时候晚上下班较晚,我都会打这种电动车出村。村里没有共享单车,因为共享单车不能进村。在城中村的几个出入口设有闸机,边上配一名小保安。然而闸机基本一直开着,小保安也会口头让你带好口罩。与广州市区不同,进村基本不需要看健康码,小保安手上的测温枪只是象征性的扫一下。

尾巴

鹭江康乐城中村是广州城市发展过程中难以磨灭的印记,尽管已经过去一年多,我看着相册里的照片仍然会时常想起在村里工作的许多个日日夜夜。人们为了工作背井离乡,又为了发展驻扎在村里。拿起电话时可以骄傲地说我在广州工作,放下电话又要回到流水线上。对于鹭江城中村我想说的太多,对于鹭江城中村我又仿佛什么都说不出来。希望疫情尽快结束,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获得更好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大布匹市场搬离广州,30万纺织人走到十字路口
炫彩下的斑点--城中村
90年代初,广州东莞城中村,一个骑自行车的中年大叔停在巷子口,色眯眯的打量着眼前
活久见!日薪700元没人来,老板站街排队两公里让工人挑:“招人竟比找女朋友还难”
如何看待广州一城中村回迁摆宴1200桌,有村民分到十多套房估值半个亿?
城中村足球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