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间中医 之《伤寒杂病论》的奥秘

倪海厦先生在教学视频中曾经说过“伤寒派的中医就像狙击手,指哪打哪。其他派别的中医是鸟枪(散弹枪)打鸟,全靠运气”。起初我虽然仰慕“伤寒派”,其实是不大相信的。因为在学校时候都知道,中医注重整体,常开综合调理的方子,说指哪打哪,这不太符合中医的整体观。

工作后对中医一直饶有兴趣,结识了一些中医,遇见偶尔开《伤寒杂病论》中处方的都是再做加味,或为了扩大治疗范围或确保疗效。

直到有一次朋友年迈的父亲(近80岁)病得很重,症状是“胸闷,呼吸困难,动则加重,难以饮食”。镇医院不敢接收,让去上级医院治疗,说最好去市级医院。朋友父亲本就晕车,每次坐车都痛不欲生,平时基本都不出远门。而且这次病害得厉害,本来一动就喘心里难受,害怕还没到市里非得在车上去了不可,实在不敢轻举妄动。所以到处打电话求助有没有能上门的医生。打给我问有没有认识的医生介绍一下,说只要愿意治疗,无论生死,绝不怪罪,并且先付钱。我说我就认识中医,你要不要。他说西医都已经打听了,没人愿意来,只要愿意,中医也行。从中可以看到一个小现象,在治疗疾病时中医基本是排在西医的后面的,中医得以续存至今,也亏得西医赏口饭吃(玩笑话doge)。

我问了一圈,都没人愿意去,怕担责任是一方面,平时都是治疗一些不及性命的病,危重病真的很少接触。后来我也准备绝望地回朋友的话,这时在平时交往不错,话也颇多(特别是酒后),心眼不坏的梁医生告诉我,有一个自以为是的中医师,很少和其他医生交流(实际上就是喝酒打牌的多,少有交流的正经话题),但确实有一手,在城西某处,可以去问问他试试。我按照他给地址来到门口,店面不大,招牌上写着“秦医师中医诊所”。“中医诊所”几个字要小一些,使得“秦医师”十分显眼。进门右侧是茶褐色的诊桌。桌前是一张铜棕色的木质长凳,后面一把藤编太师椅时间久了显得十分老陈。桌上十分简洁,一个铜棕色的脉枕包,一支笔,一本处方签,只有恍白色的手动式血压计显得格格不入。左侧是一个不大的书架,上面许些书籍,不过奇怪的是明明是中医却有很多西医书籍。前面不远处是中药柜,与其他的中医比起来,他的药柜不大药味不多。药柜旁边有个侧门,门开着,店前没有人,我心里却打起鼓来,觉得名医应该有人排队才是,但是也觉得实在找不到人了,就战战兢兢地对着侧门喊了一声“秦医师在吗?”。“在的~”一个也许四十多岁的较年轻面孔从门里走出来,没有穿白大褂说“来看病啊,哪里不舒服啊?”。我心里的鼓打得更凶了,硬着头皮说我是来请他出诊的。他看我这样子却也不惊奇,只是无奈的泯笑了一下。我跟他说了情况。他问了病人的症状后思虑了一会,问“谁叫你来的?”。我说某某医生,他说“看来这龟儿是想看我笑话”,我低下头,他接着说“走吧,就让他看看笑话”。他拿着脉枕包,我随着就出发了。

我是一个不健谈的人。秦医师可能是觉得闷沉,半开玩笑地说“你人傻呀,他叫你来找我,你就来,不怕我奚落你?”。“我没多想,觉得救人要紧”我眼睛紧盯着前方,希望早点结束这尴尬的气氛。“算你说句人话。你和梁医生是同学吧?看你们年龄相仿”。“是同学,是高中同学,不是医学院的同学,学校不一样,专业也不同,他是学医的(指临床专业),我是学药的(指药学专业且不能从事临床工作)”我怕他误会,哆哆嗦嗦的连忙解释道。“学药的?”他面显好奇地接着问“学些什么呀?”。“我是中药学专业,除了中药的相关理论和现代研究外,西药的相关内容也学,中西医的临床基础理论也有部分涉猎,学得杂,都不精”我低下头不好意思的回答道。他有些惊讶,眼睛放光似的,嘴里却喃喃地自语道“中药、现代研究。那你能用现代研究的中药知识解释中药处方的治病机理吗?”一脸期待地接着问道。他的问题让我一脸错愕,脑袋也有些短路,不过为了挽回这样难堪的局面还是勉强地回答道“中药的现代研究都是对单味药的成分进行研究的,每一味药都有多种药效成分,每个药效成分都有不同的药理作用。比如金银花的主要成分有萜类、黄酮类、有机酸类化合物,还有挥发油。每一类都含有多种成分,每个成分的药理作用又不尽相同,你说用处方这样多味中药更多的复杂成分去解释药理作用,这样庞大的数量级的研究基本是不可能的,而且成分之间还存在相应的化学反应,而且我们药学的病理学也了解不多……”。“你嘀嘀咕咕说些什么呢?也就是没得解释了”。“是的”我肯定的回答道。“早知道是这样,也不知道我在期待什么”他失望的回应我。

到了患者住处,映入眼帘的白陶色的新砖房,上面是琉璃黑瓦铺盖的房顶。听朋友讲以前是木房,年久失修,破烂不堪,看着总感觉晦气,本在市里买了房,老人又不愿意上来,所以前年把它重建了,让老人住得舒坦些。

秦医师没有多说,让直接带去看看老人家的病情。老人躺卧在新买的皮沙发上,闭着眼,面无表情,感觉像是睡着了。朋友大呼了一声“爸,医生来看你了”。老人慢慢地睁开眼,缓缓地做起来,连忙叫到“快,快来坐,也没有什么招待你们,换平时我去把灶台上的腊肉和那土里的菜弄些来做给你们吃,还有那老坛里上好的包谷酒,打来给你们喝些”看见来人,他面带喜色,好似病都好了些。朋友低声地呵斥道“都病成这样还老惦记着你那酒”。“能惦记这些,看来病不严重,准好的快”秦医师打了圆场。

秦医师先把了脉(大概用了四五分钟),把脉时嘴里嘟哝着什么,然后又确认了症状。问病史时由于老人老是话不答意,多数是朋友帮着回答的,以前老人身体很好,虽年近八十却很少生病,新房建成后老人就老犯咳嗽,前些日子吃点药就好,重时镇医院打一两天盐水(指静脉输液)也就好了,最近几日却突然病得厉害,怀疑是不是屋基或者祖坟出了问题,说要叫个先生(指风水先生,在我们家乡主要办丧事,念经文,看下葬时间位置等)来看看。秦医师立即制止了他,说让测甲醇的来测测看,接着开了药方,交待了熬煮方法,让他用甜酒(糯米发酵而成)加几片生姜来煎服。当时我觉得有些不妥,不过也没多说,只是觉得这个秦医师开方确实独到,我从来也没听说过加甜酒的处方。

回去后我心思反复,觉得病重不应该饮酒,或会加重病情,不过又觉得煎煮后酒精挥发含量降低,问题应该不大。最后还是不放心,第二天忙完工作,我急忙打电话问朋友病情,他说老人家服下第一碗药就舒坦许多,后又接着吃了几次,现在正在田里干活!

听到老人已经能下地干活的消息,我震惊了,呆呆地杵在地上不知所措。头脑回忆着昨天看病的画面,耳边回响起秦医师的话——“病不重,准好得快”。这是什么失传已久的绝技,而且还没看舌象,只在谈笑间,樯橹便灰飞烟灭。好奇心涌上头来,这是什么偏方,一定要去问问。

来到秦医师店门口,零星几个病人正在看病,扑面而来的草药香沁人心脾,我微微一笑示意秦医师我在旁边等他。待他忙完后,我第一时间上前又喜又惊地说“那个老人已经好了,都可以下地干活了”。“是吗”他似乎并不意外,只是脸上略带喜色,接着讽笑地说“那就没有笑话看了”。“秦医师你就放过我吧,我没别的意思,这次来就是想请教你的”我无奈的回答道。“哼,你们大学生,都博学多才,我一介草医,有什么好请教的”他不屑地自嘲道,思虑片刻又接着说“算了,你想问什么?”。我有些无言以对,还是勉强的问道“我就想问问,你给老人判断的什么病,怎么连舌象都不用看?”。“可能是冠心病或者肺心病吧,他脉结阴,动则喘,很明显。舌象用不着”。我更不知所措了,惊奇到这尽是一个中医的诊断,我不敢多说,又问道“那个偏方呢,为什么要用甜酒?”。他突然面怒对我斥道“我用的'偏方’,你们都用的'正方’。学艺不精,书没读懂还自创处方,写书来欺骗天下人”。我心想这是得罪哪位神仙了,实在顶不住,还是撤了吧。“站住”我正准备走,他却突然叫住了我。“完啦,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我心想。“我用的《伤寒杂病论》里的处方,你找得到就来告诉我吧”他放低语气,可能自己也觉得之前话有些过重。“好的”然后我就灰溜溜地跑了。

在路上我一个人一肚子委屈,抱怨着:这医师自以为是都轻说他了,一身臭脾气,无缘无故地发火,谁受得了。冠心病肺心病,他才有病,这是中医说的话吗?肺阳不足心阴亏虚,虚火上炎什么的才正常吧。还有那脉结阴是什么鬼,脉不是浮沉数迟涩弦芤吗。处方什么的爱谁谁,本老爷不想知道了(阿Q之魂瞬间觉醒)!

接下来的几日都躺过了,百无聊奈之际却总也按耐不住心底的求知欲(幸好没有996,不然哪来的闲工夫doge),于是下定决心找到答案。

《伤寒杂病论》我是有了解过的,其中确实有用到“酒”的处方,不过书中是用的“清酒”并不是“甜酒”。后来查资料知道,“清酒”是粳米发酵,“甜酒”是糯米发酵,都属于米酒类,由于我们当地没有粳米酒,所以用甜酒替代清酒。而用米酒的处方有“炙甘草汤”和“胶艾汤”两个,接下来就是从中找到正确的处方了。根据“脉结阴”在炙甘草汤的下一条中有提到(脉按之來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又脉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中有還者反動名曰結陰也。脉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者,名曰代陰也。得此脉者必難治)。其中说明了“结阴”是一种脉搏跳动有时会有一下停顿,而后又通过连续的跳动将其补充回来,所以会出现“更来小数”的情况。而且指出如果这样的脉搏不能补充回来的情况就叫“代阴”脉。而炙甘草汤条文中(傷寒脉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指出,无论是脉结阴还是脉代阴,只要再出现“心动悸”的情况就可以用炙甘草汤治疗,只是如果脉是“代阴”会比较难治。所以正确答案是“炙甘草汤”。

虽然知道了答案,但是心里还是不快活,就约了梁医生哥几个喝几盅,顺便打听打听这秦医师的底细。

地点:乡村小饭馆

物品:贵州茅台————是不可能的!

出场人:

梁医生:偏远乡镇医院的副院长,平时喜好口酒儿,配上野味嘴儿,心里是个美儿。愿意助人,跟同事和乡民们都打得伙,大家都以梁院长呼称,他也没大推辞,可能觉得这也是早晚的事。

徐医生:rm医院心外科医生,好国粹(麻将),洁身自好,滴酒不沾(是评上副主任医生后的事)。城府颇深,有些清高,少有闲时相聚,恋旧同学情谊,所以在此。

方干事:部门职员,酒场聊骚话逗笑,千杯不倒第一妖(俗称气氛组)。沾酒满面红,不似关公战华雄,只是肝功有点怂。

药师肖:早年不知尘世杂,创业未半闲在家,败家不如带带娃,自娱自乐笑哈哈。(皮完)

酒过三巡好似心里有了底气,背后有了靠山,说什么话问什么事都大胆起来。徐医生虽没喝酒,但是茶足饭饱,也闲得没事。便借着这股劲将正式话题提上议程。

药师肖:老梁我得感谢你,你介绍的那个秦医师是真厉害,我朋友的老人家吃一剂就能下地干活了!

梁医生:什么话,都是多年的兄弟,谈什么谢不谢的,事成就好。我知道他有一手,我表妹挺好美人胚子,就是一脸青春痘(痤疮),省城里各种医院看了个遍,花了几万十几万吧,都没效果,去他那几副中药就搞定了,你说神不神。

方干事:老梁你这就不仗义了,我的事众兄弟几个都知道,你表妹大美人,你不给勾兑勾兑,嗯?

众人:对对,不仗义,不厚道。

梁医生:你们别跟着瞎起哄,我表妹早结婚了,你就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还吃不着。

方干事:癞蛤蟆也有追求啊,怎么就不能吃天鹅肉,你早介绍,说不定和他结婚的人是我。这事得怪你,介绍晚了!罚一杯!

梁医生:怪我怪我,我喝!

药师肖:话说回来,秦医师什么成分,医术这么厉害。

徐医生:厉害?有的事你们不知道,我也不好说。

梁医生:谁不知道,像你,说话尽说半截。我告诉你,据说他是外地入赘来的,重庆四川还是湖南不清楚,是村医中少有学中医的。后来被分配到城东街卫生室和两个西医一起工作。可能是被排挤,后来出来单干,在“三道龙门”(三岔路口)的路口开了个中医馆。

药师肖:“三道龙门”那个生意贼好的是他开的?

梁医生:现在这个不是,那是以前的事。你听我慢慢跟你说嘛,他刚开的时候生意也确实不错,可能是被人眼红举报了,然后就给他关了。

药师肖:什么原因被举报的?

梁医生:好像是医馆面积不达标还是中药质量有问题,具体不清楚。

徐医生:是因为无证行医,当时他只有助理医师证和村医证不能开个体诊所。你们别听他瞎说。

方干事:依法办事,没毛病。

梁医生:哎,这不重要。他走后,东街卫生室就搬过去了,红火的生意就被接手了,懂了吧。他们的梁子就这样结下了,后来因为什么事还差点打起来了,都出警了。

徐医生:这事我清楚,具体我怎么知道的你们别问,告诉你们也别说是我说的。

方干事:谁不知道你徐大医的二舅是局子里的,你就别卖关子,快说吧。

徐医生:他外公胸窝痛,到那个卫生室里拿药,吃药后第二天人就没了。他找上门去讨说法,卫生室的医生说他外公有老胃病,一直吃在那个药,平时都没事,药没拿错,死了也不关他们的事。他说他外公当时是心脏病,不应该拿胃病的药,药拿错了,就应该负责。但是老胃病的事大家都知道,心脏病是他一家之言,没人相信。他要求法医鉴定,做解刨。他舅姨和卫生室的人都熟,老人年纪也大了,也希望他入土为安,不愿意解刨,最后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药师肖:徐医生你是这方面的行家,你觉得呢,是心脏病吗?

徐医生:有时候急性心肌梗塞引起的疼痛和胃痛确实很相似,但是需要做具体的检查,哪能瞎猜啊!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我似走进他的回忆里出不来,不知不觉间又到了熟悉的门口。我回过神来,庆幸屋里没人,埋下头想使劲离开,却与他撞了个满怀!秦医师手夹着的半截烟掉到地上,嘴里断断续续地咳吐着烟气,食指摇晃地指着我,埋着头欲与我说些什么,却总也开不了口。我知道这下撞得不轻!我正准备给他道歉,这时来了病人,我只好先找到一旁待他忙完后再做歉意。

这是一个满面皱纹步履蹒跚的老人,说去年饮食不好,他三两副加甜酒的药给治好的,还让他给开几副。我神情一愣,心中疑问着:怎么又是加甜酒的药?秦医师说不急,先把把脉看看再说。完脉后,他询问了具体的饮食情况。老人说他不想吃饭,而且嘴里没味,跟去年一样。秦医师却说今年你的病情跟去年不一样,用不着之前加甜酒的药,只需另一种加几片生姜的药就可以了。我又一愣:这难道就是同病异治,而且还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感觉不可思议。接着又来了一位病人,二十出头身材较胖的妙龄女孩,他月经点滴不净,月月如此,已经小半年了,而且睡眠不好,秦医师依旧是把脉,然后询问心悸与否,女孩点了头。抓完药后让他煎药时加一些甜酒。我又愣住了!心想:最近跟甜酒杠上了?不过月经点滴不净属宫寒崩漏,用胶艾汤也需要加甜酒煎煮,想来如此。只是之前老人饮食不好,为什么会用到炙甘草汤或者胶艾汤(都需要加甜酒煎煮),我十分不解。待病人走后,我好奇的忘记道歉,又第一时间上前脱口问道:“为什么饮食不好会用到炙甘草汤或者是胶艾汤?”。“哟,看来回去没少下功夫”他惊喜的看着我,接着说“不过我用的是炙甘草汤不是胶艾汤”。“那为什么炙甘草汤可以治疗饮食不好?”“饮食不好分很多种情况,具体症状不一样用药方就不一样。炙甘草汤的饮食不好很像小柴胡汤证的情况,默默不欲饮食,食难知味或叫味觉失调。他们之间的差别主要在脉象。去年老人家脉结阴,今天的脉不结代而弦缓。所以去年用的是炙甘草汤,而今天用的是小柴胡汤。”我惊叹道,这一脉下来差别竟然如此之大。又不解的问道:“那个女孩呢,是哪个加甜酒的方子?”。秦医师知道我问题是炙甘草汤还是胶艾汤,他不倦的回答道:“这个女孩脉结阴,心悸,用的是炙甘草汤”。崩漏竟然会到炙甘草汤!这异病同治,让我原有的中医三观碎裂一地,还没等我回过神来,秦医师好似理解了的表情又回答道:“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的病理情况符合用药方的药理作用”,他望着我更疑惑的样子笑着说“想不想学?我教你。”

我万万没想到秦先生会主动提出教我。没有复杂的拜师过程,甚至都没有一杯茶,他只是让我叫他先生或者前辈,说秦老师不合适。他从内屋拿出一本青色印壳封装的薄薄的书,封壳上没有斑斓的图饰,上面单调的写“《伤寒杂病论》的现代医学解释”,甚至没有作者署名。书还很新他却熟悉的翻开书,指着里面的一句话说“想要理解《伤寒杂病论》的奥妙所在,必须先理解'水气病篇’中的一句话——'陽氣不通即身冷,陰氣不通即骨痛;陽前通則惡寒,陰前通則痹不仁,陰陽相得,其氣乃行,大氣一轉,其氣乃散’,要理解这句话必须搞懂'阳气、阴气和阴、阳’指的是什么东西”。

“阳气、阴气”比较难理解,先知道它们是身体里按一定规律运行的气体,存在各组织器官的腔隙间。以横膈肌为界上层为阳气层,下层为阴气层。

“阴”指静脉血管;“阳”指动脉血管。

“阳气不通”指阳气与血液循环之间出现代谢障碍,使血液循环中的部分水分和能量等不能有效进入气循环,可能导致“间质液”层水分减少而出现“身冷”的症状。“阴气不通”指阴气与血液循环之间代谢障碍,使的部分气循环的营养不能有效进入血液循环,而引起骨营养相对缺失,出现骨痛的症状。“阳前通则恶寒”是指动脉流动而静脉相对停滞,而使动脉中的能量不能有效进入静脉而循环周身而产生恶寒的症状。“阴前通则痹不仁”是指静脉流动而动脉相对停滞,而使静脉中的营养成分不能有效进入动脉而表现出麻木不仁的症状。

“陰陽相得,其氣乃行,大氣一轉,其氣乃散”是指通过调节动静脉血液协调循环,才能治疗阴阳气的流动不顺畅的情况,阴阳气运行正常才能使病源性物质得到祛除。这就是《伤寒杂病论》的奥义所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娄绍昆:《走进半部伤寒论》(全文)|经方故事
一位民间中医的治学经历
中医经方治小病系列之感冒篇
这个方子甘草达到30克,是治疗慢性咽炎的好方!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太阳病之麻杏石甘汤证第162条
抽筋、痉挛……,是缺个鬼钙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