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职场老HRD对新人的建议:胸怀大海,脚踏实地

作为职场老兵,我一直很喜欢有思想、有热情、有抱负的年轻人。与这些年轻人一起交谈、探讨很多话题时,会得到不一样的思考角度和不同的努力动机。虽然,我目前工作安排比较饱满,但有年轻人提出他们的困惑时,我还是愿意站在过来人的立场上与他们分析、交流。

我之前在世界500强公司和美资公司都有HR从业经历,每年都会见到很多青春洋溢的面孔。这些人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梦想、不同的驱动力,但不管是哪种年轻人,我都想说一句——做好自己,勇往直前。

01

不过分自谦也不过分傲娇

(1)成为独立的人

社会中总有很多人喜欢用放大镜去观察他人并横加评判,这种人经常会影响一些对自己认识不清或者不够自信的年轻人。

职场中,即使公司有师徒制,也不代表“师傅”要为你的一辈子负责。“师傅”也是一名打工者,也许在你还没有出徒的时候,师傅就离职了。如果,你将自己的希望、发展、成就都建立在师傅身上,当师傅离职时你怎么办?

公司中的HR需要面对整个公司中所有员工,虽然TA们会尽力在工作职责内为大家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但不代表TA的职责中包括你所有的问题,或者TA总是恰好有时间帮助你解决困难。

职场中,不论是新人还是旧人,想要完成个人的职业发展目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成为一个“人”。这不是贬义词,而是指独立的个体。

独立的人有思想、能思考,可以不断内省不断积累并能够允许自己蛰伏到一鸣惊人、一飞冲天。

做到以上几点并不容易,首先有思想、能思考就已经筛掉了一部分人,后面能够蛰伏就更难。现在很多人都希望一夜暴富、一夜爆红,即使具备了前面的能力也不能允许自己积淀到一飞冲天。

俞敏洪在一次直播中说道:“如果我们只是听课和读书,却不思考,这仅仅是知识的积累,等于一辈子是白学的”。

学历高、知识储备多,不代表他会思考或勤于思考。

(2)目标可以远大,但脚一定落在实地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的几个身份变化。

HRD——自由职业(讲师、顾问)——创业者(心理咨询中心、教育咨询公司)

这三个身份的转变用了我将近20年,也许我的想法与当下很多“速成”理论不符。看看现在有些网络广告语都是“我剪辑了XX电视剧,月入5W;学会这一招年入100W”,也许他们有自己的秘籍,但这不是我的打法。

我一直认为,人可以有远大的目标甚至可以有“野心”(不是贬义),但要有撑起野心和目标的能力。

2021年下半年的秋招,让我们见识了00后的魄力。

“超过20%的大学生预期自己毕业后月薪过万,其中8.20%男生和3.25%女生预期自己会进“5万元俱乐部”。此外,67.65%大学生评估自己毕业10年内会年入百万。”

我一直说,我喜欢有目标、有追求、有热情的年轻人,而且从超一线城市北、上、广、深来看,应届生月薪过万也不是很难实现的目标。

但是,如果要一直持续向上,并且10年完成年薪百万的人就少得可怜了(至少在普通人的朋友圈里屈指可数)。

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说“人的一切行为都是有明确目标的。人在追求其目标方面,追求的运动和方向最能为人所理解。由于这种追求目标的活动,使人始终处于生成转化的过程之中,其结果导致个体朝着由负向正的情境运动。”

(3)对自己有正确的了解

普通人都有惰性,但又都希望自己可以得到心仪的职位、薪水、他人的尊重等,这本身就具有冲突和矛盾性。

一个人有目标并且愿意朝着目标不断努力前行是很值得被尊重的,但也有一个前提是目标是适合自己的,并且是自己努力后可以达到的。

否则,带给自己的只能是挫败、创伤。

虽然,各种心理测量工具只能是参考作用,但作为职场新人在没有现实情境作为参考的前提下,借助信度、效度较高的心理测量工具来了解自己不失为一个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也可以借助“约哈里窗户”(也叫乔韩窗口)来了解自我,“约哈里窗户”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约瑟夫·勒夫特和哈林顿·英格拉姆对如何提高人际交往成功的效率提出,用来解释自我和公众沟通关系的动态变化。

职场新人们在用力揣摩领导意图、同事话外之音外,更加需要关注的是自我认知。一个连自己都认识不清的人,谈何取得职业成功、完成职业目标?

02

做好职业规划,找准未来目标

有些应届生或者职场新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职场“空窗期”后,迫于生计压力、租房压力、家庭压力等,不得不先选择一个肯录用自己的公司做一份可能自己从未想过或者完全不感兴趣的职业。

同情和理解年轻人的压力,但希望这段时间不会很久,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忘记“初心”——当初确定的职业发展目标。

(1)不知道目标,不要着急发力

有的年轻人是迫于压力不得不选择某个职业,也有不少年轻人是迷茫中选择了某份工作。可能TA也不知道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甚至不知道要在超一线城市工作多久。

作为年轻人难免有迷茫、困惑或认知不清的时候,只是,我们需要告诫自己要努力将这段时间压缩到最短。

这就好像一名马拉松运动员,在不知道目标在哪里的情况下保持体力不着急爆发是最好的选择。否则,很可能在这段时间的努力其实对你的职业目标并没有什么益处。

当然,也不是说这段时间就要躺得平平的不能动。

普适性的知识、技能、能力等的提升是没有问题的,无论你的职业发展目标是什么,它们都会对你有助益。比如:excel公式使用、PPT制作、沟通表达课程、工作汇报课程、情商类知识、心理学知识等等。

(2)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

纵观古今中外,成功的人可能开始的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动机不同、资源不同、所处环境不同......但有一点相同的是,他们都具备清晰的目标并制定了可行性规划。

我们经常会立各种Flag,特别是过年时候立的Flag一大把、一大把的,现在还在坚持的有几个人?现在也才刚刚2月底而已。

有了目标,但不能落地实施,目标就是飘在空中的幻境。偶尔白日梦一下,除此以外毫无用处。

我在讲职业规划、人生规划课程的时候,经常喜欢用杨澜、施瓦辛格等名人举例,多看名人或者企业家的成功史,总结其中的规律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3)有帮助自己度过挫折的动力

没有人的职业路径是一帆风顺的,包括乔布斯、马云等等可望而不可即的大佬们。

1985年,乔布斯因为MAC每个月的销量只有2万台,预测发生重大失误而被解雇,不得不离开他深爱的苹果公司。1997年,经营不善的苹果公司又把乔布斯请回来当CEO,这一次乔布斯以独特非凡的眼光完成了自己的“复仇”,将苹果深深地烙印上乔布斯的影子。

雷军在武大给年轻人们提出了2点建议:一是要永远相信梦想的力量,二是要勇于相信坚持梦想的力量。

梦想一定要有,但不是万一实现了呢,而是它一定会给人非人的折磨后让你更加惊喜和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功。

(4)勇往直前,不忘初心

年轻人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可以试错的机会,也就是大不了重头再来。

因此,不要畏手畏脚、不要人为地给自己设限。

网上看到一句话:“如果你不给自己设限,则你的人生没有局限”。

年轻是资本,但资本也会很快耗尽。如果不珍惜,等到中年危机来临时也只能望之兴叹。

年轻人的职业发展是为以后打基础,要么积累足够的经验、能力冲击到足够高的高度;要么积累足够的人脉、眼界高度,下半场可以转型做顾问、自由职业者、创业者等。

作为一名前HRD,自由职业讲师、顾问;创业公司的CEO、咨询师,一路走来,有太多的感悟和感动想要与大家分享。

我也是从职场新兵开始的,希望职场新人们都有一个美好的开端。

职场叨姐,斜杠中年:

前美资公司HRD/个人成长顾问/心理咨询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十几岁,能不能争点气?
年轻时常犯的10个职场错误
职场瓶颈
​年轻人你优秀,一定要在“正规”单位干一回
职场新人的关键90天
图说丨职场新人最常犯的10个错误,你中几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