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因“大龄”女儿未嫁,催婚母亲得了抑郁症,是谁的祸?

大家好,我是青橙。

有温度的心理师,治愈系生活记录者。

陪你一起聊聊天、品品书,阅尽千帆重归田园!

前几天,法国“第一预料网”以“中国婚姻到底面临何种问题,有何利害关系?”为题,发表了一篇文章。

年轻人为什么不想结婚呢?这个讨论多年毫无结果的难题依然没有结论时,又有一篇报道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一位59岁的妈妈,因为女儿30多依然未婚终日以泪洗面,被医院确诊为抑郁症。

01

催婚的妈妈、未婚的女儿,谁的祸

(一)哭泣的抑郁妈妈

淮安的Z女士自退休后,一直为女儿的婚事操劳忙碌,可惜,她虽然很努力但女儿并未遇到意中人,婚事依然遥遥无期。

Z女士跟女儿的关系也从以前的母慈子孝,变为大小争吵不断。

随着时间的推移,Z女士终日情绪低落,常常独自落泪。甚至因为感觉邻居、亲朋都嘲笑、看不起自己跟女儿,而自卑自责。

近日,Z女士到医院就诊被确诊为抑郁症。

(二)放狠话的强势妈妈

无独有偶,前两天在网上有位女生求助:

我妈把我的信息登在了各大征婚网站,现在逼着我去跟主动联系她的一位异地JG相亲。

我怕JG是假冒的,姐妹们BD允许他们登自己的信息在征婚网站上吗?

很多善良或了解情况的姐妹给她留言,大概率这位JG是假的,让她多留意千万别独自去异地。

可当她把这些留言给母亲看后,她的妈妈竟然说:

就算他是假的,就算你被骗了,也比被人戳脊梁骨骂嫁不出去强,我可不想跟着你丢脸了。


“大龄”未婚的女孩,真的就被人嘲笑吗?

难道不是婚姻过得鸡飞狗跳、一地鸡毛,更让亲者痛仇者快?

有很多网友不解,纷纷留言:

别人的想法重要,还是你女儿的幸福总要。现在的婚姻还和以前一样吗,真正让自己抑郁的是你的自尊,而不是你的女儿。

那一代人,一辈子都在尝试控制身边能控制的一切。

这只是母亲对女儿的爱,大家别妖魔化了。

……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种情况,我们所有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

而退休或大龄的父母,他们则通过催婚、催生等行为,来满足他们一直未被满足的尊重的需要。

所以,无论是可怜的还是强势的催婚父母,背后的根源都是要满足他们的需要。

02

妈妈为对催婚坚持不懈?

既然知道了父母“花样翻新”的催婚背后的动力和原因,我们就需要解决根源问题。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一个人自身尊重的需要,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满足:社会尊重、自我尊重。

(一)社会尊重

当父母步入老龄,之前的身份、地位随着退休离休都已逐渐远去,他们最富余的是时间和精力。

因此,父母在社会中能够获得尊重的途径越来越少,他们正在经历失去的阵痛。

而同一时间,之前听话懂事的“糯米团子”也渐渐长大,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立思想和选择。

对于一辈子以孩子为中心的父母,对于孩子的不依赖会更难以接受。

也许是身边老伙伴的言传身教,也许是他们自己探索的结果,他们发现了新途径——催婚。

因此,催婚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成了父母重新回到“有价值”“有尊重”的工具。


(二)自我尊重

个体心理学强调:

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是攀比,满足自己的优越感和虚荣心;

人与群体的比较是从众,我跟你们一样,我不特殊,这些最终都是为了满足自尊的需要。

因此,很多孩子从小就听父母念叨:

“你看隔壁家的孩子……你再看你,什么都不行……”

长大后,父母依旧念叨,只是内容变为了:

“你看隔壁家小花,孩子都打酱油了,你再看你……”

“你看周围还有没结婚的吗?我都不好意思出门……”

03

如何让催婚的妈妈跳出心牢?

按照心理学人本主义学派代表人物,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父母催婚,是要满足尊重的需要;

孩子结婚是要满足爱与归属的需要。

因此,父母和孩子对婚姻的需要完全不在一个层级上,这就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怎么才能让父母改变认知,站到跟孩子同一个层级上来呢?

(一)寻找自己的价值感和尊重

父母被尊重的满足并非只能来源于孩子,而是有很多通路,只是很多父母忽略了,将自己困在心牢中无法自拔。

因此,作为儿女不要急着跟父母争辩要不要今天去相亲,要不要抓个男人就结婚。

而是应该从提供被尊重和价值感的路径入手,比如给他们报老年大学、出国旅游,或者安排他们多听一些心理学方面的课程内容,等等。

还可以让他们报名义工、社会服务等,催婚、带孩子有价值感,为其他人服务也同样有价值感。


(二)双方平静地沟通,解除误会

好多年前的电视剧《大女当嫁》中,高知母亲为了让女儿结婚,不惜开出了癌症证明。差一点就逼得女儿嫁给暴力渣男,相信,她的初衷也不是让女儿不幸。

但,她的做法却足以将女儿逼上悬崖。

很多年轻人不结婚,并非是抗拒结婚本身,只是还没有遇到对的人。

将你的想法告诉父母,双方平静地交流沟通,解除他们认为你是暴力抗婚的想法。


(三)先解决父母的控制,再谈婚姻

当然,还有一部分父母习惯了控制,他们以控制身边人的一切来获得安全感、满足感。

如果是这样,建议孩子先跟父母解决控制的问题,再谈婚姻和其他。

否则,催婚后紧接着会有催育,还会催升职、加薪、买房、孩子教育……

一个控制型的人,不会满足于只催你一样,当一个满足后会立刻生出第二个、第三个,无穷尽已。

萨提亚有句话非常经典:

父母真正要做的是接纳,不管孩子是什么样的,也不管我喜不喜欢,我都要接纳,接纳我的孩子是这个样子。

反之他只是听到了你过高的期望,感受不到你的爱,虽然你以为你爱,可是他已经绝望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医生也救不了那个患抑郁症的孩子:贬低式教育,是喂给孩子最毒的药
13年前,60岁高龄冒死生下双胞胎的她,丈夫去世半年后,后悔了?
女儿骂妈妈出口成脏:究竟是叛逆惹的祸,还是孩子骨子里的恶?
45岁老妈赌气生二胎,和女儿一起进产房,宝宝出生后生活乱了套
人到中年,才明白了早生孩子和晚生孩子的不同之处
50岁生娃,孙女比女儿还要大半岁,这些大龄二胎妈妈后悔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