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代才女诗词里的春天,那些历久弥香的心动!

古代中国是男权社会,女性没有与男子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在社会上不设女校。但中国文学史上却不乏各类杰出的才女凭借自己的文采在历史上留下了美丽的一笔。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让我们一起走进宋代才女诗词中的春天,体味那些穿越了时光,历久弥香的心动!

阮逸女

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详,约北宋初年在世。《全宋词》存阮逸女词一首。

《花心动·春词》

宋·阮逸女

仙苑春浓,小桃开,枝枝已堪攀折。乍雨乍晴,轻暖轻寒,渐近赏花时节。柳摇台榭东风软,帘栊静、幽禽调舌。断魂远、闲寻翠径,顿成愁结。  

此恨无人共说,还立尽黄昏,寸心空切。强整绣衾①,独掩朱扉,簟②枕为谁铺设。夜长更漏传声远,纱窗映,银缸明灭。梦回处,梅梢半笼淡月。

注释:

①衾(qīn):被子。

②簟(diàn)枕:竹枕。

 赏析:

《花心动》这个词牌名,本身就令人痴醉,似乎蕴含着一个美好的故事。词的上片“仙苑春浓”三句,将一幅春花初绽的画面,展现人们的眼前,惹人怜爱。艳美的小桃花妆点着浓郁的春意,一枝枝桃花光彩照人花,拨动了女主人公的心弦。“乍雨乍晴”三句,描绘的既是眼前景,又引出当年事——春花灿烂时节,女主人公和她的情郎曾经徘徊花径柳下,互诉衷曲,而现在,桃花依旧笑春风,故人却远在千里之外。

词的下片写少妇独处深闺,更觉寂寞难堪。“此恨无人共说”,紧承“顿成愁结”而来,写游子远在天涯,少妇“立尽黄昏”,怀着绝望的心情去“强整绣衾,独掩朱扉”,一想到眼前的形单影只,便又心灰意冷起来,发出到底“簟枕为谁铺设”的怨语。强烈的反问,突出了少妇内心的孤独。“夜长更漏传声远,纱窗映银缸明灭”,是以身边景物的细致描绘,来抒写痛彻心肺的孤独。寂静的夜,似乎被打更声敲破。只见碧纱窗下,银色烛台上的烛光忽明忽暗,像是起伏不定的心。结句“梦回处,梅梢半笼残月”情景交融,让女主人公的丝丝哀愁,缕缕离恨,都从这隐约凄迷的景色中传递出来,更有一种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魏夫人

魏玩,字玉如,一作玉汝,生卒年不详,约北宋初年在世,邓城(今湖北襄阳)人。出身世家,诗论家魏泰之姊,北宋宰相曾布之妻,曾被封瀛国夫人、鲁国夫人,因极力提倡并恪守伦理道德,受北宋朝廷褒奖。魏夫人著作颇多,以诗词见长。原著《魏夫人集》已散失。近人周泳先辑有《鲁国夫人词》一卷,《全宋词》辑录了她的词作十四首。

《菩萨蛮·春景》①

宋·魏玩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注释:

①菩萨蛮:唐教坊曲。唐宣宗(李忱)大中年间,女蛮国派遣使者进贡,她们身上披挂着珠宝,头上戴着金冠,梳着高高的发髻,号称菩萨蛮队,当时教坊就因此制成《菩萨蛮曲》,后用为词牌,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

赏析:

《菩萨蛮》词的前后阕均为两仄韵转两平韵,乐调旋律由紧促转低沉,历来名作极多。魏夫人这首《菩萨蛮·春景》清丽婉约,意境感人,全词写景以抒情紧紧围绕一个“溪”字构图润色,表情达意,写得清新自然,不落俗套,饶有情韵。上片首句“溪山掩映斜阳里”写斜阳映照下的溪山,简单的诗句却像是水墨画一样,寥寥几笔就写出了溪山的神韵。次句“楼台影动鸳鸯起”进一步写溪中景色。在夕阳斜照之下,溪中不仅有青山的倒影,而且还有楼台的倒影。“楼台影动”,表明溪水在微风吹拂之下,荡起层层绿波,楼台的影子也仿佛在晃动一般。再添上“鸳鸯起”一笔,整个画面就充满了盎然生趣。三、四两句描绘两岸春景,溪水两岸住着两三户人家,环境清幽。深院高墙也关不住满园春色,“出墙红杏花”带着娇艳的姿态从高高的围墙上探出头来。一个“出”字,活泼俏丽地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词的下片,转入抒情。在古代,水边柳岸,往往是送别的场所。据《宋史·曾布传》,曾布于宋神宗元丰年间,曾被贬官,连任秦州、陈州、蔡州和庆州知州,游宦在外,大约三年之久。魏夫人填此词述怀,结尾二句说明她在溪边已徜徉了三年,年年都见过柳絮纷飞。从柳絮纷飞想到当年折柳赠别,哀怨之情、离别之恨,于一句“离人犹未归”中表露无遗。

李清照

号易安居士,北宋元丰七年至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的文集在当时就曾刻印行世。《宋史·艺文志》载有《易安居士文集》7卷、《易安词》6卷,今人王仲闻有《李清照集校注》。

(顾炳鑫 李清照造像 立轴)

《武陵春·春晚》

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①舟,载不动,许多愁。

注释:

①舴艋(zé měng):小船。

赏析:

据黄盛璋《李清照事迹考辨》,这首《武陵春》词意写的是“暮春三月景象,当做于绍兴五年三月”,是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李清照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彼时国破家亡,李清照流落异乡,她的丈夫已经去世,他们珍藏的文物也大半散失。词的上片开篇“风住尘香花已尽”,写景抒情就达到了很高的境界,点出此前经风吹雨打、娇美的花朵已化为尘土,写出了作者惜春自伤的情怀。三、四两句直抒胸臆,点明“物是人非”。这种“物是人非”,不是偶然的、个体的,而是一种极为剧烈、重大的社会变革,也正因如此,极言眼前暮春景物的凄凉和心情的凄苦。
词的下片着重抒发内心感情,作者连用了“闻说”“也拟”“只恐”几个不确定的语词,表现情感的犹疑与一波三折,更以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夸张艺术手法来表达悲愁之多。词借暮春之景,从一个侧面,曲折地反映了国破家亡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孙道绚

号冲虚居士,生卒年不详,约南宋高宗时在世,建安(今福建建瓯)人。黄铢之母,三十岁丧夫,守志以终。生平著词甚富,晚年焚毁于火。黄铢搜求流传于世者,仅得六首。

《南乡子·春闺 》

宋·孙道绚

晓日压重檐,斗帐春寒起来忺①。天气困人梳洗懒,眉尖,淡画春山②不喜添。  

闲把绣丝挦③,认得金针又倒拈。陌上游人归也未?恹恹④,满院杨花不卷帘。

注释:

①忺(xiān):适意。

②春山:指女子的眉。 

③挦(qiān):摘取。

④恹恹:有病的样子。

赏析:

这首春闺词抒写了作者伤春念远之情,全词意境隽永,曲折往复,既丽且庄:上片写闺中人的春日慵懒情态,她倦于梳洗,“淡画春山不喜添”,委婉地道出闺中人的心事,之所以如此慵懒,是因为孤独、无助;下片写闺中人在百无聊赖中闲挦绣丝,聊做女红,可金针倒拈,全无心思,写出对远行人的惦念。时已暮春,杨花满院,美不胜收,但因心上人远游未归,闺中人便不愿卷帘欣赏。作者在词中以回环曲折的结构、风流蕴藉的情致,表现了和婉、细腻又缠绵的情思。

朱淑真

号幽栖居士,两宋之际(约1135—1180)在世,《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生于仕宦之家,幼聪慧,善诗词书画,才华出众。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约三十首,为劫后余篇。

《谒金门·春半 》

宋·朱淑真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栏杆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①远。

注释:

①芳草:喻指词人心目中热切思念的亲人。

赏析:

这首《谒金门·春半》是朱淑真伤春怀远的名作。上片开端,即点出春天已过一半,既简洁明确地交代了时令,又贴切自然地紧扣了题目。本来,“春已半”该是春正浓的时候,而此刻词人“情无限”,这就一下子把人引领到一个幽远、美丽的故事中。
“此情”何以“无限”?
扣人心扉,引人遐想。
接着,词人竟走到楼台的最高处,从这头到那头把十二道“栏干”都“倚遍”。“十二”,极言其多,未必是确数。“愁来天不管”,极言愁之深、愁之广和愁之郁结难解。
下片,词人别出心裁,在上片的抒写愁情之后,竟正面描叙着“风和日暖”的大好春光。人们不难想象:此时此地,和风习习、暖日融融,百花竞放,到处呈现出盎然生机,再冠以一个“好是”,引发了人们对春日美好的热烈向往。然而,紧接着词人笔锋一转,无可奈何地叹惜道:“输与莺莺燕燕!”慨叹自己生为人,竟比不上莺莺燕燕们自由、欢乐。言下之意是命运被人拘钳,生活失去欢欣!此词在简单的文字中表现了起承转合的情感变化,成为后人青睐的咏春佳作。

吴淑姬

约南宋孝宗淳熙十二年(1185)前后在世,湖州人。父为秀才,家贫貌美,慧而能诗词。有《阳春白雪词》五卷,现已失传,黄升《花庵词选》评云:“淑姬,女流中黠慧者。有词五卷,佳处不减李易安。”《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中收录其词三首。

《小重山·春愁》

宋·吴淑姬

谢了荼蘼①春事休,无多花片子,缀枝头。庭槐影碎被风揉,莺虽老,声尚带娇羞。 

 独自倚妆楼,一川烟草浪,衬云浮。不如归去下帘钩。心儿小,难着许多愁。

注释:

①荼蘼:属于蔷薇科,是春天开得最晚的花,代表分离与悲伤。

赏析:

这一首《小重山·春愁》写的是一个独守闺房的女子对远方情人的思念。这类抒发离愁别恨的诗词历代有很多,吴淑姬却能别出心裁,动态地描写自己的“春愁”。她从庭院春尽写起,再登楼远望,将女子青春将逝与远人归来无望的愁绪两相叠加,更加深了心中的愁闷。词的上片写暮春之景,却有新意地不直写满地落红,而写枝上残花;不写风雨摧花,而写风拂槐影;不写杜鹃啼血,而写莺声犹娇。不仅显得清丽新鲜,而且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笔墨非泛泛。她写茶蘼,“谢了茶蘼春事休”,说的是茶蘼花谢,春天可算彻底结束了。可现在犹有“无多花片子,缀枝头”说明茶蘼将谢未谢,这里也就蕴含着春事将休未休。同样,写“莺虽老”,但“声尚带娇羞”,也是将老未老。这些文字不但是对景物的准确刻画,也是这位思妇青春将逝未逝,尚存美丽容颜的真实写照。“庭槐影碎被风揉”,槐影被风揉碎,也揉碎了思妇的芳心。春事将休,不禁使她想起自己的青春也将一起消逝。这欲吐还吞,委婉曲折的笔法中,词人寄托了一种青春将逝的深沉感慨。
下片“独自倚妆楼”,写这位思妇独自登楼远望,只见“一川烟草浪,衬云浮”,连天烟草衬着浮动的白云,犹如浪涛滚滚,恰如自己的愁思,也为下句“不如归去下帘钩”铺垫。放下帘钩,意欲用窗帘隔断草浪,挡住愁潮,然而这愁思是隔不断,挡不住的。“心儿小,难着许多愁”,经过一系列景物衬托与铺垫,词人终于道出自己的心事,一个“愁”字有画龙点睛之妙!

 本文节选自刘冬颖选注

《中华传统诗词经典:中国古代才女诗词》

(中华书局,2014年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25句诗词,品味李清照的漫漫人生
李清照全词赏析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教学设计
完整“宋词三百首”原文及译文,如梦令|踏莎行,收藏 卷三
走进李清照(五)
【董董教学随笔172】易安易安,何易?何安? ——李清照词赏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