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读课标(15):课标的四大突破,能解决语文中的四大难题吗?
userphoto

2022.05.07 河南省

关注
一读《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二谈课程标准中的那些“数字”
三读课标:对“倡导、提倡、建议”的思考
四读课标:这是一部“能”字最多的标准
五读课标: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 
六读课标:别被“学习任务群”吓趴了! 
七读课标:新名词与课标解读
八读课标:再说“能”字
九读课标:学习任务群下的教材、教学评是什么样的?
十读课标:越来越胖的“课程性质” 
我读课标(11):如何落实五大全新的课程理念?
我读课标(12):把增改的“学段要求”弄明白了 
我读课标(13):改为“表达”,中小学生能爱上写作吗?
我读课标(14):整本书阅读及教学的课标表达与实践 

课程标准制定组专家成员都说,这次课程标准有四大突破:一是课程核心素养,二是学业质量,三是课程内容结构化,四是学科实践。连续这么多天看语文课程标准,的确感受到了这四大突破。面对这四大突破,我在想接下来的语文教学,能否因四大冲破有着真正的改变?

福建师范大学潘新和教授在其著作《潘新和谈语文教育》(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年版)中说:

20世纪初,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开始了。一个多世纪来,收效如何?请看下面几段文字:

1942年,改革派领军人物叶圣陶先生说:“国文教学几乎没有成绩可说。”

1978年,语言学界泰斗吕叔湘先生在著文评论:“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1995年,张志公先生坦承:“中国人学自己的语文甚至比学外语还要难,这是说不过去的事!我们这些搞语文的人是要承担责任的。”

2007年,《羊城晚报》记者采访著名作家王蒙,他说,“语文教学和文学解读把孩子教傻了”“我要是考作文,都能交白卷”。

2007年和2008年,北京大学温儒敏先生分别对北大中文系新生与外校学生调查:学生对中学语文教学不满乃至反感。

2012年,教育部普通高中课标调研组大范围调查:学生对语文教学评价为所有学科倒数第一。

2013年2月1日《中国青年报》撰文《北大教授呼吁:救救语文教育),北京大学张海霞教授因绝大多数学生文稿不通,批评:“这语文都怎么学的?!”疾呼:“救救语文教育,救救我们的中华文化。”

……

时间过得真快,2013-2022年间,我国语文教育教学质量怎样?与前面相比,有没有进步?

2020年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还有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及各类培训,能否让我国接下来语文教学来一次美丽的转身?专家们志气高昂,不断言说着四大突破,老师怎么才能抗着四大突破于课堂之中,让语文质量来一次飞跃呢?

1.写作问题(表达与交流)。我国中小学生整体性害怕写作,这是一直没有改变的。这一难题不解决,再多的突破很有可能一点用都没有。而中外对比研究发现,很多能让学生爱上写作的文体及方法,我们一直没有。比如诗歌、读书报告、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剧本、整本书写作、创意写作,多年来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只是提一提,教材也只是六年安排一次,无痛无痒。这一次课程标准在这方面真的改了,这一切都增加了。由于多年来,我国的教育教学现状是“考什么教什么,不考绝对不教”,而增加的这些写作,也是不可能考的(国外的高考也不会考的)。国外,不考也得教,并且还得教的有成果,而这些成果还是申请大学的必要条件。很显然,我国的高中、大学招生从未有过这样的必要条件(我们只要分数,这些自主招生略微增加一些条件,但也没要什么写作成果)。在不考的情况下,如何保证这些文体高质量的落地?因为反复读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中的“教学提示”及“学业质量”“课程实施”,找不到答案。另外,中小学作文的“宿构、套作”还是非常严重的,这样的教学怎么改?另外,多年来,一次习作只有用1-3课时来教,可以说很多很多学生数年下来,没写过一篇合格的文章。一次习作到底用多少课时合适?现在课程标准在课内习作数量上没有变化,其实1年课内习作16次太多了,减少一半都不会影响学生写作素养的形成,如果真能减少一半,每篇习作用更长的时间来写,努力达到篇篇合格,学生热爱写作的能力肯定会养成。现在的“口语交际”与“写作”合并了,原来的口语交际教材肯定不会有了,合并怎么教表达,这又是一门学问。

2.课文问题(阅读与鉴赏)。我在十多年前就专门写过文章探讨课文教学问题。中小学课文教学问题相当严重,课文居然有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分,这种分法导致一篇课文只能教1-3课时。当下统编版教材,小学292篇,初中144篇,436篇课文,哪篇课文被老师教通透过?我国中小学不管多大的名师,都无法公开保证用1-3课是把精心挑选的课文讲通透。北大中文系教授,语文课程标准制定组的团队成员(都是大家),也不可能用1-3课时把一篇课文讲通透。我把多年来,这种课文教法比喻为“挖坑式教学”,即教一篇课文挖一个坑,教一册教材挖2628个坑,九年时间挖436个坑,坑坑都是坑,看不到清澈的水流出来。流不了清澈的水,素养怎么可能会有呢?这两年,我国语文界居然还冒出“长文短教、难文浅教”的怪论!这次新课程标准有了重大突破,在课程标准中搜索不到“略读课文”,教材该不该取消呢?“教材编写建议”中没有写一个学期要编24-28篇课文,能不能变成一个学期编4个单元,一个单元3篇课文?肯定有专家持否定意见。请别忙否定!专业化的课文教学是需要这种机械的、非科学化的否定。多年的一线经验告诉我,什么时候课文量大幅减少,一篇篇课文从“挖坑式”变成“挖井式”,孩子的语文学科素养就有了。不知道,这次的突破能否让“课文”有着重大突破?

3.读书问题(整本书阅读)

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不高,与没有真正意义的大量阅读有关,与一直没有好好全面落实大量读整本书有关,尤其这二三十年,疯狂般的应试教育,一张一张又一张的试卷做着,根本不会给大量阅读任何时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得越多,写得越好,读了那么多,还写不好,是因为读得还不够多。这些老理论,永远不过时。为什么做了那么多试题,孩子语文还考不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少学生有阅读障碍。这个比例很大(据国外的研究发现,有20%的学生有,25%的成人有)。一个有阅读障碍的学生,靠做题是改变不了的。因为题目都能读下来,就是写不出正确答案。而改变方法目前只有一个,每天读1小时课外书,坚持一年就能改变。改变了,停止大量阅读了,还会重新回到原来的状态。只有多年不变的大量读书才能改变。另外,这些的PISA测试,早就告诉我们,凡是0-12岁大量阅读的学生,15周岁参加的测试都能取得好分数,与没有读过多少书的学生,相差在38-50分以上。阅读专家,早就发现,每天读五六分钟课外书,阅读成绩是50-60分;每天读20分钟,阅读成绩是85-90分;每天读书60分钟,阅读成绩是95-98分。

这次课程标准在“整本书阅读”上非常重视,这是一大突破。但课外阅读量仍然是9400万字。9400万字,每天读五六分钟就可以达到。如果仅限此量(过去很多学校很多学生没有做到),所以这样的阅读,对应的分数只能是50-60分。我国这些年来的语文高考成绩据说没有哪个地方平均及格过。仅仅从课外阅读所用的时间就能找到原因。

不知道这一次新课标,能否真让学生从每天读56分钟,变成50-60分钟?达不到,总目标及学段整体目标,肯定也难以完成。

4.评价问题(学业质量)这次能不能有真正的“学业质量测评”?

学业质量决定着老师如何使用课程标准,如何评价决定着老师怎么用教材来教,也决定着是否通过多年的学习养成真正的素养。“教学评一体”告诉我们怎么教怎么学就怎么评,也会让人“怎么评就怎么教就怎么学”。“教学评一体”如果是老师的教学评一体,就会是“老师怎么教怎么学就怎么评”,这让我想起了好多年前《人民教育》上发表的江苏吴江实验小学的“一师一卷”的评价,这就是“教学评一体”的实践。但,这样的做法,很多很多学校,可以说99.99%以上的学校没有做,甚至不会做。而当下的很多评,变成了学校评(不允许考期中试,学校要偷偷自出题来评),主管部门评(一是教育主管部门的教研室的学科教研员命题,二是对四年级的国家或省的教育质量监测,三是大市的毕业、升学老师的命题)。这两评,很容易让教学发生变化,老师就会把很多时间用在琢磨已经有的试卷,然后进行教学,这种“教学评一体”与“一师一卷的教学评一体”肯定不一样。当然“教学评一体”还有第三种,那就是平时上课中“教学评一体”。三种“教学评一体”,能否让语文教学来一次重大突破与转折?2021年开始,高考命题发生了重大改变;前段时间看到,全国将对中考试卷命题进行改革了,命题权交到了省里,大市不再命题了。那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小学的期末考试命题,何时也能有大的变革?多么希望小学六年级的期末试题,也能由省或国家来命题。这有什么好处?好处很多。因为他们来命,全国统一用起来,才知道什么叫以标命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学语文教学常规
初中语文“微写作”,大有可为
G省2023中考语文试题对教学生态的影响是什么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使用建议及七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语文课程标准》汉语拼音教学·第一课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目标与内容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