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余映潮:由一篇知一类
由一篇知一类

/余映潮

 由一篇知一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理念和理想境界。它指的是在阅读训练中,学生在经过某个方面的知识训练与技能训练之后,能尝试运用这种知识或技能去解读、分析其他的作品。这种学了能用、学以致用的好效果,表明语文教师能够运

用教材、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有用的知识与能力训练,从而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下面以《台阶》中“精彩片段”的品读为例进行说明:                                    

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于是,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                           

大热天父亲挑一担谷子回来,身上淌着一片大汗,顾不得揩一把,就往门口的台阶上一坐:他开始“磨刀”。“磨刀”就是过烟瘾。烟吃饱了,“刀”快,活做得去。                            

冬天,晚稻收仓了,春花也种下地,父亲穿着草鞋去山里砍柴。他砍柴一为家烧,二为卖钱,一元一担。父亲一天砍一担半,得一元五角。那时我不知道山有多远,只知道鸡叫三遍时父亲出发,黄昏贴近家门口时归来,把柴靠在墙根上,很疲倦地坐在台阶上,把已经磨穿了底的草鞋脱下来,垒在门墙边。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                        

父亲就是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塞角票的瓦罐满了几次,门口空地上鹅卵石堆得小山般高。他终于觉得可以造屋了,便选定一个日子, 破土动工。

上述片段,是《台阶》教学中一定要精读上述片段,是《台阶》教学中一定要精读的重要内容。从小说阅读教学的角度来看,在给学生多少“由一篇知一类”的文学知识、能够对学生训练多少“由一篇知一类”的阅读技能呢?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感知并提取能够统领全文或文中某个部分的关键句,如“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

2.品析并提取文中运用材料、表现人物的关键词,如文中反复出现的“准备”一词。

3.感知文中为展开故事情节或细节的描写而安排的“概写”段落。如先概写“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再细写父亲的辛劳。

4.品析作者怎样选用精致的材料来展开故事情节并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如文中精选的“父亲”在“大热天”“冬天”里艰苦劳作的事例。

5.品味、欣赏作者严密的文章结构、充分表现人物的“照应”手法的运用。如前面“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与后面“父亲就是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前后呼应。

6.欣赏这一精彩片段的表现力,如“冬天”段的描写内容。

上述几个方面的知能训练,虽然不可能全部用于教学之中,但有选择性地、突出重点地进行落实,就能够让学生长知识、增能力。有了这样落实的训练,由一篇到一类就不会再是空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丁卫军《台阶》
名师课堂|《台阶》课堂实录(一)
《台阶》阅读答案
11.《台阶》教学设计2
【写作指导】七下三单元作文:抓住细节
2022年第11篇:读文有思∣语文课要“聚焦语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