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诗词教学中的关联与对比

所谓的关联与对比,就是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将两首或两首以上的古诗词对照起来进行互文阅读,发现文本之间的关联,或就内容,或就形式,或就风格,或就发展脉络等方面,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对比,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让学生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分析、综合、归纳、概括和鉴赏能力。有关联才有比较,有比较才有鉴赏。关联与对比这种最朴素的认识事物的方法,能够让学生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发展思维。

一、意象关联

1. 描写春天

图源统编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

图源统编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

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的《村居》和《咏柳》,就两首诗呈现的意象而言,前者选取“草长莺飞”“拂堤杨柳”“儿童”“东风”“放纸鸢”这些富有动感的景物,把春天的一切都写活了,勾勒了一幅万物苏醒、欣欣向荣的乐春图,表达了作者在春天到来时的喜悦之情;

后者则先整体地描写柳树的形态,聚焦柳枝的轻柔美,接着写春风、柳叶,赋物入妙,语意温柔,借咏春柳之妙描绘了春天的生机盎然。

同样是写春天,两首诗选择的物象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同样是写春柳,二者描写的角度和手法又各有巧妙之处。

2.描写乡村四月忙碌的生活场景

教材中选编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和《乡村四月》都描写了乡村四月忙碌的生活场景。

图源统编教材语文四年级下册

其中,《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字面上描写的是农村丰收在望的场景以及悠闲、恬静的乡村生活,但实际是句句写农人,处处写农忙:果熟花稀,意味着新一轮农忙的开始,而“无人过”三个字却暗藏了农村闲人少,农事繁忙,农人早出晚归。

图源统编教材语文五年级下册

图源统编教材语文五年级下册

相比较而言,《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和《乡村四月》更具有泥土和血汗的气息,都选取了乡村四月忙碌于农事的人,直接为读者勾勒了一幅农村劳动的辛劳场景。

再将《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和《乡村四月》选取的意象进行关联相比,同样是刻画忙碌的人,相同之中又有不同:

《乡村四月》描绘的是紧张、快节奏忙碌的场景,细细品读“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紧张忙碌之中又保持着一分从容恬静;

《四时田园杂兴》则选取了男女老少各类人群的忙碌场景,忙到什么程度?“昼出耘田夜绩麻”,夜以继日地干活。与前者相比,这分忙碌少了一分从容与节奏,多了几分忙碌的辛劳与生活的困苦。同样是描写乡村生活的忙碌,同样是描写忙碌的人,为什么表达的情感会有如此差别呢?联系诗人的生平资料进行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写作《四时田园杂兴》时,范成大的身份已经从“游子”转化为常住乡野的“村民”,正是这段隐居乡村的生活背景,让了解农村、了解农民生活的诗人将田园风光、农事题材和悯农情怀三者融为一体。

二、表达关联

1. 比喻手法

《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同为描写自然景色的山水诗,均使用了精巧的修辞手法。苏轼用了一个比喻,刘禹锡用了两个比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将西湖比作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将湖中的山比作“青螺”,将湖水比作“白银盘”。

图源统编教材语文三年级上册

这两首诗都通过比喻的方法来表现喜爱之情。《饮湖上初晴后雨》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写概括品评,尤其是后二句,被认为是对西湖的恰当评语。诗人畅游西湖,从早到晚,一边欣赏美丽的湖光山色,一边饮酒构思,意笃八极,神游万仞。

图源统编教材语文三年级上册

《望洞庭》则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象,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

三、风格关联

1. 托物言志类

《马诗》《石灰吟》《竹石》,都是托物言志类诗歌。

《马诗》是唐代诗人李贺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和建功立业的抱负。

《石灰吟》是明代诗人于谦的作品,他借助石灰表达了自己清正廉洁、顽强不屈,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志向。

《竹石》是清代画家郑燮所写,这是一首题画诗,借竹写人,写诗人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绝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图源统编教材语文六年级下册

广阔的原野,沙白如雪,燕山新月初上,弯如金钩。这边塞争战之处,正是良马和英雄大显身手之地;然而,何时战马才能配上金制辔脑,飞奔在清秋的大地上?本诗语言明快,风格健爽。前两句写景,写适于骏马驰骋的燕山原野的景色;后两句抒情,托物言志,自比为良马,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

图源统编教材语文六年级下册

相传有一天,于谦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于谦深有感触,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本诗托物言志诗,诗人以石灰自况,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图源统编教材语文六年级下册

在作者郑板桥的诗画中,竹往往是高尚品行和顽强意志的象征,而风则往往是恶势力的代表。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表面上是写竹,实际上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

四、情感关联

1. 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

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可以进行情感的关联与比较。李白一生游历无数名山大川,写景的诗数不胜数,选入统编教材的写景诗作《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独坐敬亭山》,每一首都有各自的韵味和表达的情感。

图源统编教材语文二年级上册

《望庐山瀑布》以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不受任何约束的精神自由境界,反映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无限热爱。细细品读,还能读出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图源统编教材语文三年级上册

《望天门山》中的天门山是矗立江边的寻常之景,在李白的艺术创造力下呈现了一种雄奇的自然之美。诗中的天门山既是李白眼中的天门山,亦是李白心中的天门山。奇特的想象、强烈的主观色彩,凸显的是李白对自然的热爱和炽热的人间情怀。

图源统编教材语文四年级下册

《独坐敬亭山》表面写的是独游敬亭山看到的山景,但诗中暗藏禅机,诗人生命历程中的孤独和失意在这里显露无遗。但诗中却并没有消极厌世的情感,有的是诗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寻求心灵慰藉的积极情感。将这三首诗所表达的情感进行关联与比较,更能够建构起一个追求理想、渴望自由、热爱自然的立体李白形象。

2.不同诗人同一主题的作品:边塞诗

《出塞》《凉州词》都是边塞诗。王昌龄和王翰同样是唐朝诗人,同样是写战争,但是他们对于战争的态度有何不同呢?

图源统编教材语文四年级上册

《出塞》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却是极为丰厚的,既有对远征士卒的浓厚同情,对朝廷不能选任良将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图源统编教材语文四年级上册

《凉州词》描写了将士凯旋庆功的宴会场景,表现了守边将士英雄豪迈的气概和旷达胸怀,但这种豪迈旷达的表现是使人感到沉痛的。沈德潜评此诗“故作豪饮之词,然悲已极”(《唐诗别裁集》)。施补华又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观佣说诗》)由此可见,诗词背后隐含的诗人情感之复杂。

五、交织关联

任何一首诗词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于纵向有发生发展的脉络,于横向与其他诗词存在关联。不论是通过明显的隐秘地援引和用典,或是通过对于以前的从形式到内容特征的化用,或是简单地通过不可避免地运用我们诞生其中的语言和文学惯例。

图源统编教材语文六年级上册

《还家》—卢象

小弟更孩幼,归来不相识。

《回乡偶书》—贺知章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还家》—严坦叔

旧时巷陌浑忘记,却问新移来住人。

这样的关联比较就是典型的沿波讨源。如果能够按照这样的思路引导学生进行关联与比较阅读,不仅能够呈现这首诗的渊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还能很好地实现“助读”的功能,扩展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关联与对比是人类思维方式的基本方式,也是创造性思维产生的重要途径。它通过强烈的刺激冲击思维,促进思维,让学生将“此”与“彼”进行关联,互为参照,互相比较,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在发现“同”“异”以及为何“同”、为何“异”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进而获得对文本更深入的理解,更广的知识范围以及更敏锐的鉴赏能力。

资料来源:统编新教材、古诗文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 | 一蓑烟雨任平生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汇总,暑假预习
如何学好统编教材里的古诗词?康震全面解读
昆虫物语
1-6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
统编语文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测试卷,期末全真模拟练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