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巧借图画赏《故乡》|印记——中学语文课文中的鲁迅

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故乡》(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3课)字数多,篇幅也长,共88个自然段,对于初中生来说,可以说是一篇长文。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么长的文章,单是标段序,分段就费了不少周折,更遑论阅读、理解了。但这一切都难不倒我们的语文老师。老师们对本文“操刀”的方式有很多。除了常见的“人物形象概括法”(闰土、杨二嫂、“我”)、“故事情节分析法”(回故乡、见故乡、忆故乡、离故乡)、“对比分析法”(今昔故乡、少年与中年闰土、今昔杨二嫂、闰土与杨二嫂)外,独具慧眼的个别老师还提出了“省略号分析法”的新观点。这些文本的解析方法各有所长,不可谓不好。但笔者担心,鲁迅的这篇文章本来就够长够深了,学生看起来冗长,研读起来吃力,教师对文本的解析又太过繁琐的话,可能会使学生更加讨厌或害怕“周树人”。能不能找到一种更简洁、有力、新鲜的解读方式来引领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进而了解作者创作本文的主旨以及写作特点呢?为此我思考再三,构想了一种巧妙借用文本中的三幅图画来解读《故乡》的方式,即从课文的三处对“故乡”的景物描写切入,化繁为简,登堂入室,构建三幅图画,引导学生明晰人物形象,进而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第一,水彩画。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这是文本插叙部分(12—30自然段)描绘故乡的第一个画面。作者写昔日的故乡,语言明朗、热烈,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幅色彩绚丽的水彩画。景象之美丽,令人神往。明朗的环境恰是少年闰土和迅哥儿纯洁友谊的绝好背景。当时的少年闰土是这样的:“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看形象多么鲜明、美好;“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短短几句,更描绘出他面对凶猛的兽类,毫无惧色、奋力拼杀的勇猛神态,那猹的惊慌逃窜,反过来又衬托出这少年的勇敢。寥寥数语,一个“我”心中的少年英雄就活脱脱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少年闰土的形象如此丰满、生动,都基于作者在文本12自然段的景物描写,这幅“神异的图画”唤醒了作者沉寂的记忆,它就是作者为描绘少年闰土搭建的舞台,它也为后续中年闰土的变化做了有力的铺垫。


图一说明:记忆中的故乡: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这是一幅“神奇的图画”,由此作者“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

第二,炭笔画。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作者写今日的故乡,语言低沉、冷峻,在我们的面前展现的是一幅沉郁刚直的炭笔画,仿佛使我们置身于深冬季节的江南的原野。“苍黄的天”它使人感到压抑,远近村落又那么荒凉,更令人产生惊恐不安的感觉,而一个“横”字就更把一片荒凉的景象尽收眼底,它们各个如同僵卧在严寒中一样,突出了故乡的“没有一丝些气”。而“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一个“抖”字更像电影里的特写镜头一样,使一派肃杀之气扑面而来。而所有这些描写,又无不和人物的心情相辉映:冷峻的环境衬托出人物心情的“悲凉”,可想而知,作者此次最后的故乡之行会有什么好收获呢?随着作者的行踪、见闻、感受,文本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个“变了形”的人物画卷:健康可爱、活泼多知、朴素热情、勇敢机敏的“小英雄”变成了迟钝、麻木、沉默寡言的“木偶人”、“石像”;安分守己、颜色如玉的“豆腐西施”变成了泼悍放肆、尖酸刻薄的“圆规”;“我”由“迅哥儿”变成了杨二嫂和闰土口中的“道台”和“老爷”。上述的一切变化,难道与荒凉、萧索、衰败的环境没有丝毫关系吗?难道我们不能从中索引个中原因?继而追寻作者的创作意图?


图二说明:现实的故乡:深冬季节,天气阴晦,天色苍黄,冷风呜呜。荒凉,冷落,没有一丝活气。这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榨下旧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

第三,印象画。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在这里,理性而不失浪漫主义思想的鲁迅先生拓开一笔,虚写了“未来的故乡”。鲁迅对故乡的感情是“时时记得的”,也是“美丽的”。故乡是什么?是童年,是大自然,是天真无邪的小伙伴,是一幅“神异的图画”。像我们每个人一样,鲁迅先生也把故乡变成了童话,变成了诗,但无情的现实粉碎了鲁迅的“故乡之梦”。他在故乡20多天的搬家经历,使他目睹了乡村的衰败、农民的苦挣,城市的凋敝、市民的“恣睢”。而他作为一个立志要改良社会和人生的知识分子,面对故乡的现实,他觉得是那样的无奈和孤独。这使他感到“非常苦闷”,“非常的悲哀”。

但鲁迅并没有因此而沮丧和绝望。所以他在文中刻画了水生和宏儿两个象征未来的少年形象,他相信他们会有“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新的生活”。他在睡意朦胧中,依然看到了“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看到了广袤的土地上,很多人走出了一条路。这幅画,不正是“故乡之梦”的再现吗? 这条路,不正是无数闰土、水生们走出来的吗?故乡永驻鲁迅心中。他作为“革新的破坏者”“内心有理想的光”。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这幅图画也为我们引导学生体悟作者文末的名句“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指引了思路。


图三说明:想象的故乡:碧绿的沙地,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这是“我”对新生活的理想和追求。

在文本中,鲁迅写了故乡的过去、现在、未来。我们恰恰可以利用文本提供的三段画卷式的景物描写来引领学生解析这部伟大的、深邃的“故乡史诗”。我们在敬佩作者匠心独运的构思艺术的同时,也不得不被他苦心孤诣为读者(教者)提供了某种机缘巧合的暗示而击节叫好。当然,我们也会为自己顿悟或暗合作者的“心意”而窃喜吧?!

感谢清新县第三中学的张慧林老师的供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现实的与理想的:《故乡》三种乡土叙事的比较分析 李 骞
鲁迅的《故乡》,其实是个童话故事
《故乡》读后感
年近40,再读《少年闰土》,有多可怕?
(转)王君:学生读《故乡》
周选杰|回不去的“故乡” ——我读《故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