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文心法丨记叙文里,可以这样写景
userphoto

2022.11.30 河南

关注

景物描写可以起到衬托人物心情、渲染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很多经典的写人叙事文章里都有景物描写。此类文章在什么地方写景?如何写景?笔者以统编语文教材中的几篇记叙文为例稍作探究。

开篇写景

记叙文有很多种开头方式,写景式开头是比较独特的一种。作者可以根据故事发生的背景和情节走向选择所写的景物,通过写景的方式交代时间、地点、天气等要素,有时也会起到烘托人物心情、为下文情节作铺垫的作用。此外,出现在文章开篇的景物往往也会出现在文章的中间和结尾等处,形成前后照应,让文章结构更精巧。

如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驿路梨花》开头:“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作者通过这段描写交代了地点和时间,烘托了主人公在山中赶路的急切心情,也为下文夜晚在山中寻找住处、遇到小茅屋的情节作了铺垫。这样的景物描写十分具有画面感,连绵的青山、迷茫的暮色,一下子把读者带入文本情境中,使人不禁好奇: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读者的阅读期待被极大地唤起。

结尾写景

记叙文通常采取抒情议论式结尾,升华主题,点明主旨。其实也可以运用景物描写来结尾。结尾处所描写的景物应具有某种特定的象征意义,或体现人物精神,或揭示某种情感。这样的结尾比较含蓄,且有画面感,给人意蕴深远的感觉。

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秋天的怀念》一文这样结尾:“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作者史铁生抓住了秋菊淡雅、热烈、深沉等特点,这也正是他自己经历磨难后重新振作的精神写照。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眼中之景,就是其内心世界的投射,花灿烂、人乐观。

随文写景

写人叙事类文章中的景物描写,更多的是随文出现,用来渲染气氛、铺垫情节、呈现时间变化等。不同的景物会营造出不同的气氛,写作者要根据情节发展或人物心情精心选择所要描写的景物。

如鲁迅先生的《故乡》开头通过描写阴晦的天气、呼啸的冷风和荒凉的村落,营造破败、悲凉的氛围:“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进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这既是“我”眼中的故乡风景,也是故乡人的生活状态,更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生存现状。文中也有色彩明亮的景物描写:“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这是“我”回忆少年闰土时闪现的画面,充满青春活力,既写出了“我”对童年的美好印象,也为写闰土的变化作了铺垫。

如果是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记叙文,除了直接写出具体时间,也可以通过景物描写交代时间变化,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的两处景物描写:“影子在慢慢拉长,太阳已经没在西边低矮的树梢下,夜幕开始降临。”“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悬崖下的地面开始变得模糊。”通过树影、星星等写出时间已从黄昏到了夜晚,比直接写“天黑了”“到了夜晚”更具文采。

开篇写景,别出心裁,唤醒阅读期待;结尾写景,暗示主旨,丰厚文章意蕴;随文写景,烘托铺垫,体现文采匠心。在记叙文中穿插景物描写,能够让文章更加生动、更有味道。语文教师要以教材中的经典文本为例,教学生自主探究,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提升写作能力。

(改编自《语言文字报》2022年9月23日文章《景物描写为记叙文添彩》;作者: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教师进修学校/付丽杰片

(文字编辑:过超;微信编辑:晋力;校对:苟莹莹)

仙女都在看
点点点,赞和在看都在这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记叙文常见十大考点及解题技巧
作文技法——铺垫渲染
现代文阅读
中学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详解,附答题模板。助力中考!
环境描写的作用有哪些?
初中现代文阅读打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