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消寒读书活动”每日伴读第12天:那些小君子

古人用消寒图渡过寒冷的冬天,我们用消寒图去坚持做一件事情,养成一个小习惯。

今年和盈视大沛老师的新书《诗词里的中国史》相结合,每天涂色消寒图,读一章书(大沛老师伴读),吟诵一首古诗,赏书中一副古画,日日有收获。

01

笔记

欢奕笔记

连冬起九 每日记录
02

读书

读书内容:周朝篇  第三集 那些小君子——《诗经·周南·麟之趾》P077-083

03

吟诵

周南·麟之趾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吟诵:久而吟诵团 夏宁远 徐嘉兴

04

伴读



大家好,我们今天看周朝篇的第二篇——《那些小君子〈诗经·周南·麟之趾〉》。

本书的体例有两个特点:一条是通史,也就是每个故事之间是有联系的,通过这些有联系的故事把历史整体讲完。另一条,就是一首诗对应一个人。可是,《诗经》是没有什么作者的。它是集体创作的,因为它从民间采而来,然后被献到了宫廷,宫廷又有人去修改,最后可能还要做表演上的调整。最终,当它成型的时候,已经不是民间创作时候的那个样子了。我们如果非要说《诗经》是哪一个人作的,那就只能说是周公了。

有一个书叫《妒妇传》,就是写一些特别爱嫉妒的、吃醋的女人的一本传记。其中有一个故事说,谢安的老婆有一天听到孩子们背《关雎》——《诗经》第一首。她问谢安,这是谁作的?谢安心说,《关雎》能是谁作的?最后谢安没办法,就找到了一个人,就说周公作的。所以我们现在如果一定要说《诗经》的作者,那就是周公吧!

按照通史,我们这一集该讲到的应该是“成康之治”。所谓“治”,就是“大多数人都觉得比较好的时代”;所谓“乱”,就是“大多数人都觉得不太好的时代”。“成康之治”,就是周成王、周康王治理得很好的时代。但是我们说说“成康之治”,好像就要把所有的功劳都给周成王、周康王了。周成王当大王的时候还是个小朋友呢,他怎么会有治理天下的能力呢?真正能够带来“成康之治”的应是周公。我们上一集看了周公东征,维护了天下的统治。那么天下要怎么治理呢?对此,周公设置了礼乐制度。

今天我们如果去山东曲阜,会发现有个周公庙,庙里有牌坊,上面写着“制礼作乐”,这就是周公对治理天下的贡献。很多书籍上只写,这个贡献是“礼乐制度”,写书的人不解释什么是礼乐制度,导致我们一些讲国学的人也就这么从书上转述,而不去自己探索。

可能有些专家在他的书籍里不说什么是礼乐制度,是为了避免麻烦。因为这远古的历史,只要一说,就会有另外的一群人出来抬杠,告诉你说的不对。万一这个抬杠还有理有据,是你个人阅读面没有涉及到的地方,那这个专家不就丢人了吗?所以很多人干脆不说。就像我在本书当中没有解释周公为什么叫周公这个事儿。我不是什么专家,我不怕出错,但是当搜索了大量的资料以后,你会发现周公为什么叫周公这事实在是说不清楚,资料中有很多相左的说法,全摆那儿都不行。所以后来我也选择没说周公为什么叫周公。

我看到的最可信的一个史料,就是周公的封地就在周朝国都的旁边,挨着国都,所以叫周公。包括“周南”的意思,有可能就是周公封地的南边的歌曲。当然有人说不对,“南”是一种乐器。“南”这个字长得像一个铃铛:“南”上边的小十字儿像铃铛上面的把手,“南”里边,长得像铃铛的舌头,南中间的方块像铃铛的外部,所以大家说“南”是种用铃铛演奏的音乐,“周南”就是周地区的“南乐”。对于这些知识和概念,很多专家们彼此之间相争得很厉害,所以我们有时候不好解释,也只能选择不说。

但是礼乐制度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一个制度,也是后来孔子非常遵循的一个制度。孔子已经是周公做礼乐制度之后几百年后的人了,到孔子那个时代,他认为礼乐制度是维护天下统治最好的制度。孔子认为,他那个年代之所以会乱,就是因为大家不遵循周公所制作的礼乐制度了,这就是所谓“礼崩乐坏”。孔子的梦想,就是回到周公的那个时代,回到我们这一集所描述的这个时代,大家都能够遵循礼乐制度。他认为周朝能够有八百多年的历史,跟这个礼乐制度有密切的关系。等到孔子晚年很失望的时候,他也说“我老了,很久没有梦到过周公了”,那意思就是说,我特别遵循周公的礼乐制度,都梦不见周公了,礼乐制度的恢复我也不抱希望了。

所以孔子把自己的想法都写进了书籍,他利用《春秋》这样的书在反复的暗示礼乐制度,希望大家将来能够恢复礼乐制度。我在本集当中想说说我认为的“礼”和“乐”是什么,但这本书要面市,我又担心大家会说,你这怎么能这么说?所以我特意表达,我所解释的礼,是礼的一个重要部分,我所解释的乐,是乐的一个重要形式,没有说它们就划等号了。

我认为的礼,就是一种等级制度。我在班里经常会开玩笑说,班长可以使金笔袋,学习委员能使银笔袋,课代表可以使铁笔袋,普通同学只能使纸笔袋。使金笔袋的要爱护使纸笔袋的人,如果使纸笔袋的人有问题,使金笔袋的人有责任帮忙解决。而用纸笔袋的人对用金笔袋的人必须得尊敬。

那么有关于“乐”这个制度,在我看来主要的内容就是《诗经》了。《诗经》不是“诗歌总集”这么简单,它承担了调和人心的政治任务,甚至跟礼有一个配合。比如说有场礼仪活动,这场活动一定得有诗、有乐,否则,礼就会变得很枯燥。有乐的调和,礼就能变得非常地动情。乐和礼不是分开的,它是在阴阳两面去维护统治。

当然有人说,《诗经》只是歌词,当时还有一本《乐经》专门记载了音乐。比如说孔子所说的《关雎》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有可能指的是那首音乐,而不是《关雎》这首歌词。这些讨论我们都不涉及,但是我也相信不可能只奏乐,不唱歌。虽然孔子说《诗经》可以“弦之”,但是并没有说在做礼仪活动的时候不唱歌词,只弹音乐。所以,《麟之趾》在这里体现了一个通过歌唱来教育小公子们的一个作用。

很多人也讲《麟之趾》,也会提到故宫有一个“麟趾门”。但是“麟之趾”想表达什么意思呢?其实它非常明显地体现了《诗经》和中国诗歌含蓄的创作风格——有话不直说,而是给解读者留了空间。如果光看字面意思是完全看不懂《麟之趾》的,它中间还省略了一大段暗示的内容,要把暗示内容读出来才可以。

最后,想跟大家说说这幅画。有关这幅图的具体信息,我们还是看今天王琳老师带来的帖子。我想说的是麒麟这个动物,有人认为它有可能是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长颈鹿。

但是郑和或许是因为和朱棣不好解释,所以才把长颈鹿说成是麒麟。于是有的《麒麟图》就把麒麟画成了有长长的脖子的动物。我认为的麒麟应该是这张清代《麒麟图》的样子。出版社找了很久才找到这张图,印在了这里,取代了那个大长脖子的图画。这是我看到的非常好看的麒麟图了,它又像鹿,又像神兽,它头上有鹿角,但它身上又有像马的鬃毛一样的东西,体型比较可爱。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这幅画。

(文字整理:孙玉婷)

盈视(大沛)老师

      朱畅思,字盈视,北京市教育学会吟诵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市教育学会理事,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理事,吟诵教学法专委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吉吟创始人。












05

赏画

麒麟图


选自《兽谱图册》,被称为乾隆皇帝的枕边书。清 余省,张为邦所作

余省,字曾三,号鲁亭,江苏常熟人,余珣之子,清代著名画家。

张为邦,江苏广陵人,宫廷画家,张震之子。

麒麟在我国一直寓意着吉祥幸福。山海经是我国战国时期编撰成书的一本古代地理名著,其中除了民间传说的山川、草木等知识外还包含了不少鸟兽的记载,其中就有关于神兽麒麟的描述。书中所言,麒麟从外部形状上来看,是集狮头、鹿角,虎眼,龙鳞和牛尾为一体。其首似龙,形似马,状比鹿,尾若牛尾,背上有五彩毛纹,腹部有黄色的毛,口能吐火,声音如雷。

钤印: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

“消寒读书活动”每日伴读第11天:打了胜仗的可怜人

“消寒读书活动”每日伴读第10天:采薇歌

看应届生如何用“九九消寒图”写出高分中考大作文

“消寒读书活动”每日伴读第8天:上古天气预报

“消寒读书活动”每日伴读第7天:只有两个字的歌

“消寒读书活动”每日伴读第6天:火神能让花开

“消寒读书活动”每日伴读第5天:神奇的迷雾

“消寒读书活动”每日伴读第4天:孩子难道就应该无条件地去爱父母吗?

“消寒读书活动”每日伴读第3天:天道自然轮回,不打扰,不干涉!

“消寒读书活动”每日伴读第2天:有思想的人比野兽更可怕

“消寒读书活动”每日伴读第1天:从炎帝部落讲起!

报名:“冬至九九消寒读书”活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易中天对墨家、法家、儒家、道家的总结
浅析《诗经.关雎》 也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一 作者:石璧
仰望周公——周礼文明升起的地方
他制定了中国的宗法制度、礼乐制度,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3000年
《揭秘孔子:他也是个音乐爱好者》
成语典故班第九课 从周礼、仪礼中的成语,了解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