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明 二十四节气之古诗词吟诵
userphoto

2023.04.05 河南

关注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则清明风至。”

     “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

      无论是“清明风”,还是“万物洁齐而清明“,都表明清明节气有草木青青,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之意。

      说来,清明节气实属特殊。在漫长的中国历史演进中,它与寒食节合二为一。又因与上巳节邻近,索性将其习俗融于清明之中。如今的清明节,民俗活动让人应接不暇,成了那个最不假思索张口就来的节气,称得上传统节日中的顶流了。

        若是追根溯源的话,上巳、寒食、清明各有主题。

上巳,俗称三月三,内涵丰富,是人们水边饮宴、郊外游春之日;也堪称中国人的情人节;更是中国的“女儿节”,少女的成人礼举办之时。

《后汉书·周举传》:“六年三月上巳日,(梁)商大会宾客,宴于洛水”。

         《周礼·媒氏》:“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

          杜甫《丽人行》诗云:“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寒食日,禁火吃冷食,这一习俗相传起源于晋文公重耳为了纪念不愿出山为官、抱木而焚的介子推。

既是传说也不深究了,但火对于古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却专门有一日禁火可谓怪异。或许要联系《春明退朝录》所载的“唐时惟清明取榆柳火以赐近臣、戚里”。

寒食日禁火,清明日取火。果然,火之于人们而言,重中之重,需以至高的礼节对待,故灭旧日之火,燃新火如新生。

寒 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  - | ▲ - -,- ▲ - - |  | -。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  | | - - ▲ ▲,- - | ▲ | - -。

注释:

1、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

2、御柳:皇城中的柳树。

3、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宫。

4、传蜡烛:宫中传赐新火。

5、五侯:这里泛指权贵豪门。

寒食之时,春已到来,诗人立足远望,东风拂面,落红漫飞,吹落了繁花,也吹荡着皇宫御苑内的垂柳,好一派太平盛世。

无处不”双重否定,极大地强化了肯定语气,烘托了春意浓酽,满城沉醉其间的富丽。“飞”字极具动态,展现春天的生机。“飞”“斜”神来之笔,化“风”的无形为有形,花儿与柳枝悄悄地将风的秘密告诉城中人。

后两句呈现夜晚之景。“轻烟散入”生动描绘了一幅宫中走马传烛图,未写人、马,但袅袅轻烟早已传递一切信息。

可是寒食不是禁火吗?为何权贵豪门可以得到御赐的新火呢?长安城里的百姓呢?是不是还处在夜晚的黑暗中?

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家气派,充溢着对京城长安春色的陶醉和对承平盛世的歌颂。从当时皇帝到一般朝士,都偏爱该诗,历来评价也很高。

但是,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对皇宫特权及宦官专宠的讽刺,或者反衬普通百姓的贫寒。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 一个融合了“节气”与“节俗”的综合节日。这个特殊的节气既有慎终追远的感怀,有生离死别的黯然销魂,又有欢乐赏春的气氛,有着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雨纷纷,聆听这一季温柔的雨声;人断魂,沉浸于烟雨朦胧背后一个个独有的故事。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 - ▲ | - -,  | | - -  ▲ |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 | - - | |, ▲ - -  |  | - -。

注释:

1、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

2、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

“清明时节雨纷纷”,诗人关注到了节令特征。此时的气候处于气温不断上升带来的光明、温暖的雨水中。

当然,诗人也关注到了路上行人的状态。“断魂”,指内心十分凄迷哀伤而不外露的感情。为何会有这样的心境呢?清明节日,本该家人团聚,一起上坟祭扫,或踏青游春。现在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地方赶路,心里的滋味已不好受,偏偏又淋了雨,衣衫全被打湿,心境就更加凄迷纷乱了。

此情此景,该如何是好?诗人自然想:最好找个酒家,一来歇脚避雨,二来饮酒驱愁。便有了“借问酒家何处有”的诗句。路遇牧童,他的回答以行动代替语言。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一片红杏盛开的地方,隐隐约约露出一角村落。

接下来呢?会有怎样的故事呢?诗人的笔墨戛然而止,余韵邈然。

由于这首诗太过有名,以至于“杏花村”三个字在后世便成了酒家的雅号,也导致清明给人的印象总是一片湿雨。仿佛有了雨,清明才更能显得出它淡淡悲凉和丝丝忆念相混杂的味道来。

清明除了微雨,最适宜的事物便是清明柳。据说介子推抱树而死的那棵树是柳树,柳在诗文中出现得很早,最早便是清明时节。“柳”有“留”之音,也有留人之意。清明祭祖扫墓,都有心念之人。该走的人、该变的事无法挽留,只留下离情惘惘。

可真的都离开了吗?

他们只是去了一个我们未曾去过的世界,这些人和事会永远惦记在心头,这才是折柳寄情的含义吧。

又是一年清明日。这人世,便是在热烈与清冷之间交替。一面接受岁月的伤,一面继续仰望生活的光,或许这才是人生。天地清明,时光清明的日子正在到来。

图文编辑、排版:赵仪

编审:朱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傳說清明節的由來與寒食的淵緣
【二十四节气】清明(很好用的作文和手抄报素材)
千家诗音画(131唐·杜牧《清明》一诗五读)
绘清明景象 抒世人情感——杜牧《清明》赏析
古风泊客一席谈:七言绝句·清明·杜牧
清明原文、翻译及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