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立夏丨万物至此皆长大,听冬颖老师吟唱《代柯子柬少侯》
userphoto

2024.05.05 河南

关注

听冬颖老师吟唱

代柯子柬少侯

今日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古人说:“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在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时节里,风雅弦歌邀您欣赏《代柯子柬少侯》,一起感受代代传续的中国诗韵芬芳。

创作团队:

吟唱:刘冬颖

作曲:何洋

编曲:何洋

录音、混音:董宇

总策划人、出品人:刘冬颖

《代柯子柬少侯》

苏曼殊

小楼春尽雨丝丝,

孤负添香对语时。

宝镜有尘难见面,

妆台红粉画谁眉?

这首诗的作者苏曼殊(1884—1918),是近代著名诗僧。

僧侣&情诗,两个词叠加,给这首《代柯子柬少侯》平添了神秘的红粉色彩。

苏曼殊原名戬,字子谷,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是广东人,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他短短的35年人生丰富而多变,与他生活的巨变中的时代息息相关。了解了他的人生,我想也就理解了这首诗——

他是翩翩佳公子

游艺于文,才华横溢

苏曼殊曾留学日本,漫游南洋各地,能诗文,善绘画,精通英、法、日等多国语言,甚至擅长梵文。他曾任报刊编辑、学校教师;他曾用中国古体诗的形式翻译拜伦、雨果等人的作品,还把中国古诗翻译成外文在国外发表,有译著《文学因缘》《拜伦诗选》《汉英三味集》流传于世;他参加革新派文学团体南社,在《民报》《新青年》等刊物上发表多篇诗作,诗风“清艳明秀”,为时人所嘉许;他还创作了文言章回体爱情小说《断鸿零雁记》《碎簪记》等,风靡一时。但是苏曼殊最为世人所知的,是他的诗,真心好!我分享三首:

《憩平原别邸赠玄玄》

狂歌走马遍天涯,

斗酒黄鸡处士家。

逢君别有伤心在,

且看寒梅未落花。

《住西湖白云禅院作此》

白云深处拥雷峰,

几树寒梅带雪红。

斋罢垂垂浑入定,

庵前潭影落疏钟。

        《题拜伦集》         

秋风海上已黄昏,

独向遗编吊拜伦。

词客飘蓬君与我,

可能异域为招魂。

这样一个游艺于文的苏曼殊,可以说是闻名天下的翩翩佳公子!

他广交革命志士

提出“反抗帝国主义”

1902年,苏曼殊在留学日本期间,加入留日学生组织的革命团体青年会。1903年,他在广东惠州削发为僧,法名博经,旋至上海,结交革命志士,同年加入拒俄义勇队。1906年夏,苏曼殊应革命党人、著名汉学家刘光汉之邀到芜湖皖江中学、安徽公学执教。1907年,苏曼殊再次来到日本,与日本友人组织亚洲和亲会,公开提出“反抗帝国主义”的主旨。同年,他和鲁迅等人筹办文学杂志《新生》,未成。辛亥革命归国后,1913年,苏曼殊发表《反袁宣言》,历数袁世凯的窃国罪行。

苏曼殊作品 《秋山萧寺》

(图片源自雅昌教育艺术课堂)

他放浪形骸

以贪吃闻名

苏曼殊是公认的性情中人,他时僧时俗,时而壮怀激烈,时而放浪不羁。他擅长鸳鸯蝴蝶派的言情文字,以爱情小说《断鸿零雁记》和古体言情诗闻名天下。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诗僧,人们当然想从他的文字中去窥见他曾经的热恋。苏曼殊的古体诗,可以说写尽了人间情爱:

《东居十九首》之六

碧阑干外夜沉沉,

斜倚云屏烛影深。

看取红酥浑欲滴,

凤文双结是同心。

《以胭脂为某君绘扇》

为君昔作伤心画,

妙迹何劳劫火焚?

今日图成浑不似,

胭脂和泪落纷纷。

《集义山句怀金凤》

收将凤纸写相思,

莫道人间总不知。

尽日伤心人不见,

莫愁还自有愁时。

我们不用去讲苏曼殊的情事,从这些诗句中,他曾经历的那些情劫可见一斑。

苏曼殊是天真好玩又贪吃的可爱和尚:他嗜糖,曾说自己在杭州“日食酥糖三十包”,并因此自称“糖僧”;他还喜欢吃栗子、年糕、八宝饭,更视冰淇淋如命。其实,苏曼殊幼年时,由于家人疏于对他的照顾,导致他的身体很弱,肠胃尤其不好。1918年春,苏曼殊在上海宝隆医院住院治疗,医生对他的饮食严加控制,严禁吃糖,可他却偷偷溜出医院,去街上大吃大喝,导致致肠胃病加剧,年仅35岁就离开了人世。他去世后,护士在他的床下、枕旁还找出不少糖纸。

苏曼殊的轶事、趣事,还有很多。放浪形骸背后,我想,是对人世的失望,和永失我爱的颓然吧。

苏曼殊作品《山居图》

(图片源自雅昌教育艺术课堂)

契阔死生君莫问,

行云流水一孤僧。

无端狂笑无端哭,

纵有欢肠已似冰。

这首《七绝·过若松町有感示仲兄》,是苏曼殊1909年写给陈独秀的诗。在诗中,可以看出他视陈独秀为知己,更可以看出他曾经沧海难为水的伤痛。据载,苏曼殊的父亲在中国有妻有妾,在日本经商期间又娶一日本女子为妾,却与这位日本女子的妹妹生下了苏曼殊。她的生母迫于各方面的压力,生下他不久就离开了他。好在他的姨母很善良,一直尽心抚养他。混血儿、私生子,在苏曼殊生活的时代,我们可以想见这种出身在他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歧视。由于苏家男孩子少,苏曼殊才被领回中国广东苏家。他的日本养母也跟着他来到了中国,但因为不能忍受大太太的欺压和白眼,离开了中国。养母很是心疼他,多次给苏曼殊寄钱物,怕他在大家庭中吃苦,可是寄来的钱物都被大太太私吞了。没有养母照拂,苏曼殊更受家庭虐待,十三岁时他曾经大病一场,家人不给他请大夫,反而把他放在柴房里等死。15岁时,苏曼殊去日本求学,与日本少女菊子一见钟情,却遭到族人的激烈反对。族人怕他走他父亲的老路,对两个年轻人的恋情横加阻拦,跑到菊子家去羞辱菊子父母。菊子被父母暴打了一顿后,不堪羞辱,绝望跳海自杀……

后来,苏曼殊遁入空门,成为抗击帝国主义强权的先锋战士,和游戏人间,以贪吃、好色、写情爱小说和情诗闻名天下的和尚。

小楼春尽雨丝丝,

孤负添香对语时。

宝镜有尘难见面,

妆台红粉画谁眉?

这首《代柯子柬少侯》作于1909年春天,是苏曼殊代好友章士钊(号柯子)写给其友人少侯的一首七绝。题解此诗的话,是以男女相恋情深却别离相思,来诉说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了解了苏曼殊的人生后,我却从中看到了满纸的物是人非、和一个僧侣流到自己内心的眼泪

今日立夏,吟唱《代柯子柬少侯》,诗意的怅惘告诉我们“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希望各位爱诗的朋友们,更多去关注中国现代史上的古体诗,在今天也能用古体诗写下你的心事、你的心动。



乐 谱 分 享


本文诗词节选自《苏曼殊诗集 马以君笺注》1999年版

相关链接:

今日立夏 | 心怀美好,愿你生如夏花般绚烂

劳动节|《诗经》里的劳动赞歌

上巳节 | 春去春又回,听冬颖老师吟唱《归去来》

春分丨歌吟《长相思》,遇见最美三月

公众号ID:ifengyaxiange

策划、顾问:冬颖老师

监制:郎松雪

主编:王樱瑾

执行主编:张腾达

微推制作:温明月

还原古人歌诗乐调 传播古典诗词之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曼殊译拜伦《答美人赠束发〓带诗》
苏曼殊:情僧·糖僧·革命僧
苏曼殊诗
禅心总被蛾眉妒 与人无爱亦无嗔——一代名僧 苏曼殊 作品欣赏
一自美人和泪去,河山终古是天涯:苏曼殊多情缱绻的《本事诗》
半是脂痕半泪痕——苏曼殊诗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