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到苏轼这句诗,我急忙给一个女的留言,却又觉得好傻

读苏轼《古缠头曲》,让我意动的是“尔来一见哀骀佗,便著臂韝躬井臼”。

因其中哀骀它三字,乃是好久之前在一群里加过的一位朋友。当时只觉得她网名好奇特,却从未想过去查查什么意思。

今日再见,方知来源——

《庄子·德充符》:“卫有恶人焉,曰哀骀它。” 陆德明释文引李颐云:“'哀骀’,丑貌,'它’,其名。”后用作自谦之词。

我又找《庄子》里的原文看了看,原来这位哀骀它,虽然相貌极丑,也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经典论述,但男人跟他接触,飞快地就成了好朋友;女孩则向她们的母亲说,我宁可做他的妾,也不愿嫁给人做正妻……鲁哀公则心甘情愿将国事托付给他。孔子赞叹,“今哀骀它未言而信,无功而亲,使人授己国,唯恐其不受也,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他是个才智完备而德不外露之人。

我于是连忙跑到那位朋友的圈里给她最新一条点了赞,还说,今天读苏轼看到了哀骀它。

回完没几秒,又好想去删了。说句实话,这种做法其实挺傻的。

原因在于,加她已是很多年前的事,且除了曾经群聊过,并无私下交流。哪怕习惯性的点赞都没有。说白了,就是网上萍水相逢同过群而已。

但搜到她的名字且去留个言,却又是看到这首诗后,极欲去做的。

言及此处,不觉莞尔,想起了雪夜访戴的故事: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且此故事与苏轼《文说》中的理念极为相近:

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

若此说来,留言之事,与蠢无关,反而舒缓了自己的心绪,也算不得打搅人家,却与古人所行相通,岂不妙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给朋友菊照留言》2016.5.4
2017中秋节谈诗片语,大放厥词
八大家之一苏轼和他的诗与朋友
苏轼写过一首“口吃”诗,能一口气读通顺的人,普通话算过关
泛在书院 | 苏轼的“朋友圈”
酒和诗——朋友留言诗作和集(打油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