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神农尝百草谈什么是毒药?
五月是五毒月,五毒是指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这五种有毒的动物。古代北方的民俗,认为夏历五月端午日午时,五毒开始孽生,于是便有了避五毒的习俗,到现在民间仍有系五色绳的习俗。
毒是具有中医特色的一个字,学中医的都听过神农尝百草的故事,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七十二是个虚词,如同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形容多。但是,这个尝百草是不是就是用口品尝?会不会是经历?体验?值得思考。
神农氏不仅仅是中医的始祖,他首先是华夏民族的始祖。有人说,我们是炎黄子孙,所以炎帝就是神农氏,这种观点,司马迁就不同意。根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神农氏衰落后,诸侯之间互相侵伐,暴虐百姓,神农氏不能征讨,于是黄帝“修德振兵”,讨伐炎帝和蚩尤,代神农氏而有天下。如此看来,神农氏是比炎帝、黄帝更早的领导人。
上古时候,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粮食可以吃,哪些草药可以治病,谁也分不清。神农氏做为领导人,首先需要寻找的是食物而不是药物,而食物的特点必须是温和,不燥不寒,才能长期食用。所以性味平和之品才能当做食物,而性味辛温、苦寒之品则可以做药物。《周礼》:“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说明毒和药是同一个意思,就是寒热偏性。《说文解字》认为“毒者,厚也”。气味厚重有偏性的药物,称为毒,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药。由此可见,药物是神农氏为人们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的付产品。
《搜神记》是东晋时期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其中的记载,可以与史记的记载互参:“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谷,故天下号神农也。”神农氏用“赭鞭”鞭打出来的除了中草药,还有农作物,人们尊称他为“神农氏”而非“神药氏”说明食物对人更重要!而“平毒寒温”之性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药物的“毒性”分为“寒、凉、温、热、平”五种,其中,平性的可以做为食物每天食用,有偏性的,比如辣椒、肉桂、葱、姜、蒜等只能做为调料而佐食,汤液本草应用而生。
中医药一直保存着这种朴素的特性,五谷杂粮、蔬菜、果实在中医人眼中都是药物,饮食与吃药很难清晰的分开,而中医用其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就是治疗疾病的过程,其间派生出一个小分支,称为食疗。《本草纲目》中仍然保留有“谷部、菜部、果部、木部、草部”等等分类,这些记录中的药物,许多都可直接食用。
明白了“毒性”就是偏性就明白了古人组方的原则,“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就是最朴素的治则,由此诞生了“水火之齐”。
《史记仓公传》曰:齐王侍医遂病,自炼五石服之。臣意往过之,遂谓意曰:“不肖有病,幸诊遂也。”臣意即诊之,告曰:“公病中热。论曰'中热不溲者,不可服五石’。石之为药精悍,公服之不得数溲,亟勿服。色将发臃”。遂曰:“扁鹊曰'阴石以治阳病,阳石以治阴病’。夫药石者有阴阳水火之齐,故中热,即为阴石柔齐治之;中寒,即为阳石刚齐治之。”臣意曰:“公所论远矣。扁鹊虽言若是,然必审诊,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合色脉表里有馀不足顺逆之法,参其人动静与息相应,乃可以论。论曰'阳疾处内,阴形应外者,不加悍药及鑱石’。夫悍药入中,则邪气辟矣,而宛气愈深。诊法曰'二阴应外,一阳接内者,不可以刚药’。刚药入则动阳,阴病益衰,阳病益箸,邪气流行,为重困於俞,忿发为疽”。意告之后百馀日,果为疽发乳上,入缺盆,死。
故事讲了齐王的御医“遂”,因为生病,自己炮制了五石散吃,但久治不愈,只好请仓公帮自己看看。仓公说这是里热病,是阳病,“里热小便少,不能服五石散”,不然要发痈疮。“遂”自恃自己的医术,不信仓公所说,后来疽发而亡。
从故事中可以看出,上古时期直至仲景之前的汉朝,中医辩证很简单,就是阴阳,非热即寒,寒属水、热属火,又叫水火之剂。用药物的寒热属性去影响人体的寒热属性,根据祛寒力量的不同,将祛寒的药物分为温性和热性,根据祛热力量的不同,将清热解毒的药物分为寒性和凉性,将药物偏性不那么明显的称之为平性,以此来对应五行。由此,阴阳与五行共同作用于人体。
除了客观存在的寒热温凉平药性,神农还有一个惠及后人的创举,他归纳了相对主观的药味,酸、苦、甘、辛、咸。如果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来看,好像药味是神农用舌头尝出来的,但具体到一些药物,比如最常用的芍药,神农氏认为“味苦平”,后世中医认为味酸,谁错了?谁都没错,说明神农氏对有些药物的归类不是真实的味道,而是用它的功效归类,是反推出来的。明白了这一点,有助于理解古人的组方原则。
药性的寒、热、温、凉、平主要对治于疾病的寒热表现,药味的酸、苦、甘、辛、咸,则体现为药物参与人体代谢时的作用方向,酸则收敛就是向内,辛则发散就是向外。由此又诞生了一个治则,内经中的五苦欲补泻,“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经方大多都是根据这个原则来组方用药。
明白了偏性,就明白了毒药,就知道了“是药三分毒”说的是药物多多少少有些偏性,而非是药就有毒性,老百姓说这话情有可原,如果中医人说出这话,就成了笑话了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的毒药
中药的「毒性」等于有毒吗?
“是药三分毒”浅解 ——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
毒药不能治内
抛开剂量谈中药毒性都是耍流氓
毒与药的辩证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