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汗出而渴的五苓散证是寒去欲解
第73条: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本条继续剖析五苓散之“渴”证,又提出一个鉴别要点,在汗出的同时,伴随渴当泻里热,就是五苓散证,不渴说明里寒,就是茯苓甘草汤证。
本条需要前后互参,与71条、72条一起看,兼有“脉浮、脉浮数、小便不利、微热、烦渴”等等某一种或者几种症状,不然的话,“汗出而渴”是白虎汤证,“汗出不渴”就快痊愈了。伤寒,本来是无汗的,之所以“汗出而渴”是因为发汗了,如同71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或72条:“发汗已”,才出现“汗出而渴”,那么,仲师说的是膀胱蓄水吗?我认为不是!太阳病,因为发汗,反而从经病治成了腑病,岂不是治坏了?
参第41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本来不渴,喝了药以后,开始口渴,这是“寒去欲解”。本条也是这样,本来不渴,服药已,汗出而渴,同样是寒去欲解,五苓散助一臂之力,桂枝用很小的量,半两,顺势而为。如果“汗出不渴”,说明仍有里寒,也可能是水气、也可能是水饮,必须加大桂枝的用量,但还不是发表,桂枝汤中桂枝三两,五苓散中桂枝半两,茯苓甘草汤取其中,桂枝二两。
从已经学过的苓桂甘枣汤、苓桂术甘汤来看,茯苓甘草汤剂量最小。
苓桂甘枣汤:茯苓八两、桂枝四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五枚
苓桂术甘汤:茯苓四两、桂枝三两、甘草二两、白术二两
茯苓甘草汤:茯苓二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生姜三两
茯苓甘草汤另见于厥阴篇356条:“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心下有水饮,造成了心下悸和厥逆,刘渡舟刘老指出,“临床推按此类病人的上腹部,可听到振水音”。水邪重而药量轻,邪重正虚,真的能取效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岐伯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茯苓淡味渗泄为阳,桂枝甘草辛甘化阳,生姜甘草辛甘化阳,整个方子虽小,却是以阳为主,剂量小,正合“少火生气,壮火食气”。

第74条: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课前思考:
1.“有表里证”,有何表证?有何里证?
2.五苓散中桂枝仅半两,那如何治疗水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茯苓甘草汤》正解
五苓散■伤寒汗出而渴/茯苓甘草汤■伤寒汗出不渴
《伤寒发微》太阳篇072~073
[转载]茯苓甘草汤方【草根一生】
茯苓四逆汤中“烦躁”一词解读
五苓散与茯苓甘草汤的鉴别点就是渴与不渴的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