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救逆汤救“亡阳”之逆,为何不用附子?
第112条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伤寒脉浮”,说明邪气在表,本应该用麻桂剂汗解,但医生因其恶寒,用火法迫劫之,火法,包括熏、熨、烧针、温针等等方法。“迫”的是阳,是心神,“劫”的是阴,是心阴。汗为心之液,大汗淋漓导致心阳随汗而亡,亡就是丢失。
“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亡阳”在康平本中为小字旁注,《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津液亏虚,阳无所依,神无所养,所以“必惊狂”,惊狂是神浮于外,神不守舍的表现,亡阳是“惊狂”证的病因病机。
《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藏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五恶”。心五行属火,火的本性就是热,火法又助热,热极则心火炽盛。心藏神,心主神明,热盛会导致心神昏乱而见惊狂。气为阳,血为阴,亡阳则心气虚,心气虚则易惊,心里惊恐害怕。火邪灼伤津液则炼液成痰,痰蒙心窍则发狂。狂则精神失常,手足躁扰,表现为“卧起不安者”,人卧则易惊,起则发狂。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有些注家认为本方是桂枝去芍药汤加蜀漆牡蛎龙骨治疗气上冲引起的惊狂,我认为不妥。根据将息法:“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可以看出,本方的组方原则符合伤寒惯例,伤寒误治之后,以桂枝汤救之。既然本来要用桂枝汤,为什么又去芍药了呢?胡希恕胡老认为是由于“脉促胸满”,这个原因还真不能否认,我们在桑拿房待久了也会胸闷,但出来后过一会儿就好了。“以火迫劫”也一样,停止火劫之后,胸闷就会自愈,不需要治疗。所以“脉促胸满”不是去芍药的主要原因,痰湿才是!从用涌吐痰涎的蜀漆可以看出,火法炼液成痰,痰蒙心窍才是不用有收敛之性的芍药的主要原因。陈修园认为龙骨牡蛎也是治痰之神品:“痰,水也,随火而上升,龙骨能引逆上之火,泛滥之水下归其宅,若与牡蛎同用,为治痰之神品,今人止知其性涩以收脱,何其浅也”,张锡纯据此创制龙牡理痰汤。
《伤寒论》中同时用到龙骨牡蛎的方子,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金匮要略》中有桂枝龙骨牡蛎汤,都是龙骨牡蛎等量,一两半、二两、三两,唯有本方牡蛎五两,龙骨四两,所以方名中牡蛎在前,龙骨在后。说明当下牡蛎滋育阴气的作用比龙骨潜敛浮阳的作用更急迫。《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亡阳造成了“阴阳离决”,阴阳离决造成了“精气乃绝”,牡蛎龙骨之潜敛之性可以敛藏精气,对治“亡阳”,这才是牡蛎龙骨在本方中的主要作用,治痰是副产品而已。
伤寒最怕亡阳,火逆最怕亡阴,而本条恰恰就是火逆亡阳,方名救逆汤,为什么不用四逆汤以回阳救逆呢?伤寒汗出亡阳表现为烦躁,宜附子干姜收之,火逆迫汗亡阳表现为惊狂,是“阳浮于外,神无所养”,宜桂枝甘草补之,牡蛎龙骨收之,所谓“阴中求阳”是也。
本方叫救逆汤,如果只讲结果,发出汗为原则,火法与麻黄桂枝法没有区别。但是,火法在汗出的同时,将邪气迫入体内,造成虽汗不愈的结果,故为逆。所以,对现在流行的火疗和汗蒸就需要重新思考,没有外邪束表之时用用可能没什么问题,但有外感之时也用这些方法迫汗就需要考虑是不是错了,是不是逆?
张弛老师用本方来治疗烧伤,“脉浮”可以看做是病在皮肤,“医以火迫劫之”可以看做是烧伤,思路很开阔。但本方更多用于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类疾病。

第113条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课前思考
形作伤寒,本条是不是伤寒?应当以何方解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12条)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方歌方解 | 道医网
​十一、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以火法强迫其发汗。凡烧针、火熏、炙法,皆属火法。),亡阳(此处的阳,指心阳而言。亡阳即心阳外亡,神气浮越之谓。),必惊狂,起卧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膝)〔漆〕牡蛎龙骨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二六)
JT伤寒论慢慢教(第七期)7.7.2
大熊猫老师玩转伤寒系列09061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