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阴病中风,脉浮为欲解
第290条  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少阴中风”,是指风邪直中少阴,无热恶寒,脉浮为表现的少阴病证。
“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诸注家对“阳微阴浮”的解读甚可商榷,比如成无己认为:“少阴中风,阳脉当浮,而阳脉微者,表邪缓也;阴脉当沉,而阴脉浮者,里气和也”。如果说阳脉微是表邪缓还可以接受,阴脉浮为里气和就无法认同了。吴谦认为:“少阴中风脉,若见阳浮阴弱,乃风邪传入少阴”。如果少阴中风表现为阳浮阴弱,那太阳中风阳浮阴弱又如何解释?郑钦安认为:“中风有闭、脱之不同,在少阴则为中藏之候,生死即在转瞬之间,不得含糊立论也,恐有遗误”,这属于偷换概念,将六经病的少阴中风换成了金匮病的中风。
六经皆有中风,太阳篇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这段话,在康平本为小字旁注,正文为“脉阳浮而阴弱”,就是以脉的浮沉来区分阴阳。寸为阳,尺为阴,阳浮是寸脉浮,阴弱是因为出汗伤了津液。阳明篇189条:“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231条:“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这两条有个共同的脉,浮脉。少阳篇264条的少阳中风无脉象,不作讨论。太阴篇274条:“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276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也有脉浮。厥阴篇327条:“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从上述条文来看,六经中风大多有脉浮,太阴“阳微阴涩而长”为欲愈,少阴“脉阳微阴浮”为欲愈。
中风为阳邪,寸以候阳,少阴中风应该寸脉浮,“阳微”是风邪去而邪气衰之象。那为什么阴浮呢?参《素问·血气形志篇》:“少阴少血多气”,少阴津液本来就少,尺以候阴,“阴浮”一方面是津液恢复之象,一方面是三阴病欲愈之象。
 
第291条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课前思考:
少阴病欲解,为什么从子时开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风”跟“中风”是不一样的
伤寒论纲目(7)
王四进老师讲伤寒论(5)
六经辩证之太阳病
《伤寒杂病论》关于六经主病、六经病分支、六经病欲解时的总结
风寒感冒并流汗的基本药方桂枝汤-《伤寒杂病论》学习笔记8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