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阳明病盗汗出,是不是很烧脑?

第135条:  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

课前思考:

1.脉浮而紧为什么必潮热?

2.发作有时的潮热,以何方治之?

3.吴谦按:“自汗是阳明证,盗汗是少阳证,盗汗当是自汗,文义始属”。本条应是盗汗还是自汗?以何方治之?

第135条: 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

“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吴谦注:“阳明病在经,脉当浮长;入腑脉当实大。今脉浮而紧,潮热有时者,是阳明病而见太阳伤寒脉也,则知是从伤寒传来。太阳伤寒之邪未罢,必无汗,故虽见阳明潮热发作有时之证,仍当从太阳阳明伤寒治之,宜麻黄加葛根汤汗之”。第127条:“伤寒三日,阳明脉大”,第135条、第136条、第137条、第138条,都是不典型的阳明脉。吴谦先生认为脉浮紧是阳明病见太阳伤寒脉,属于太阳阳明。太阳伤寒应该无汗,阳明病应该潮热汗出,所以时而有汗,时而无汗,发作有时,用麻黄加葛根汤汗之。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太阳病脉浮紧,必恶寒发热,头项强痛。阳明病脉浮紧,不恶寒反恶热,紧脉与太阳无关。第164条:“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第165条:“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阳明病脉浮而紧,浮为表邪盛,虽然紧主入里,但如果没有结实的症状,不可下之,所以两条脉浮紧的条文都不能攻下,一个是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一个是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那时而有汗,时而无汗,发作有时的潮热能否用麻黄加葛根汤汗之呢?个人认为,应该以小柴胡汤加芒硝治之。

“但浮者,必盗汗出”,吴谦按:“自汗是阳明证,盗汗是少阳证,盗汗当是自汗,文义始属”。吴谦先生因为第130条:“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而认为本条是醒着时出汗的自汗,不是睡着时出汗的盗汗。吴谦注:“若见潮热发作有时之证,而脉但浮不紧,是阳明病而见太阳中风脉也,则知是从中风传来。太阳中风之邪未罢,必自汗出,当从太阳阳明中风治之,宜桂枝加葛根汤解之”。太阳病脉但浮都可能是伤寒,第58条:“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阳明病脉但浮怎么就成了阳明病而见太阳中风脉?太机械了!但浮是针对“脉浮而紧”而言之,只有脉浮,没有脉紧。想明白本条到底咋回事,就要知道在宋以前,阳明病还有一个独特的证型,冬阳明,素体阳明内热的患者冬季伤寒,就会出现脉浮而紧。宋代伤寒大家朱肱《活人书》中本条为:“冬阳明病,脉浮而紧,必发潮热,发作有时,但脉浮者必盗汗,黄芩汤主之”。不紧就是表寒已去,只剩下里热,以黄芩汤治之。前些年我治过一个自感烘热的更年期妇女,白天自汗,晚上盗汗,前胸后背时时衬有卫生纸,湿了就换掉。先以桂枝汤加桑叶调和营卫不效,后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不效,现在想来就是阳明病的潮热盗汗。我被后世中医阳虚自汗,阴虚盗汗的观点洗脑,不敢以阳明方治之,导致这个更年期综合征的妇女不能痊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校对(四)----归正先生
伤寒论-卷第九-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
伤寒论 (3)
阳明经病脉因证治
十五章承气汤七方整理
【伤寒论注释】卷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