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你可曾见她的美?| 昆曲


雅,是昆曲的品格。

在中国,昆曲一直有“百戏之祖”的美誉,其委婉清丽的乐声,传递着细腻深刻的情感,文辞更是极尽优美之能事。但对于戏曲小白来说,缠缠绵绵的唱词似天书一般“不近人情”,不禁让人止步于她优雅世界的外围。

真正置身其中,又无法抗拒她那股魔力。国庆长假前一晚,几位昆曲名家洗净油彩、身着便衣来到先锋书店侃侃而谈,诉说着他们眼中昆曲的“大雅”和“大俗”,兴致到了便唱上一段,权当给到场的一份福利。

(图片提供:石小梅昆曲工作室、摄影:艾米)

行走的爱情宝典

钱振荣是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当家小生,国家一级演员,塑造了很多经典的人物形象,例如《牡丹亭》中的柳梦梅。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这段话便是出自《牡丹亭》,如今更成了更大影视剧台词的常客,用以表现“情深”。

(图片提供:石小梅昆曲工作室、摄影:艾米)

而论到痴情的祖宗,就不得不提一提钱振荣老师。从业三十多年的他,从小鲜肉变成老腊肉,但一直处在小生的行当,谈起恋爱可谓如鱼得水。这不,聊起自己 “多情” 的角色根本停不下来!

“《牡丹亭》里的柳梦梅是一个'美’字,他就是无数少女心中完美的白马王子,他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男神’;《西楼记》里的于叔夜则是一个'魔’字,他则是为爱痴狂的情魔,一心只想和穆素徽在一起;《玉簪记》里的潘必正就是一个'真’字,他就是可爱的邻家大男孩,特别真实。”

(图片提供:石小梅昆曲工作室、摄影:艾米)

钱振荣老师说道:“《琴挑》有羞涩,《秋江》又有些懦弱,如果说柳梦梅是'男神’的话,那潘必正就是个'暖男’。”

怼天怼地怼老友

不同于钱振荣的儒雅稳重,计韶清在台上显得十分“活泼”。

(图片提供:石小梅昆曲工作室、摄影:艾米)

主持人请计老师介绍自己的行当时,他立刻声明:“我也想唱小生,可是我太'丑’了,老师不让我唱!而且我也想在舞台上谈恋爱啊,可是小花脸谈恋爱的好像都没什么好结果啊......你看,张文远死了,瑞大爷也死了......”

底下一阵大笑。

(图片提供:石小梅昆曲工作室、摄影:艾米)

生活中的计韶清,更倾向于用“快乐”形容自己,这和他从事的行当有一定的关系。

“丑行在舞台上大多时候是给人带来快乐的,我干嘛不快乐?没有必要啊。”

计老师一边说,一边换上神秘的表情,开始愉快地揭老底:“我在这里透露一下,钱老师很早就恋爱了,13岁。”

观众齐齐发出“哇哦”的声音。

(图片提供:石小梅昆曲工作室、摄影:艾米)

主持人反问:“是因为戏中'结婚早’所以开窍早吗?”

计老师连忙摆手:“不不不,他是因为开窍早才去演小生。我开窍比较晚,20岁。我演丑角,第一是因为我长得丑,第二是因为我开窍实在太晚了,根本没让我路过小生的门。”

是那处曾相见

钱振荣踏上学习昆曲之路可以说是一个偶然。

1978年后,全国上下开始兴起“振兴传统文化”的热潮,昆曲起源于苏州,吴语系的人学习会更加方便,所以,江苏省昆剧院委托江苏省戏剧学校到苏州地区招收学生。

在一次专访中,钱振荣这样讲述道:

“我当时正在上课,几个南京的老师就走进来了。我们老师点了几个人过去唱歌,我也在其中。没过几天,有人让我去复试,其实我那时候也不知道什么是昆曲。父母问我要不要去,我当然想去,因为可以去南京啊。”

(排练中的钱振荣。图片提供:石小梅昆曲工作室、摄影:艾米

有趣的是,计韶清的经历和钱振荣颇为相似。计老师出生在一个苏州小镇上,在当时的体制下,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非常困难。家里人知道有这个机会后,便送计老师到戏剧学院学习昆曲。

(排练中的计韶清。图片提供:石小梅昆曲工作室、摄影:艾米)

虽然最初都因阴差阳错,但他们都为昆曲倾尽一生,孜孜以求。

昆曲的品格

市面上不乏一些所谓的昆曲“衍生品”,当年“某家”将各地曲家的诗词曲谱一概称作“昆歌”,自称创立了“中国昆歌艺术”。而实际上,这些衍生品距离真正的传统昆曲还很远,有的甚至完全脱离了昆曲艺术。

(钱振荣《西楼记》。图片提供:石小梅昆曲工作室)

钱振荣重申:雅是昆曲的品格。昆曲中虽有很多大尺度的风月戏,描述了男欢女爱,但表演是写意、抽象、虚拟的。

钱老师举了一个例子:“《惊梦》的词虽然很露骨,'和你把领扣松,衣带宽’,但是昆曲表演追求美感,比如用搭肩、揉肩这种很含蓄的手法。

(计韶清《前亲》。图片提供:石小梅昆曲工作室)

“丑角”计韶清老师则这样阐述:

“'雅’是昆曲的品格和精神,即便是小花脸的'俗’,也是通俗而不是低俗。表演要点到为止,最重要的是美。无论什么行当,都是一样,只是表现手法不一样。其实昆曲是雅俗共赏的,雅俗互相包含,但整体格调一定是高尚的。”

其实,很多人都存在一个误区,认为戏曲很难听懂,离自己很远。然而,戏剧表演者也是如此。钱老师说,他如果在没有看过唱词的情况下,直接去听也只能听懂百分之三四十。一些昆曲的语言沿用了古代发音,所以普通人听不懂是很正常的。

听不懂也无妨!如今剧场里都有字幕,何不买一张票,携三五好友,在咿咿呀呀声中,感受一下昆曲的清韵流长。

台前幕后

小编有话说:

这次咱们不玩什么点赞送票了,

评论区聊昆曲,

合眼缘的直接甩票春风上巳天南京站 全本《风筝误》”

一共三张。

就是这么任性!

玩的不就是心跳吗?

活动截止时间:10月14日 20:00

获奖名单将在10月14日晚新浪微博“南京印象_懂小姐”中公布

演出时间:10月21日19:30

演出地点:紫金大戏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博老茶馆昆曲月回来了!7月戏单在此
昆曲名家的昵称有故事
课程回顾 | 云端课程第四期:学曲——实践昆曲曲唱
【昆曲清唱】石小梅《春江花月夜•乘月》【五般宜】
聆听古今昆曲至美,遍赏天下美景良辰 | 钱振荣的“声临其境”
昆曲:《玉簪记·秋江》选段 石小梅、孔爱萍-演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