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部预警志愿填报陷阱,高价志愿填报到底是不是智商税?

今天起,各地陆续发布2022高考成绩截至目前,江西、云南、宁夏、内蒙古等地已公布高考分数线对考生来说,刚下考场又即将进入志愿填报的博弈而就是这一上一下一来一回中不法分子总是会嗅到商机,煞费苦心的搞起各种歪门邪道,为此,教育部发布预警提醒:切勿轻信所谓的高价志愿填报咨询服务

谨防“高价志愿填报指导”陷阱

据教育部官网消息,教育部郑重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社会上有机构或个人向考生和家长开展的“高价”志愿填报咨询活动,存在政策解读不精准、信息提供不准确、费用收取不规范甚至诈骗等问题。请考生综合参考本地招生考试机构和所在中学、有关高校提供的咨询服务信息,结合本人实际情况,自主合理填报,切勿轻信,谨防陷阱。

炒作还是诈骗?

数据显示,我国现有高考志愿相关企业2033家。近10年来,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企业注册量逐年增加,2012年,我国新增高考志愿相关企业仅有6家,2021年,这一数字攀升至788家。


关于宣称掌握“内部信息”、“内部数据”,能够“精准定位院校”“一分不浪费”等,实际上市面上的机构或个人并不掌握任何特殊的内部信息,考生和家长可以在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查询高考成绩统计情况和近年来各高校录取分数情况。


关于假冒所谓志愿填报专家身份,教育部明确提醒有关部门从未发放过“高考志愿规划师”等职业资格证书更是戳破了“与C9、985、211院校成功牵手”“著名部属高校权威志愿填报专家组成团队”这一谎言。


关于假借咨询服务名义进行诈骗,一对一换来溜之大吉,机构要求填写许多不必要信息等,一方面可能造成个人信息的泄露,另一方面有可能存在诈骗的风险,相关不法分子则涉嫌触犯《刑法》二百五十三和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和诈骗罪。
可以看出,高价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大都涉嫌虚假夸大宣传和涉嫌诈骗。

“高价”背后的法律风险

七分考三分报,志愿填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对于高价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涉嫌虚假宣传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需要对志愿填报指导服务中虚假宣传的信息内容进行定位,只要志愿填报指导服务中宣传的内容不真实或者引人误解,鉴于宣传的语境以及消费者本身具有相应的识别能力及判断能力,会产生欺骗、误导消费者后果的,就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和第九条中规定的虚假宣传行为。
另外,我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由此可以看出,家长享有接受报考辅导的权利、承担履行支付费用的义务;机构享有收取费用的权利、承担履行报考辅导的义务。明确约定好合同的条款有利于相关权利义务的确认。家长应与志愿服务机构签署书面服务合同,明确记载机构承诺考生能够报考成功的院校,并且对于产生“高分报低”“低分报高”等情况的违约责任进行约定。家长通过合同来约束志愿服务机构,这样即使在报考结果公布后发现报考院校不理想或者落差很大也可以依据合同进行维权。

志愿填报陷阱多,求职涉罪也高发

本以为躲过去志愿填报的陷阱,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但实际就算手握敲门砖学成归来,找工作误入歧途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求职涉罪并非个例,俨然成为新的社会问题。
根据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2021年7月发布的一项专题调研显示,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湖北法院共审理大学生(在校生实习期间及毕业3年内)就业求职涉罪案件95件,涉及被告人261人
根据调研,涉案团伙或单位往往有意雇佣涉世未深、初入职场甚至尚未毕业的大学生,通过话术培训、升职加薪等方式,诱导求职大学生以业务员身份招揽客户,成为电信诈骗犯罪链条的底层执行者,所起作用较小。
2014年至2017年11月,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涉及大学生就业领域中的相关犯罪案件58件,涉案大学生达158人

不要盯着“馅饼”,看不到“陷阱”

不管是填好志愿即将迈入大学或初入社会的大学生,要有符合自身的求学规划和工作规划,并胆大心细的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完成和实现它,踩到了志愿填报的坑,遭到了涉世未深的社会毒打不可怕,年轻就是吃一堑长一智的不断进化与成长,相信杀不死你的终将让你强大。
与此同时,一定要掌握一些常见的法律知识,尤其对一些容易触犯的罪名应当有所了解,比如诈骗、职务侵占、虚开发票、开设赌场、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传销等。
同时也要风险意识,你盯着“馅饼”时,可能脚下就是“陷阱”,对于一些付出很少但收益丰厚的工作一定要谨慎选择,比如一些不规范的理财公司、投资公司、藏品公司、养老项目等。
最后,工作后发现有问题可以咨询法律人士或者上网查阅相关知识,感觉不妙及时离职止损,必要时投诉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不管什么年龄、身份、学历、地位,在利益诱惑面前擦亮双眼才能不被忽悠,在无知无畏面前学法懂法才能免吞苦水。

1、北大包丽案延期开庭,此案会成为PUA定罪先例吗?
2、唐山被打女孩轻伤二级引质疑,判罚标准才是疑问的关键!
3、“红码”牵出的村镇银行暴雷事件,储户损失能否挽回?
4、唐山网络维权接连不断,实名举报是自我救赎还是走投无路?
5、每3个女性中就有1人遭受暴力,除恶务尽不只是一句承诺
6、维权者健康码被“精准”赋红,滥用健康码要付出哪些代价?
7、防范非法集资|那些非法集资的马甲,你能轻松识破吗?
8、上外男生给女生咖啡投异物,“未得手”是否会受到惩罚?
9、9人全部抓获!前科不断,类案满满的暴徒,面临何种严惩?
10、企鹅电竞主播偷税被罚1171.45万元,又一网红沦陷

   

觉得本期内容不错,就点击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2321提醒:高考过后 谨防7类诈骗陷阱(图解)
预防“志愿填报诈骗” 公益服务要唱主角
高考志愿8大骗局
【警惕】“高考骗局”花样多 蜀黍教你防“中招”
高三注意 | 21年高考时间确定,全年大事表发布!这些节点要注意!
8月高考热点:高职填志愿、高职录取征集志愿、高校学生资助政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