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卡夫卡的孤独:城市这么大,你却只需要一个房间

01

关于卡夫卡,有一个未经证实的美好故事:

在他去世前不久,到柏林的一个公园散步,遇到了一个小女孩在哭泣,女孩说她的洋娃娃不见了,卡夫卡安慰她,说洋娃娃只是厌倦了这个地方,自己动身去旅行了,洋娃娃一定会写信给你的。

于是,此后的小女孩就经常收到洋娃娃寄来的信——当然,这是卡夫卡以洋娃娃的口气写的信,事无巨细地告诉她洋娃娃旅行的故事,去了巴黎,去了墨西哥等等,而信上也贴着世界各地的邮票,以及在每个地方经历的所有故事。


再后来,布娃娃对小女孩说她要嫁人了,以后可能就不会再写信了。

又过了半年,卡夫卡就去世了。

反正,我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一下子就确定是卡夫卡的风格,或者说,这个故事即使不是真的,也是非常懂卡夫卡的人才能打造出来的卡氏印鉴。

因为,这个故事太卡夫卡了。

他的澄澈,他的纯真,他的傻傻的可爱的无厘头,他的不被人理解的超越现实。

02

我第一次读卡夫卡的时候,就被一种感觉牢牢地控制了——无法自拔的惊奇感。

他写的《骑桶人》,主人公在我心目中就是一个骑士妖怪,不然我真的解释不了他为什么会在风雪天骑着桶就能去要煤?这个骑士妖怪想:“我的出行方式就一定会解决事情的成败,因此我就骑桶去。”奇特吗?卡夫卡似乎根本不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

于是,这个骑桶者艰难地从楼梯上滚了下来,可是一旦到了楼下,他就骑着桶轻盈地升了起来,接下来更匪夷所思。煤店老板觉得听见一个熟客的声音,老板娘否决说根本没有人,她打开门,解下围裙,准备打烊,然后踢开了空桶。

于是,妖怪骑士开始伤心了,人家边飞走边怨怼老板娘:“你这个坏女人,我求你给我一铲煤,你却不给我。”最后上升到冰山区,永远消失了……

这个故事看得我目瞪口呆,继而又想哈哈大笑——那种你凭什么不理睬我不帮我的理直气壮感以及荒诞感,让我好奇到不可自拔。

这到底是怎样一个神奇的作家?我觉得这个故事用荒诞感写活了一个对外界畏惧的心理妄想症的真实感受。


当然,最广为人知的是他的《变形记》。

一个做推销员的中年男子在某个早晨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条甲壳虫,而更可怕的是,作为一家顶梁柱的他,变成了一条虫竟然逃脱不了自己家人的嫌弃与指责,眼睁睁地在这种荒诞中走完了生命的终结。

他的父亲要脸面,曾经引以为傲的儿子变成了一条虫,他愤怒且用苹果扔他,他的母亲性格懦弱,表示还爱儿子,但内心深处希冀着儿子还能变回原来的样子。

最关心最喜欢他的妹妹观察几天后接受了哥哥是条虫子的事实,她表示会照顾他,但家里来了客人听她拉小提琴时这条虫子也从室内爬出表示关心时,妹妹却不可遏制地表示了愤怒……

这种淡淡的冷冷的黑色幽默式的戏谑冷峻笔法,却写活了人性。这个故事很荒诞,但每个读过的人却又感到无比真实,卡夫卡并没有指责什么,读的人却能分外揪心与痛楚。

这与其说是文字的魅力,不如说是他超人的感知与敏锐力。他把庸常俗碎的生活日常巧妙截取下来,用一种超越现实的笔法凌空构架,竟然刻画得入木三分。

03

我觉得,卡夫卡和其他作家的很大不同在于,他并没有使命意识。

或者,我只能说,他更像一个敏感的孤僻的小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作家,他的写作更类似于羞涩的个人日记,只属于他自己,而从来不想属于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人。

他自己给自己建造了一座文字的迷宫,除了他自己,我们哪个人都无法自由通达地出入。

他的作品更像是孤僻的城堡上空飘荡的一个个奇妙的梦境,而他自己抱腿坐在那儿,孤独而又开心地自我陶醉着,从来没有想过与人共享。

卡夫卡临死前,曾要求他最好的朋友布罗德把自己的手稿全都烧了,一篇也不要留下。其实我觉得这个决定并不奇怪,因为他压根就不想用文字流芳百世,也不屑于用文字改变什么,文字懂他,他懂他自己的文字就足够了。

所以,如果没有他那位固执的朋友布罗德,我们永远不会认识他及他的文字,世界文坛也就少了一份独特别样的文字盛宴。


曾记得木心说过一句话,卡夫卡有肺病,总是病怏怏的样子,也要死前焚稿,正好跟林黛玉相配。

这句话读起来挺惊心的。

他们两个真的像吗?那种忧郁的气质和自己给自己构建起来的虚拟的“风刀霜剑”与现实的种种重叠,倒真的有几分奇妙的相似。

为什么我喜欢的人,都是这种具有忧郁精神气质的人呢。

那种孤孤独独的精神气质,那种纯纯粹粹的人文之光。

04

卡夫卡是个犹太人,父亲是一个白手起家的犹太小商人,比较势利又看重钱财,卡夫卡从小就被父亲用很世俗正统的标准去严厉要求,期望他也能够成为一个商业强人,起码也要成为一个有头有脸的人。

卡夫卡外貌很英俊,读书很出色,一直读到法律博士。但他的性格比较胆小敏感忧郁,博士毕业后,他进了一个保险公司做理赔工作,一辈子都是个普通的小职员。所以,他让他父亲特别失望,一直很看不上他,时常嫌弃指责他。

他在短暂的一生里,都没有学会怎么与自己暴戾的父亲和平共处。

所以,在卡夫卡的很多作品里,有一种若隐若现的唯唯诺诺,有种挥之不去的畏惧感,说明他父亲给他造成的心理创伤是很严重的。

但是啊,如此严重的心理创伤,却没有影响他做个善良纯真的人,还歪打正着发酵了他奇特的文字天才。他瞒着他的父亲偷偷地写,他把所有的绝望、失意、悲观、奇幻,把自己灵魂里的一切的一切都无所顾忌地宣泄出来,写出来,就算完事了,纯粹的为了写而写。


他的文字只给他的朋友布洛德看,当然,也只有布洛德始终坚信他是个天才。

卡夫卡的人生信条善良而简单。他生前做的是工伤理赔这一块,当时很多小作坊对工人的保护非常不到位,经常发生手指被切断的事故,卡夫卡为了让这些工人得到最好的理赔,总是把报告做得非常非常详细,甚至画出来工人受伤的位置,就为了让他们得到更好的理赔。

那时候,谁知道他是个伟大的作家呢?他就是个默默的普通的理赔员。

他的作品在他死后很多年才得以大火,但早已与他无关。

他只在他的文字里游弋脱离开现实,他根本也意识不到他开创了一种新的写法,新的先河,成为后世人眼里熠熠发光的存在。

他信任的布洛德背叛了对他的诺言,却留给了世间一个宝藏。他若有知,是喜是悲?
 
05

记得卡夫卡说过一句话:“我从来都没有当过成年人,我是从一个孩子,直接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

真的是啊,他来到这个世界上一遭,受尽肺病折磨,不到40岁就去世了,数次订婚又取消,一辈子没有结婚,承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磨难。

所以,我时常觉得,也许上帝让他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让我们凡人见证一下,一个天才如何孤独地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他生前,荒诞派、存在主义还没有出现,他死后,却被后世喋喋不休地讨论至今。“卡夫卡热”一直延续到现在,这种对天才的追认式轰炸,恰恰与卡夫卡作品中的荒诞感如出一辙。

活着时候的他,从来没有得到过世人的肯定。

不过,他永远不会在意这些,他自动忽略了成年人的世俗阶段,他的心灵,从孩子直接跨越到了老年,且唯有自己懂得自己。


其实,卡夫卡灵魂中的某些段落某些时刻,谁没有过呢。

很多时候,我的灵魂也常常在无羁的荒野上奔跑,我的内心也经常有孤独的海浪一波波漫过,我渴望某种高质量的精神抚慰却又总是困宥于琐碎的现实,我常常用模糊的天真来掩盖自己不懂俗世喧嚣的纠结与焦虑……

只不过,现实中的我们被强大的世俗生活的碎末一天天同化一点点腐蚀,而他,做了真正的自己,而已。

最后,用他写给女友的一句情书安抚下所有孤独的灵魂:我今天看了一张维也纳的地图,有那么一会儿我觉得难以理解:怎么人们建起这么大一个城市,而你却只需要一个房间。
 
 
 
作者冰儿,爱红楼,爱诗词,爱简单的生活,著有全新注译版《宋词三百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巨大的吵闹声|卡夫卡
重读卡夫卡《变形记》:每一个负重前行的中年人,都是背着壳的甲虫
《变形记》:那个变成甲虫的男人,藏着中年人最大的心酸
视界 | 张宝中:消解荒诞,抵达真实——卡夫卡短篇小说《判决》读札
卡夫卡《变形记》:生活中没有人理解你,那就是孤独
假如我们也是变形人---读卡夫卡《变形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