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亲爱的家长,这些话憋在心里很久了

本文授权转载自:有趣老师

教育观

无视规矩、一味放纵,对孩子身上的一切特点听之任之,不是释放天性,而是“放任自流”。

教育不是无限制、无原则、无节制,更不是纵容和无作为。不要把“放手不管”当成“静待花开”;不要让“放养”成为“放弃与放纵”。

走路、吃饭与说话,生活中最简单的技能都要手把手教导。自律能力,绝不是放手不管,需要慢慢训练提高。

指望孩子自觉,是最无力的教育。应该引导孩子在“他律”过程中,慢慢学习“约束”与“管理”,练习通往自律的两条基本方法。

快乐教育,是已经被淘汰了的旧理念,以前唱的人很多,近些年大家渐渐已经懂了:快乐教育不是随心所欲,无原则地不让孩子受到管束与教育。

而是提倡教育过程中,想方设法让孩子在困苦繁复的学习中,感受发现奥秘的惊喜,体会掌握知识的乐趣,实现“被肯定、被赞赏”的高级快乐。

学习是一次又一次重复,一次又一次试错。十年寒窗,告诉我们,学习不可急功近利。

要做好孩子反复犯错,陪伴纠错的思想准备。不要指望一次谈心,一次规矩就让孩子发生巨变,这 不符合学习规律。除了增加焦虑,没有任何好处。

抖音等短视频里,大家在辅导孩子学习时,发怒、抓狂、骂孩子……这是很不好的。不要因为别人焦躁的教育方式,就在这种氛围中被同化。

学习就是枯燥重复,学习就是耐烦,不耐烦的父母,很难有耐烦的孩子。

怕孩子吃不好饭就亲自上手喂;孩子赖在地上哭闹时就打一顿;通过谈条件让孩子学习写作业;用手机打发孩子的无聊、吵闹……

简单粗暴的方式,一开始用起来,的确见效非常快。可是,巴掌和哄骗换来的,是长期的斗智斗勇,亲子关系的鸡飞狗跳。

“慢即是快”,教育孩子需要智慧,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急不得”。

与老师

不要总说:孩子,就交给老师您了!有教无育,何谈教育?只教不养,何来教养?要想教育好孩子,光靠老师的单打独斗,效果会大打折扣。

教书,传授知识是老师的工作。育人,端正品行是家长的责任。古今中外,从未有哪个老师会比父母更了解自己亲生的孩子。

现代社会,亲朋邻居基本不会越矩指出别人家孩子的缺点。老师是唯一会对你的家庭教育指手画脚的人。所以,不要反感,也不必过度解读。

一个老师以旁观者的角度,发现孩子身上的不足,更为客观。 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敢担着风险,孩子的问题,值得感恩。

不要简单地把老师的“沟通、反馈问题”理解为“告状”。老师寻求家庭的合力,是希望家校携手,共同帮助孩子。

只有负责用心的老师,才会不断地关注你的孩子,发现你家孩子的问题,花心思去纠正。否则,大可不必如此费力。

我们看待自己的孩子,大多不自觉地带了美颜滤镜,很难做到客观公正。不妨多听一听老师的沟通反馈。

他们往往建立在面向一个班级,甚至一个年级的横向比较上,若真的反馈了一些问题,不可大而化小,而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面对“在家中,父母舍不得管,在学校,老师不敢管”的学生时,那顶着种种压力和风险,苦口婆心或“大动干戈”地管教孩子的老师,才是真正的好老师。

因为有良知的老师知道,一味的迁就和让步、盲目的鼓励和宽容,只能培育出温室的花朵,而无法栽培出参天的大树。

不要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指指点点。20%的孩子在家里完成作业的速度,慢于普通同学一两个小时,是正常现象。

如果班级里学习能力最弱的孩子,也能两个小时内就完成所有作业。那么,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就没有回家作业了。 孩子作业慢,是知识接受能力和学习习惯决定的。

不要把老师放在一起比比比,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不会有两个教育方法完全一样的老师。比来比去,只会觉得事事都不如你意。我们无需因为个体情况或自身经历,就断定老师教学方式错误。

老师有多年的经验积累、横向的比较观察、平行班的学习反思、教研组的商讨研究。实施的教学方式,一定是最适合本班学情的,永远不要质疑这一点。

爸爸、妈妈和老师,三者之间应形成教育合力。父母相互拆台,是教育孩子最大的死敌。父母当着孩子的面,诋毁老师,只能嘴上痛快一时,却无法解决任何问题,更会毁了孩子的敬畏心。

没有谁的教育,会十全十美,与另一半多一些沟通,对老师多一些理解。我们要做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发泄情绪。

与孩子

0.99与1.01,差之毫厘而已。我们以为,与老师的要求只是相差了0.01,与学霸父母的要求只是差了0.02,可是,日积月累才发现,不知不觉已经被甩开了一大截!

数学告诉我们:0.99的N次方,与1.01的N次方,差之万里。

不要提孩子做不到的要求,无限拔高要求,打击孩子的自信心。目标应该是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桃子,这样孩子才会有持续的兴趣。

也不要提家长不可能去做的惩戒措施,恐吓孩子。惩戒措施定下时,就要确定孩子真正犯错了要去实行的,否则孩子会对你的话,置若罔闻。

别找借口,不交作业就是不对!想交,办法总归是有的。不想交,借口总归也是有的。 任何一个学习好的孩子,都非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循。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没有目标的努力,没有方法的学习,都只是作秀式勤奋而已。背诵、听写、计算这些花时间就能做好的事,若是结果不尽如人意。就要观察,孩子的学习是否真正走了心!

不要沉醉在孩子每天做到很晚的勤奋幻觉里,磨洋工而逃避唠叨,逃避费时费力的记忆背诵,有的孩子觉得很划算。请别让孩子,积懒成笨。

管教孩子一定要趁早。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问题,要在当下马上纠正,不要指望“长大就会好”。科学研究表明,孩子越小越好管,因为他们怕被罚;越大越难管,因为打死也不认输。

孩子身上存在的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认为他只是个小小的孩子,存在一些缺点不要紧。是的,孩子还小,并不太清楚做事的尺度与底线。所以,我们要告诉并引导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与自己

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孩子的耳朵是录音机。父母的示范作用,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孩子的意志、习惯、品德、胸襟等非智力因素,不是通过“讲道理”等“显教育”就能产生效果的,而是通过“行为示范”即“潜教育”化进孩子的成长中。

束缚你的,并不是规则,而是你自己。当你不喜欢学校规则,或与不喜欢的老师较劲的时候,格局大的家长早就接受它、跳过它,一心朝自己既定的教育目标狂奔而去了。

与终极目标无关的事情,不该成为我们的羁绊。我们永远都不该在那些不重要、不相干的事上,耗费自己的精力。

我们总是亲身尝试了很多“第一次”后,才学会如何当父母。没有天生会做父母的家长,当看到孩子犯错时, 明理的家长反省自躬,不理智的家长则会寻找借口,逃避担责,和孩子一起犯错。

所谓成功,就是有时间照顾好自己的孩子。父辈们辛辛苦苦挣一辈子的钱,如今,孩子能干一些,几年就能赚到。经济的快速发展,超越想象。

世间回报率最高的投资,是养育孩子。不要等到孩子长大以后,才后悔这一生最没做好的角色,是为人父母。

想起来时管一管,忙起来时扔一边,孩子的状态只能波涛起伏、高高低低。 日日坚持、细水长流地陪伴,是唯一的捷径。

用检查代替唠叨,用规则代替道理,多关注孩子学习、成长的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孩子每一天的变化,应时时在你的眼里、心里。

2020,与时俱进,从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做起。

孩子不是试验品,别再用那些落后、淘汰了的教育理念,在亲生的孩子上做试验。

成长只有一次,教育无法重来,很多教育时机一旦错过,永难弥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让人讨厌的10类家长,有你吗?
名校长为你解密:老师最喜欢的5种家长和最不喜欢的5种家长
不让静待花开成借口,陪与不陪两重天,帮到点子上,孩子自然服。
家长管理太严孩子长大后逆反
你越吼,孩子会越差!值得每个家长、老师思考!
竟有人拍视频造谣老师!转发!为教师发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