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陪伴你,我的抑郁家人 || 渡过

如果我们发现家人的情绪持续陷入低潮,茶饭不思,失去往日的活力,需要警惕这可能是抑郁症的迹象。

它的症状包括:动力不足、心境低落、兴趣缺失、快感缺乏、睡眠障碍、思维迟缓、回避社交、行动力差、记忆力下降;更有甚者会出现躯体症状如身体某些部位的疼痛,直至失去自我价值和生活的信心。

倘若我们的伴侣或子女的身上出现多个上述特征且持续两周以上,不要急于指责和批评,他们有可能,生病了。

“为什么?”、“凭什么?”、“怎么办?”,挚爱的亲人得了抑郁症,家长和伴侣难免方寸大乱。家人们到底能做什么?

陪伴

陪伴,是最简单、也是最长情的治疗。家属对待抑郁症病人最理想的方式就是陪在他身边,甚至不需要任何言语。只是默默陪伴,耐心倾听,附上爱抚亦或拥抱,这会大大减轻病人的压力。陪伴的意义在于让家人们知道,我们不会因为疾病而远离他们,正相反,无论他们经历着多大的痛苦,我们会寸步不离、耐心地陪他们走过人生的低谷。

除了陪伴,家人们还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一、树立正确的认知

要认识到:抑郁症是一种病,是需要治疗的,也是可以治愈的

患者本人在面对疾病时往往无助绝望,家人倘若能在此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可以帮助病人客观地了解疾病,从而树立康复的信心。

有人将抑郁症比作“心灵的感冒”,也有人将其视作终身的疾病;这些观点都有失偏颇。只有对抑郁症建立正确的认知,对它的病因、病程和治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做到知己知彼,战无不胜。

二、支持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无论是药物还是心理治疗,若没有病人强烈的康复动机做为配合,效果甚微。而家人的配合与支持,会极大地推进治疗进展。同时,针对不同阶段的病人,家人的陪伴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可参考《如何帮助抑郁症患者?这里有全病程劝导指南》

  • 对于急性发作期的病人:普及抑郁症知识,消除病耻感,并鼓励其接受正规的治疗。

  • 对于治疗期的病人:处理好病人对于药物、医生和治疗效果的怀疑情绪,树立信心。

  • 巩固期和康复期的病人:鼓励其坚持服药,不要擅自停药,同时鼓励病人恢复社会功能。

  • 中度和重度抑郁:陪伴和觉察,最重要的是防止患者自杀。

  • 针对所有病人:家人可以关注其情绪起伏,以及日常饮食作息、动力和能力的变化。抑郁症患者往往自知力较差,而这些来自第三方的观察可以成为就医时判断病情变化的重要参考。

三、情感支持

抑郁症患者不可避免地容易陷入消极的思维模式,否定自己、了无生趣、找不到存在的价值和活着的意义。我们要意识到,这些负面的认知都是抑郁症的表现,他们控制不了自己。患者的眼睛被蒙上了一层灰色的滤镜,难以看到色彩和希望。

这时,我们不能责怪他们为何终日沉浸于消极的思想,而是要不断地给予他们安慰和肯定。“你只是生病了所以现在状态不好,但你一直是我无比珍贵的家人。必要时,也可以尝试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

四、恢复生命力

抑郁症的最明显症状是“动力缺乏”,而非“郁郁寡欢”,他们的生命能量有如漏了的气球,就连日常的洗漱穿衣都觉得难于上青天,严重者甚至会陷入木僵状态。因此,家人可以鼓励他们从微小的事情做起,一点一点找回身体的活力。

如果患者情况稍微好转,便可陪他们做些运动或从事体力劳动。例如陪他们散步,晒太阳等,都是不错的方法,但是切记不可勉强。

有些抑郁者患者在家养病,难免社会化程度会降低。康复的目标之一是重归社会,家人可以和他们对话聊天,一起看电视上网,也可以出门购物,尽量不要让患者把自己封闭起来。

五、无限的耐心

抑郁症的康复之路有时并非一帆风顺,难免会有病情反复,让人灰心丧气。

心理学博士Debroah Serani相信耐心是对关心的人最有力的支持。她说:“当你耐心对待关心的人时,你在释放一种信号告诉他们不管多久,不管需要接受什么样的治疗,或从发作到恢复要经历何种困难都没有关系,因为我会陪着你。”

这种耐心具有非常神奇的力量,她说:“伴随着这种耐心,希望随之而来。”而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希望是最难得的。

六、换位思考,尽量共情

抑郁症的痛苦只有深陷其中的患者才能体会,我们无法感同身受,只能尽量理解他们,同时避免主观评价。

过度关心、过度批判或过度主导,这些对病人有百害而无一利,很多时候这样的话语都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他们都犯了一个最基本的错误,就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事情,而不是设身处地,站在患者的角度来看。

陪伴,不是说教。

  • 不要臆断或批评。

    错误表达:想开点,别总是钻牛角尖。❌

  • 不要小看他们的痛苦。

    错误表达:你的痛苦都是空想出来的/ 开心一点。❌

  • 不要用激将法。

    错误表达:你整天这样消沉难过对得起关心你的人吗?

  • 不要提意见或指导。

    错误表达:你太闲了,应该出去旅游/学习/健身。

  • 不要比较。

    错误表达:你有什么可抑郁的,那些残疾人比你可怜多了。❌

七、预防自杀

在康复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自杀的念头也不用惊慌,自杀冲动是抑郁的症状之一,就好比咳嗽是感冒的症状之一。只要正视它,自杀是可以预防的。

如果患者表露出自杀的念头甚至有所尝试时,需要及时制止和干预。让他们远离可供自杀的工具、同时开诚布公地谈一谈自杀的念头,这也有助于防止自杀。若是患者反复尝试自杀,那需要及时就医治疗。在自杀干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告诉对方:”你对我来说很重要“,”你的生命非常珍贵“。

八、照顾好自己

家人患病,作为家属难免焦头烂额:日常的生活作息被打乱,患者的悲观情绪也会蔓延到自身。我们唯有照顾好自己,才能在陪伴家人与疾病斗争时拥有勇往直前的勇气。

”渡过“资深陪伴者邹峰曾经总结过:陪伴的精髓就是”无求不扰,有求必应“。

康复是患者的战斗,而家人是他们永远的后盾和堡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抑郁症患者:要针对抑郁的“人”,而不仅是对症状进行治疗
家属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到患抑郁症的家人?
抑郁症的家庭治疗 家人如何护理抑郁症患者
抑郁症该怎么治疗最为有效?这5种方法让你告别抑郁症!
爱人/孩子/父母抑郁了……身为家属,你该怎么办?
怎样开导抑郁症病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