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复旦旧书店”今天回归,还是熟悉的味道!
“书店还是和以前一样嘛!”

今天,

复旦旧书店在杨浦区伟德路88号新址重开,

有不少老读者一进门

便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这句话;

也有顶着高温、路上花了两个小时

只为探店的市民;

还有按捺不住的读者

提前两个小时就在门口等候开张。

新旧有别

旧书店新址眼见着比原先的面积扩大了许多,店主张强坦言,原来的书店底层67平方米加上阁楼的20平方米,现在变成了底楼的125平方米,阁楼25平方米。但书的摆放量却和以前相差无几,“区别在于读者与读者相遇在楼梯处,本来大家需要侧身而过,现在可以擦肩而过。”张强笑言。

书店墙上的显眼位置挂出了老读者们熟悉的由复旦大学张伟然教授题写的“有福读书”。门口的窗框上,是复旦老教授周振鹤在老店留言册第一页上的那句“为读者找书,为书找读者”。书籍的摆放也遵循以往的风格——没有细致的分类和编号,读者选购时主要靠沉下心慢慢阅读和寻找,有时还要靠一点缘分和运气。

杨建正 摄

新址的底层和阁楼之间也有木楼梯和木扶手相连,“我们的木扶手间隔很密,从设计上来讲不好看,但我说这是必须的,因为考虑书店会有小朋友来,要从安全考虑,避免小朋友从木扶手中间钻出来摔伤。”

比旧址多出来的那20多平方米,张强就在书店里开辟了一个展示区域,1949年9月的解放日报,巴金、苏步青的签名本,清朝乾隆年间的木刻本和石印本,施蛰存的藏书票,都可以在这个区域发现。“我想让年轻人多看一些对他们而言新鲜的,日常见不到的东西,力所能及地进行文化普及,从经济利益上而言没有回报没有关系。”张强说。

书店新址的营业时间从上午9点半延续到晚上9点半,较之旧址更多出了两个小时的晚间营业时间,因为经过张强细致观察,发现晚间读者比白天来得多,愈夜愈爱读。

杨建正 摄

书店在一楼入口新辟阅读角,二楼增加了长凳,供读者歇脚。张强称:就算不买书,也欢迎大家把这里当做图书馆。此外,他依旧没有引入时下书店的时髦元素——咖啡,因为他的执念是保持本真——一家只卖书的实体书店。不过,他也时不时地吆喝道:“渴了,大家可以来喝书店免费提供的凉白开。”

杨建正 摄

坚持不变

作为上海目前规模最大的实体旧书店,在很多爱书人和读者心目中,复旦旧书店无疑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复旦旧书店成立于2000年5月,在沪经营二十多载,为配合社区建设改造,于去年12月暂时打烊。

张强、张芹夫妇最初开店的理由,也是因为热爱阅读。“我老公每天上下班经过旧书摊,都忍不住要在那逗留一会儿。”张芹说,“之后他在废品站看到一些被扔在那的书,心疼坏了,就把他们买回来。废品站的'废纸’,到了我们手里就是'宝贝’了。只需要新书一折、两折的价格,读者就能买到心仪的作品,这让很多'书虫’找我们一买就是几十本。我们的旧书店就这样一点点做起来的。”

“最初,我们只是书店里的一个旧书摊,没有什么正式的店名。很多老师和同学在我们这里淘到不少好书后,别人问“哪里淘的”,他们自然地脱口而出——在复旦那边的旧书店。后来,我们租下了一个单独的店面,做店招时,我想既然大家都说是'复旦那边的旧书店’,那就干脆叫'复旦旧书店’吧!”张强回忆。

张强

这家书店,95岁的复旦大学经济系教授郭景仪颤颤巍巍地来过,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周振鹤亦是常客,陈尚君和傅杰也来过,莘莘学子更是来得多,“他对复旦的老师和学生,总是半卖半送。”妻子张芹有些嗔怪。张强有些不好意思,“我们尽量把有用的东西给需要的人,这比挣多少钱更有意义。只要亏得起,我就会把实体店坚持开下去。”

面对实体书店的经营不易,张强仍想打“持久战”:“这次签了5年合约,我倒希望能再长一点。只要我开的线上书店能养得起实体店,我就会一直坚持,这是责任。”而视淘书之乐如钓鱼的老读者贝先生立马凑上来约定:“至少得再开20年,那时我94岁了,撑着拐杖也要来的!” 


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吴旭颖 李颖 肖茜颖)

视频制作:李颖 肖茜颖

编辑:唐梦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复旦旧书店复活,不做网红咖啡,白开水免费
一经营就是23年,复旦旧书店的新故事还在续写......
复旦旧书店,永远新鲜的老地方
实锤:复旦旧书店,热爱,却也疼痛着!
[转载]上海复旦旧书店的风景
无人书店来了!驻守复旦大学14年的老书店,要做年轻人的打卡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