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漫话书籍装帧 作者:金冰
漫话书籍装帧
作者:金冰池

藏书家谢其章针对有些藏友只喜爱书籍封面,却被个别藏家嘲讽揶揄,从而愤愤发文说:“爱美之心何罪之有。”真是一语道破天机,都是缘于书面的美观美丽,才惹得人们纷纷喜爱喜欢。
精美的书籍装帧让人爱不释手,漂亮的图书封面使人秀色可餐,这是天下爱书人的共有心声,只不过有些藏友对书理解的更全面、更深邃,有些藏友则认识的略敷浅、略简单,但最后还是殊途同归,精彩的装帧一定能吸住所有藏友的眼球,这是客观事实,谁也不能否认,谁不承认也不行。
纵观平装书装帧,从清末民初的鸳鸯蝴蝶派到建国后的文革前夕,可谓是书装画最繁荣时期,到了六十年代初期,就更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然而正当其方兴未艾之时,遗憾文化革命爆发,戛然阻止了这门奇葩艺术的蓬勃发展。致使传统的美术绘画封面,从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悄然开始衰落,直到本世纪今天,好的书装作品已然屈指可数,甚至有些九零后的年轻人,居然都没有看过名家设计的书装,着实令人感叹。
我玩书四十余年,过眼的好书装层出不穷、不可胜数,尤其是名家设计的书装作品,几乎都是宝贝精品。比如民国时期的美术家陶元庆,为许钦文和鲁迅分别设计绘画的《故乡》《苦闷的象征》《徬徨》《坟》等书面,皆是新文学书装里的翘楚尤物。还有很多好书装,更是不胜枚举。如丰子愷的《我们的六月》、钱君匋的《芥川龙之介集》、莫志恒的《家》、孙福熙的《野草》以及江小鹣为徐志摩设计的颇为奢侈的四色套印《自剖》等,更是迷住了藏友双眼,吊足了书友胃口,点燃了所有爱书人的欲火。
解放后又豁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书装家,如章西厓、邱陵、邹雅、溪水、柳成荫、任意、张守义等,并且还有一些大画家也参与了书装设计,如张光宇、程十发、丁聪、廖冰兄、张仃、庞薰琹等,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敢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巧妙创新,犹使五六十年代的书装,多姿多彩、风格迥异,天趣烂漫、美不胜收。
比如董希文先生的铅笔画《铁道游击队》,了了几笔,动势十足,惊险传神,不失为上好的书装作品。又比如邱陵同志画的《海誓》,浩渺无垠的蓝色大海惊涛拍岸与背影沉思的红衣小人动静之间形成鲜明对比,使全书的中心思想呼之欲出。类似这样好的书衣作品,在文革运动以前层出不穷,抽象具象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妙至毫颠。
勿庸讳言,这些精美书籍,也自然成了藏家猎奇的对象和收藏的目标。有些奇特至美的图书,阅读后若干年,甚或连书的内容都忘记了,但是那个诱人的书面和漂亮的插图却仍然令人记忆犹新。由此可见美轮美奂的书籍装帧,的确能给人民带来了醇美的艺术感受,充分说明了书装的重要性。
盛极必衰,任何事物的繁荣与衰落都是有其复杂原因的。现在的书籍封面,大家有目共睹,多数电脑制作,毫无艺术可言,与老书装相比大相迳庭、谬之千里。所以我们有理由怀念老版书,收藏老版书,尤其是名家名著、名家装帧和初版插图本,更是贵中之精,珍中之优,极具收藏价值,当然在坊间也一定是可遇不可求,好品难觅矣。
我喜欢藏书,犹喜欢漂亮书装。盖书之最要紧处唯封面也,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正所谓人靠衣裳马靠鞍,书籍装帧宜美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更何罪之有耶。

二O二三年二月四日改于红楼真梦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知道这些书籍装帧形式吗
又爱上了不该爱的书
谢泼德先生
谈书籍设计的各大技巧与案例分析
吕敬人和他的书籍装帧设计
古籍线装书的跨时代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