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有病,你有药,你该给么?我该吃么?

〇、引言

矛盾是推动世界发展的内在机制,这是哲学大佬们的结论,对我来说帮助很大:所谓的矛盾就是有待解决的问题,矛盾可以推动世界(个人、家庭、组织等)发展落地化的说法就是:解决问题可以让自己成长,用四个字简略就是:问题导向。很多人都知道提问、解决问题,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问题管理的一个悖论:当一个问题解决之后就会诱发更多新的问题。本文就针对这个悖论,讨论其成因、危害和预防方案。

一、挂个专家号之PKS模型

每个人都有去医院的经历,前段时间孩子出生反反复复地在医院跑,大约发现了医生们的一个行为模式:

  • 接诊:病人到来之后,医生用望闻问切(验血、拍片)等多种方式来明确患者究竟哪里出现了什么问题。
  • 诊断:经过反复交流确认之后,医生们找到问题的关键点,比如说脂肪肝可能是吃多了、少运动。
  • 处方:根据病因给出诊断意见、开药、嘱咐其他事项等。

这个过程可是真正专家号的做法,可是实际过程中,总是会遇到些许的困扰,比如:医生每天那么忙,会不会认真地接诊呢?病人因为各种原因夸大问题,医生怎么判断呢?医生的水平不同找到的病因是不是一样的呢?医生开的药究竟是本着什么原则的?不同的药的效果是一样的么?到底如何才能拿到最对症的药呢?有病的人应该如何有效地求医问药?

这是以医患来举例,实际生活中任何一个职场青年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因为问题说不清、原因找不准、方法弄不清最后导致困难重重的事情屡见不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将医生接待病人的全过程模型化,提出问题管理方法论中问题解决环节的核心模型PKS模型,也叫作问题解决三步走模型,具体内容为:

  • Problem,问题。第一步,必须澄清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 Key,关键本质。第二步,必须探索待解决问题的本质是什么,或者根本原因是什么。
  • Solution,方案。第三步,必须给出明确的问题解决方案(思路、做法、风险保障等)。

这个模型看上去十分简单,但是,我要提醒一点:简单仅仅是看上去(要知道,“看上去”一词的标准是:了解,是学习的最低标准,关于标准,请查看《你设定的标准决定着你的人生》)的,如果想要达到理解都不太容易,更别说做到!(另外,越是简单的东西,它的通用性、可拓展性越强,掌握起来越难,只是,这个道理大家都不相信了)由于“看上去简单”而轻视它就带来了无数的困扰,一起看看。

二、他们是不是很像自己?

看看下面的2个故事,里面有没有自己的影子?

(一)我的计划无法实现怎么办?

打倒纸老虎活动里,有个伙伴提出这样的问题(原文-纸老虎第二条):

【背景】老师,我的计划很好很完善,但是很难坚持执行。我定好了:早上4:50起床,5:00——6:00静心,6:00——7:00做早饭,7:00——8:00吃饭,叫孩子起床。然后上午打扫收拾家一个小时,诵经一个小时,学英语一个小时,网上课程一个小时。中午吃饭一小时,听静心引导休息一个小时。再看会儿手机收拾一下,就该去接小孩儿了。接完孩子陪玩儿,回家做饭,吃饭,收拾厨房,洗澡讲故事睡觉。——忙碌的一天结束了。

【现状】 1早起能坚持几天就不行了。 2上午的四部分制定计划后没有一次执行下来的。 我知道自己的惰性:早上送走孩子之后,我对自己说:辛苦的一早结束了,加上早餐之后的犯困,我就很容易在沙发上躺下来看会儿手机。这一看不打紧,有时就睡着了,有时就过点儿了。一旦过点儿了,后面的计划也都不想执行了。前面的放松是“犒劳自己”的心理,后面的干脆不做了背后是“追求完美”的心理,“反正不完美不如不做”。

【问题】这样的计划是否科学合理?是不是缺乏弹性?如计划合理,请求指导如何才能坚持执行?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脑海中瞬间闪现PKS模型,回答时我并没有被她的问题困住,而是跳离出来思考:“题主设置这样的计划的原因是什么呢?”来想想看这个思路:

  • 第一种思路:假设当下的问题(P)是“如何才能坚持执行”,那考虑的问题本质就是不能坚持,然后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如何解决坚持问题的方法。(关于坚持,请见我的文章:《放手!不要再坚持了!》)
  • 第二种思路:假设完美的计划是解决方案(S),那一定是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P)而设置的解决方案,那么,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呢?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呢?

解答的时候,我采用了第二个思路,就是去追寻问题究竟是什么,为什么非要采用一个如此僵化的计划方式等问题。解决了之后,题主向我反馈说:最大的收获是明白了随便投放解决方案原来是有风险的!

(二)我想成为一名形象设计师

我的一个朋友学习形象管理课程之后开始考虑向市场投放“形象顾问”服务,但是她遇到一个困难就来找我商量看到底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

“永澄,我不想再服务免费的用户了,服务他们的效果很差;但是我现在有自己的职业,也不便于做收费客户。但是,现在最大的困扰是:如果我不宣传,我就没有客户,如果我宣传了,别人就知道我再做形象顾问了。这种矛盾怎么解决呢?”

我刚刚听上去的时候,也觉得确实是个很难搞定的矛盾,但是忽然发现思路好像并不是这样的:

  • 第一种思路:假设当下的问题(P)是“想传播和传播受限之间的冲突”,那考虑的问题本质应该是冲突问题解决方式,比如说利益分配、风险防范的相关方式方法。
  • 第二种思路,假设“不再收免费客户”是解决方案(S),那一定是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P)而设置的解决方案,那这个问题究竟是什么呢?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呢?

最后,我们选择的是第二种思路,也就是先搁置当下的问题困扰,直奔问题的源头去考虑,究竟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可以更好地解决源头的问题。完成之后我们才发现,其实是小我在作怪,它期待自己一下子成为顶尖人才,挤入高收费的状态。但是,实际中我们的阶段定位并不是变现而是积累。弄清楚这一点,我们再根据阶段定策略,问题就不那么复杂了。

三、究竟是什么让人偏离了初心?

看完这两个案例,我们来尝试想想看,它们的共通之处究竟在哪里?

看看上图,我们在遇到某一个困扰的时候,因为被问题所困扰,不知道需要将自己的视野层次拉高、不知道需要跳离出来看问题、不知道需要考虑问题的源头而不是解决方案,所以会根据现在自己所处的困扰直接给出解决方案。而基于问题管理悖论:只要新的解决方案投放就会产生新的问题,因此很多人掉入到反反复复的问题之中,整个外在的感觉就是困在原地、被情绪绑缚。这就和上图展示的一样,本来有一个核心目的,但是,由于目的不清、目标不明,所以当问题出现的时候,陷入到问题悖论中越走越远,最终忘记了初心(目的究竟是什么)。这个世界上各种各样的问题反复上演,小到吃喝拉撒、大到国家政策,总是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 热恋中的人们,为了验证对自己的关心,于是用各种闹情绪、整幺蛾子的方式互相伤害……
  • 创业者的制度,本来为了激励员工,但是却最终成为公司发展的障碍……
  • 国家政策制定,本来希望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却总是带来发展不均的后续障碍……

根据我的观察,无论问题解决者水平有多高,如果不了解PKS的话,总是会掉入到“随意给出解决方案”的深坑之中无法解脱。这种情况反复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前一句话已经提到了,那就是“不知道、不了解”PKS。想想看,既然PKS是问题解决的核心模型,说明每个点都是其中关键要素,我们可以根据关键要素来分析这个问题的原因了!正式开始之前,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我要再次强调“这个问题”是什么:很多人因为不了解PKS,会随意给出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而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最终深陷在问题之中忘记初心,因为这个循环让自己的能量内耗、不能持续发展

(一)问题(P)概括化

我的导师告诉我一句影响我一生的话:“你的问题之所以解决不了,是因为你说不清自己的问题。如果能把问题澄清了,问题就解决一半了。”很多人因缺乏训练会出现类似各种思维类问题(语言表达模糊(总是使用指代词)、意图无法澄清(说了半天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思考层次浅薄(别人说自己只能应和,但是自己无法解读)、情绪混杂(不能用理性来交流),后续我会单独写一篇文章来说明),而思维能力不足反映在问题解决中P这个元素上,会出现:问题表达不清或者问题过分概括化的情况,至于界定问题的、定义问题这种更高阶的能力那更就别提了。这段话说的略显理论化,我来举个大家常出现的情况:

问:“老师,你看我这个人是非常拖延的人/是个悲观的人/总是迟到的人/没有能力的人……,我应该怎么办啊?”

这是典型的问题过分概括化。要知道,问题管理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问题而产生的方法论,对于这种宽泛性的话题,不能用问题管理来解决,而是用社会化学习的方式,让大家凑在一起互相交流来给出具体思路。在问题线技术中,问题有若干走向:从封闭到开放、从负面到积极、从诱导到共创、从单点到系统,面对宽泛的问题是不可能得到具体的结果的(当然,如果有专业助人者在旁边引导和梳理那就没有问题了,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教练在自己身边啊!)。而这个时候,小我开始起作用了,因为如果需要将宽泛的问题具体化、清晰化,就必须动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可是自己又缺乏训练,自然会产生小我躲在舒适区中不出来的情况,并且小我会诱发自己随意选择一个解决方案然后去推进来逃避思考(为解决这个问题,请查看我的分享会。)。

总结这个部分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常见的就是:小我逃避思考、问题过分概括化,这两点直接诱发个体去做更容易的事情:找解决方案。

(二)关键本质(K)根本不考虑

必须先说一下:考虑问题的本质(元规范第六条)本身就是高阶思考能力的体现。我现在来判断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就直接看他究竟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并且在解决问题中是否考虑问题的本质(或者说对问题本身的定义),依然举个例子来看:

公司里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两个活动发生了冲突,这两个活动分别由同事A和同事B负责策划,他们在遇到冲突时的表现分别如下:

A同事:现在冲突了怎么办呢?我们要抓紧发通知给学员吧,告知他们有这个事情啊,要不然的话,他们到时候发现时间调了可能口碑会下降。

B同事:先别着急处理,咱们想想看,现在咱们正在解决什么问题?是两个活动安排在同一天了,也就是资源冲突了。资源冲突可能并不是问题啊,关键看是否有什么可见的不良影响,如果没有,我们就不用调,如果有我们再说。(后来发现确实有不良影响)那既然是资源冲突,那就要考虑活动本身的目的目标以及现状了,然后我们判断哪个可能的影响小我们就处理哪个吧?

于是这个事情在B同事的引导下搞定了,过程中我完全没有插手其中。

人和人的差别绝对不是体现在美丑上,有的人只能看到问题,而有的人可以看到问题的关键,可以将自己从问题处理中抽身出来,去更好地判断当下问题的关键本质,然后基于本质直接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效率极高!这是经过训练的结果,普通人通常处于“无意识无能”状态,也就是并不知道考虑事情要考虑本质,更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个能力;看完本文的伙伴可能处于“有意识无能力”的状态下,知道找到本质非常重要,可是自己不会做,那剩下的事情就是刻意训练了。

总结这个部分,大家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完全不考虑当下遇到的问题究竟是个什么问题,问题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由于不考虑那么就会出现解决方案的效率太低的情况,最终持续试错、成长缓慢的后果。

(三)解决方案(S)乱投放

这一点是小伙伴们最喜欢的部分,除了第一条说的原因外,最关键的原因是认知问题,他们并不知道:“任何一个解决方案的投放必然带来新的问题”这个问题管理悖论,所以就会持续地投放解决方案,然后持续地遇到新的P,在小我的舒适区中再次持续投放S……反复……反复……有的朋友曾经问我:“永澄,你是不是在危言耸听,我怎么就不觉得有这种情况呢?”我大约给了这个悖论的一些原因:

  • 从知识层面看。如果圆形中为已知知识、之外为未知知识,我们通过学习将知识增多(从左侧到右侧),你会发现知识增多之后,和未知知识之间接触的部分就更大了,反映在自身状态上就会有这样的效应:你学的东西越多越会发现自己越不懂了。问题管理正是如此,当你解决的问题越多,可能面对的问题就越多。
  • 从状态层面来看。世界的本质是不稳定性的,就如《易经》的名字一样,变化之道,只有不稳定才是常态,很多人并不懂这一点。很多人的幸福美好的稳定态,只是一种偶然,绝大多数是处于不稳定状态的,这不是我规定的,世界就是这样。所以,看似解决了一个问题,让自己进入稳定状态,可是就会有很多变化让自己再次进入不稳定状态。很多人不了解这个规律所以出现了所谓的“不敬畏”的问题,认为自己是好心但是最终没有好报,最终引来情绪爆发。再拔高一下,状态的问题都和自己的身份有关,而身份背后对应的价值取向就会自顾自地认为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就会出现“妈妈认为的冷”这种情况。更多内容请参考:分身术训练营学员优秀作业

所以,给出解决方案可能会带来知识面扩大、投入时间增多、好奇心增加、系统平衡打破,原来的隐患风险就会转化成新的问题,然后持续跑偏。因为随意投放解决方案而带来困扰的人大约有三种层次:

  1. 感觉完全没有问题者。投放的解决方案产生了新问题在自己的可操作范围内,完全Hold住。表面上看似没有什么影响,但是由于知识面扩张、系统平衡被打破都可能带来了全新的隐患。
  2. 投入精力解决新问题者。这部分人因为投放解决方案而带来的问题,有一部分在能力之外,也就是说可能产生了新的问题,然后需要去提升自己的能力来不断解决。这是最常见的状态,绝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遇到过,尤其是成长初期的伙伴,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却发现自己缺了若干能力(比如知识管理、目标管理、时间管理、情绪管理……)。不过,好在这本来就是成长的过程,积极主动往前推进也不觉得就有太大的影响。
  3. 情绪崩溃者。因为投放了解决方案而产生的新问题,这些问题完全在自己的能力之外,自己完全没有办法搞定,这个时候给出解决方案的人通常要进行自我保护,保护小我犯的错,他们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宣称自己是对的(至少出发点是对的)、用各种方式(尤其是粗暴的情绪、所谓的权威)来恐吓对方自我保护。

我建议第三种人就不要做了,呆在情绪的自我保护之中,那没有价值,敞开心扉往前走才是正道!

(四)综合总结

这个部分是本文的关键,从核心模型上直接分析了问题的产生原因。把握本质有个上佳的好处: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原因是什么?我们来看看下面的对比:

情况A:有的人分析问题时习惯从细枝末节给出原因,所以会经常出现这样的标题党+列表式文章,例如:《抓住五个点帮你彻底摆脱问题的困扰》等。这样的标题还是很能抓住人的,文章中也可以给出一些确实有效的要点,例如:你忘记初心啦、你随意做决策(投放解决方案就是一种决策行为)、你其实是资源不足、你没有充足的敬畏心、你不懂的复盘积累经验……看上去还是很好的,但是这种文章很可能会浪费时间,因为你只是觉得有用而并不知道究竟怎么用。

情况B:直接奔向问题的本质,找到问题的关键要素PKS,直接解读就好了,剩下的事情都不是事儿了。所以,读这样的一篇文章,虽然看似多付出了5倍的时间(这就是我之前提的先慢后快的模式),但是从此之后将不必再看列表文章,更重要的是一个PKS可以应用在各种领域中,相当于掌握一个领域的问题解决方法就可以解决所有领域的问题。

所以,如果深陷问题解决的悖论之中的原因基本上就是:P的部分问题概括化(常见但不是全部)、K的部分基本上就不会去关注、S的部分随意给出,解决了这些点,整个人的水平就会快速拉升上来。

四、我在问题解决方面的经验

上面已经分析了问题解决的核心,最后我也梳理一下自己这4年来2000多答疑案例的一些经验,很多都是试错得到的,希望大家看了之后少走弯路。

  • 把握模型的核心要素。如果想要解决问题,首先要针对这三个核心要素刻意训练,不要在基本点上犯错误。
  • 询问问题背后的本源。不要就问题解决问题,而是适当地思考问题背后的目的,站在目的的角度来重新推导当下的S是不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S。(后续俱乐部会开设PORT训练营来优化会员的能力)
  • 努力关注自己的情绪。很多问题如果站在事实的层面的话,都不是问题,但是一旦带着情绪,就要基于身份和价值来重新判断了,所以,关注自己的情绪,在解决问题时明确针对的对象。(推荐课程:《一个套路构建问题管理方法》)
  • 不断提升思维层次。职场初期的执行者的思维方式较为单调,只考虑S的问题,随着成长一段时间开始考虑PS的问题。执行者有个特点,会根据自己现有的资源给出方案,一旦方案无法解决问题,情绪就很容易上来。而管理者会根据清晰的思考来给出解决方案,并思考可能的风险,还能够反复利用管理效果公式来持续推进。最重要的是,拥有管理思维的人明白问题是试错的结果,他不会过分沉溺在问题之中无法自拔。
  • 持续训练觉察能力。不断发现周围环境中给药的那些人(有一天,一个老师到公司来玩,恰好Tony在做《进·化》杂志,他上来就给了一堆建议),可以很开放地接受好心人给的药,但是到底用不用这些药,要靠自己充分分析PKS之后再来确认(当然,这需要强自尊能力才能做好)。这个能力的基础是觉察能力,如果您想要训练这个能力,请前往活动页面参加分身术训练营。
  • 学习教练、咨询类的课程。比如说《掌握一个流程解决所有问题》中提到的流程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流程,如果要深入学习的话,可以学习埃里克森的教练技术等课程。
  • 时刻抱着敬畏之心。人们之所以会毫无顾忌地投放解决方案,很多时候是不能够站在系统的高度上来思考,不知道任何一个解决方案投放之后就会产生新的风险。如果能够在系统的角度思考,系统的风险会被积累,总有一天会爆发。罗辑思维里面有一期讲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森林大火的案例,也正是这一点。
  • 一定要具有正确的认知。因为任何一个问题都有三种以上的解决方案,所以,在选择解决方案的时候,我们都可能会受到信念的限制,比如说自己没有钱、某某事情不值得等。信念是带有可怕的能量的!必须持续观察自己的信念状态并作出调整。比如说有人家里没有钱但是花了8000元买了个人体工学座椅、比如说有人拿着自己的工资去学习、把自己的办公工具都换成最高级等等,如果你有信念的限制,比如说稀缺思维,可能这些事情你就做不出来,很多解决方案也就不会是最优的了。
  • 一次就解决一个问题。这是问题管理的基本准则,我觉得没有什么好展开说的,放在最后一条压轴!这条简单的原则如果能做到的话,估计很多人都没有问题啦!

五、结尾的苦口婆心

我是个人成长领域中的深耕者,虽然PKS广泛适用于若干领域,但是我还是想在自己领域中苦口婆心!成长,是每个人的需求,因为热切的渴望,所以在行为方式上就很有可能和理性之间有偏差:

  • 你很想学时间管理,但是由于太难所以选择了每日三件事;
  • 你很想拥有持续成长的感觉,于是你报名了无数的微课去学习提升;
  • 你很希望能够拥有好习惯,所以市面上的21天类的训练营都参加了个遍;
  • 你很期待表现地优异,于是选择了高声喊叫:我要坚持;
  • ……

管理自己的期待、澄清自己的目标、平衡自己的投入、收获自己的成果,成长的本质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累过程,每一个成长的环节都是一个个PKS的嵌套。别着急、别着急、别着急!遇到问题放轻松,考虑清楚再推进,千万不要为了解决问题而拼命地下猛药,真正地看准病、下对药,慢慢来持续做,扎实地掌握PKS的思维模式,成长会狂奔向自己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要向自己提问?
三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成为解决复杂问题的高手
如何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何成为人生解题高手
如何锻炼一个人处理问题的能力?
解决不良情绪,要找到问题的根源,该如何去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