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面对一个破碎的世界

〇、引言

幸福进化俱乐部的第六次线下活动这个周末就要进行了,这次的主题是个人知识管理,一个月来,我一直在总结我自己的知识管理方法,同时想说一些有特色的东西。紧接着吸引力法则就开始生效了,它将我吸引到了@雷宗扬 在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做分享的一条记录上,紧接着,我就看到了@晨阳牙牙 做的WW会议第五次记录内容上,共同之处就在于他们共同提到了一个词;正是由于这个词,一下子将我脑海中的记忆全部调取出来,比如王佩戒微博、和菜头戒微博、陈一斌在精英中文演讲俱乐部的碎片化分享、《游戏改变世界》等等,都是关于它——碎片化,而处理碎片化的方法又恰好是幸福进化俱乐部所关心的,所以,经过几天的连续学习,将我对碎片化的认识写成本篇博客。

除了自我实践的来的经验外,本文大量内容参考自:

@雷宗扬 《时间管理:碎片化时代如何成为音乐中的异类》后记 地址

陈一斌 在精英中文演讲俱乐部的碎片化分享 地址

和菜头 《碎片化生存》 地址 和 《碎片低能》 地址

@秋叶语录 《如何在碎片化时代的保全你整体的思维能力》 地址

白板报 《闭关》 、《再说闭关》、《我为什么弃用智能手机》、《戒微博两个月的感受

@多拉甜葡萄 《浅阅读时代》ppt

更多网络来源,未经作者允许擅自使用,如有版权问题,请原作者及时和我联系:fgwwyc@qq.com

一、碎片化时代的冲击

“这是一个支离破碎的世界”,这句话来自最近很火的那本书《游戏改变世界》,它的封面写就写着这样的字:Reality is broken——现实已经破碎。开始的时候,我还不明确,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但是随着实践以及学习的深入,才能体会到已经碎片化了的知识和时间究竟是什么样的以及碎片化带来的沉重内心体验——焦虑!

记得我刚上大学的时候,那时候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部手机,那时候话费很贵,我很少打电话,通常都是通过短信的方式和其他拥有手机的人进行沟通。因为科技的限制,当时的一条短信最多只能输入70个字,并且那时候的手机,也不会自动将超过70个字的短信分开发送。依然是处于节省费用的考虑,我在发送每条短信的时候都想办法将其输入到70字的上限。同样的,刚上大学的我,喜欢编辑一些段子,也是通过70个字,来呈现段子的内涵及对现实的影射。上了大二,我了解到一个东西叫做blog,我的理解它是个数字化的日记本,当时也天天写写博客。最近我做了下反思,从2005到今天这7年多的时间里,我在2008年开始停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没有继续书写博客,造成这个情况的原因只有一个:微博产生。它方便快捷,它社交性强,它还能写更多的字,那是手机短信的整整两倍啊!之后,我发现,出问题了,我的时间被微博大量地占据着,除了微博之外,其实还有QQ类的即时通讯工具,人人、开心、豆瓣等等的SNS社区。等到我幡然醒悟的时候,才发现了自己当时被无意识的自己所掌控的窘态,但现在环顾身边,还是有那么多的“以前的我”。

(一)知识的碎片化

微博等工具的盛行,让知识变得碎片化了。一条微博中只能写下140个字,如何通过140个字来说明一个理论、一个观点呢,往往是难以实现的,所以,在140字里面,通常就出现了@秋夜语录 老师所说的干货,比如下图所示内容,原帖地址

看这条微博的内容,确实是干货,有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知识被碎片化了!因为每个条目其实背后都对应着秋叶老师大量的实践,他总结的内容没有问题,但是不是每个人看到就能会的。可怕的是,很多人看完之后认为自己已经会了,这是多危险的一件事啊,骗骗别人还无伤大雅,一旦自己都相信自己真的会了,而实际上却根本不知道如何做好ppt,内心得多分裂啊!更可怕的是,微博上像秋叶老师这样输出干货的人并没有那么多,更多的都是磨磨唧唧的转帖、美图、大胸妹……除此之外,知识的碎片化还有很多其他高级的表现形态,比如说RSS订阅中订阅了大量的内容,每天打开都是1000+,但是阅读量却没有多少;还比如在网上看到的好文章,都给收集下来,收集库里有无数的精品文章,同样的,依然没有读完。

随着知识的碎片化程度加剧,很多人处理信息的能力大大下降了。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课题组第九次全国人民阅读调查,2011年我国18周岁至70周岁公民人均阅读图书、报纸和期刊分别为4.35本、100.70期(份)、6.67期(份)。这个现象也出现在我的身边,我周围很多人根本不读书,他们的阅读渠道通常是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新闻、微博、手机报等来实现的。陈一斌也在分享中说了,他们要求作者给杂志写稿子的时候,每个段落一般不要超过五行,因为很多读者没有办法处理超过五行的文字,同时,作者还必须将文章的标题起好,因为读者通常只是看看标题就罢了,根本不会看文章背后的内容。(我忽然想到,我每篇博客动辄几千字上万字,有几个人有能力读完的?)

(二)时间的碎片化

所谓破碎的时间往往是这样的:

原本有三个小时的时间可以做一件事情,但是当自己坐下的时候,仿佛屁股上有个灵感开关,脑海中忽然出现微博上的一句话,仿佛自己还没有弄懂,然后连接到微博上,在不断刷新中,不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忽然看到屏幕下方QQ在跳动,有个朋友推荐了一款非常好看的一副,于是淘宝上又看了一下;在比对了很多件相似产品之后,动手买了一件最称心如意的。开心之极,想起那件事情没有做,但是还有半个小时吃饭了,算了,继续看看微博、订阅器的更新吧~然后吃饭的路上,刷着微博,开着微信,在街旁不断签到……

我有个发现,GTD的这个概念是随着新的生活形态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加强的。在那个人们只能通过电视、报纸获得资讯的年代,基本上没有人要去谈论时间管理,正是由于不同的生活形态出现:移动化、网络化,本来整块的时间变得破碎不堪,这个时候才需要GTD来帮大家弥补破碎的时间。GTD是干什么用的呢,完成外部中断带来的重要紧急的事情、记录内部中断带来的丰富灵感、按部就班实现自己的意义,不过如此吧~

还说时间的碎片化,现在的年轻人中有这样的一个现象,比如几个要好的朋友相约去吃饭,在饭菜上桌之前,所有人都是拿着手机发微薄、签到,如果有姑娘的话,还会自拍+美图,就是没有人说话的,远远看着这一桌人,都好像犯罪了一样的,低头、双手被手机铐住。这得多讨厌彼此啊,宁可在微博上互相爱特对方,也不愿意抬头跟对方说个话。

就是这样,原来未来填补碎片化时间的微博,微信,本意是充分利用大家的碎片时间,让时间效率最大化,但是,人们在利用碎片时间的同时,制造了更多碎片时间,让时间碎片化了。

(三)内心焦虑的体验感受

其实,知识破碎就破碎吧、时间切块就切块吧,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也无伤大雅,可怕的是对自己有要求的人因为碎片而带来的强烈的焦虑、愧疚的内心体验。这种感受来自几个方面,首先是信息焦虑、其次是破坏自我承诺而带来的焦虑感。

1.信息焦虑。所谓信息焦虑症,是由于人们吸收过多信息、给大脑造成负担形成的。人如果在短时间内接受过多繁杂信息,大脑中枢来不及分解消化,便会造成一系列的自我强迫和紧张,被称为“信息焦虑症”。电视、电话、电脑、电子邮件、手机、互联网、MSN、QQ等等各种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和传播手段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方便,同时也给人们带来新的困扰。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当其中一些信息忽然在身边消失,心里开始觉得焦躁、恐慌,甚至身体出现头晕、胸闷等症状。 这些现象都称为信息焦虑症。关于表现症状,有这样一个图片可以列举一二:

在百度百科上对于信息焦虑症的这个词条中,对该病分为四个不同的级别:

一级:信息焦虑。在没有信息输入的时间或地点,他们会对着周围的一个墙壁、一张纸,甚至自己的手掌心发呆,没准这时候他们正在思考某个游戏的复杂步骤。这时候患者表现为交际能力减弱,脉搏升高,面部肌肉呈红涨状态等。

二级:信息恐惧。有的患者在持续24小时以上没有接受信息的情况下,出现一种恐慌状态。这时患者往往竖起耳朵,处于戒备状态,手机上突然闪出的一格讯号、一个八卦新闻,都会让他感觉到被信息刺激的感觉,此时他的情绪很容易发生剧烈变化。

三级:信息抑郁。当没有得到相应的信息刺激,或者他对所获得的信息质量感到失望,患者有时候希望有更大剂量的刺激。如果缺少这种信息来源,患者会表现出情绪上的激烈对抗,变得郁郁寡欢,由于生活规律的紊乱,还会出现腹泻等肠胃问题。这时,患者容易自我隔离。

四级:信息躁狂。每天接到几十个乃至上百个电话和信息,让患者潜意识有一种英雄心态,觉得周围人谁都不是他的对手,他对人还有点过于傲慢,而这种自我意识很容易在现实世界中触礁。导致他忽而出现怀才不遇的悲哀、忽然因为自己的英雄情节兴致勃勃、忽而出现失败后灰暗至极的感觉。

2.破坏自我承诺。 信息焦虑最大的恶果其实是破坏了专注力,没有专注力本身并不致命,而自我承诺的不断被打破才是最可怕的。自我承诺的实现是建立自尊感的最佳方式,同样的,如果不断违背自我承诺,带来的结果是不可预计的。当自己和自己做了一个承诺,比如三日内必须完成一份材料的书写,如果因为没有完整的时间和完整的支撑材料而导致这项任务的失败,除了焦虑以外,内心还会积累下内疚的影子。这是个恶性循环,如果不断积累下去,个体会面临着个人世界崩塌的挑战:我想做的事情总是做不好,说明我这个人实在不行。一个没有自信心的人永远不会成功的。

今天,人们时常会觉得耳鸣、目涩,注意力无法集中;懒于记忆,习惯于张口就问;不喜欢冗长的陈述和表达,喜欢直奔主题和搜寻答案。这种状态被称为“忙者生存”。在能够轻易获得信息的情况下,我们通常喜欢简短、支离破碎而令人愉快的内容。 这一切,其实就是我们所面对的真实的世界,一个被切割的世界,一个浮躁的世界,一个充满着焦虑感的世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用内心的定力化解焦虑
为什么越学反而越蠢?——碎片化学习是个骗局
顶尖商业思维|碎片化学习,是真的在学习,还是在浪费时间?
为什么学习越拼命反而越退步?——如何让碎片化学习变得更有效?
朋友圈里有知识吗?
碎片化时代如何学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