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比微信订阅号、网易新闻,为什么我更加看好今日头条?

“整个内容传播渠道正在崩塌重构,这个已经是事实。”

虽然前段媒体行业正在宣称今日头条正在让作者成为内容搬运工,但是造成这个问题的并非是今日头条的缘故,而是和整个媒体传播渠道有关。

微信体系内的传播渠道正在崩塌

微信体系内,服务号一周发一条信息根本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所以大量的自媒体和企业选择订阅号作为主战场,微信的设计理念是一切服务于沟通,所有影响沟通效果的都会被降权。

大量的订阅号被折腾到小框内,大量的媒体为了抢占那经典的晚9点时段,而让小编晚上9点发稿。

从微信体系内看,无论是订阅号还是服务号,粉丝数量和阅读量的意义都不大。

微信体系内唯一还值得投入的就剩下【微信好友】这个体系,唯一传播有效的途径是【微信朋友圈】,从传播的角度思考,及时有效才是最好的传播,微信订阅号那种一天一条的规则,基本上打死了基础的传播规律。

微信好友目前已经成了为微信体系内的唯一有效传播渠道,因为微信好友可以无限制的发朋友圈,这种传播逻辑,其实有点像新浪微博的大V逻辑。

只是关注一个粉丝的成本尚且7块,添加一个好友的成本将会更高。

内容创作者需要一个能成长的平台

平台和内容创作者是一个互生关系,平台需要足够多的内容原创者来第一时间把内容发布到平台内,充实平台的品类,以此来满足用户多元化的内容资讯需求。

但是另外一个层面,平台和内容创作者又存在着微妙的竞争关系。平台希望内容创作者能在自己的体系内成长,而不需要往自己体系之外的产品上互导。

比如说,今日头条内是禁止所有内容创作者在文章内留微信号的,但是可以留公众号。从企业竞品威胁的角度来说,订阅号对今日头条起不到威胁作用,但是微信好友可以。

对于内容创业者来说,停留在微信还是今日头条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大家考量的核心诉求,还是平台是否足够大,是否有自由度,是否有在平台内变现的可能性。

对于大家来说,今日头条的粉丝和微信订阅号的粉丝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甚至于从现在的环境看,今日头条的粉丝是大于订阅的粉丝的。

今日头条已经成长为了一个满足内容创作者的生态

作为一个商业分析师,我们能从产品上看到很多企业的思考和格局。同样作为以内容为产物的公司,我们也非常关注我们的内容优先投放顺序,所有的产出都有成本。

每一篇精品原创文章的生产成本都在千元左右,对于平台的数据关注,相当于我们对平台进行了成本投入。

为什么说我更在意今日头条的数据,而非一点资讯和网易新闻。我们从产品上就能看出平台的胸怀和格局,以及未来成长价值。

今日头条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了独立的“粉丝传播途径”,在整个产品设计中,今日头条是所有平台中,唯一把内容原创作者放到最显眼位置,并在【关注】这个核心功能上给予重要位置的公司。

我再解释下【关注】背后的意义,粉丝在今日头条上关注之后,就跟你在微博上关注了一个大V一样,可以随时收到大V的动态和观点,接下来大V会在今日头条体系内传播能量会逐渐加大,形成各个领域的意见领袖。

尊重内容创作者--为内容创业者提供粉丝传播成长体系--让用户选择更爱看什么人生产的内容,从这个逻辑上看,今日头条已经长的越来越像微博。

而我们再来看看一点资讯和网易新闻这样的平台对于内容创作者的产品设计,一点资讯直接把内容原创作者放到了最不显眼的位置,而在关注上,直接让大家关注内容品类,比如说变革家发布的内容带来的用户,一点资讯最终导向的关注是自己的分类栏-商业。网易新闻的产品设计也基本上同样的逻辑。

这种产品设计是典型的平台和内容创作者之间的 博弈,平台希望内容创作者成为平台的--小编。

从产品设计上,我们能看出一个企业的格局。内容平台和内容原创作者之间本身就是互利关系,如果平台一味的索求,而不包容内容创业者的利益,这个生态也将彻底崩溃。

从这一点上来说,我非常看好今日头条的内容生态,对今日头条的权重,我也将会放到第一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红书何时学会「独立行走」?
多平台分发吸粉24w,这个垂直号运营秘籍在哪?
自媒体2.0时代到来,得自媒体者得天下
今日头条,头条号、大鱼号、百家号等、是否只是画了一张大饼?
融资首发 | 美妆MCN快美妆获华映资本和前海母基金6000万B轮融资,未来将加快团队扩张和MCN工业化
头条号涨粉的秘密都在这了,赶紧拿去实践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