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松社回顾」陈子善:文人交往趣事


陈子善:文人交往趣事

PINE BOOK

9月17日,著名学者、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子善教授携最新作品《签名本丛考》做客松社,与现场读者分享了他从上世纪90年代起收藏现代作家签名本的经历和乐趣。陈子善教授在中国现代文学史领域有着多年的专业研究,在学术之外,他通过自己的签名本收藏经历,为我们在现代文学领域打开了一扇新窗,通过他的讲述,我们得以了解作家之间的文学交往。

签名本是一种客观的记载,它是承载历史的实物,我们甚至可以说,它本身就是一个故事。在活动现场,善谈的陈子善教授分享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胡适曾经出了一本书,《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册,出版以后他送了很多当时文化界名人,章太炎也得到过一本。但章太炎最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是很生气的,因为胡适赠书的题词上,在‘太炎’二字旁边划了一道线。这令章太炎很恼怒,怎么敢在我名字上划一道线?不过很快他发现,在最下方‘胡适敬赠’这句话上,‘胡适’二字也被划了一道线。当章太炎得知名字旁边划线是为了表明这两个字是人名,这才怒气全消。”

 

这件事是有历史记载的。陈子善教授解释,“白话文有标点符号,但文言文只有句读。太炎是人名,胡适是人名,划线是为了起这一解释作用。我们现在已经不需要这种符号了,但还是保留了逗号、冒号、书名号等等。所以胡适送给别人的书,都会在签名上画一条线。而这些事情我们只有看到实物才会真正了解。”

 

在陈教授看来,我们保存签名本,其实是想保存这段历史。鲁迅的讲话声音没有保存下来,这在他看来十分可惜。胡适由于当时在台湾有很多演讲,他的声音就被人们保留了下来。“我们不可能和这些文学大师同在一个年代,难道不想知道他的声音吗?文化史上留下很多遗憾。现在,沈从文、巴金、老舍、矛盾、冰心的声音都被留了下来,因为技术发达了。”陈教授说,我们始终要保持一份好奇心,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我就是这样”。

 

陈子善教授曾见过很多作家,比如沈从文、巴金。但这些名字对于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很遥远。如果我们听到了他被保存的声音,或看到一本书签着他名字的书,拿着他手摸过的书,我们就会觉得离这位作者近了一些。陈教授说这并不是追星,而是对这些文学大师的尊重。“看到这个签名,我就会产生联想,假如有文学灵感,可能会写出一篇文章,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

 

至少对陈教授来说,签名本比较好玩,甚至非常重要。他把现代作家签名本比作是自己进入那个年代的重要同道。比如,现在已经公布出来5、6张鲁迅在去世前几天拍的照片,如此,我们就会了解鲁迅晚年最后的生活,原来他在去世之前身体还挺好的,很突然才离开人世;另一方面,签名本涉及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如果一个人买了一个签名本送给别人,这就涉及到了两个人。假如这本书在历史中流传,就会涉及更多的人。所以陈教授认为,这些书不一定很重要,但是总比没有要好。另外,签名本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30年代成名的作家已经用钢笔和圆珠笔来签名,在此之前很多作家是用毛笔的,因此我们还可以欣赏他的书法。”

 

陈子善教授对签名本的敏感度有一个过程,最开始是年轻时经历的一件事让他有所触动。上世纪70年代末,因从事注释鲁迅书信的工作,陈子善曾常驻北京。那时是6天工作制,有一个星期天,他去看望父亲的一位老朋友,这位长辈在人民大学新闻系教书。由于小时候的理想不是研究文学,而是当一名记者,所以陈子善向老人表达了想考其研究生的想法。老人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说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再招生,那时候全国的大学都停止了招生,他只是告诫陈子善,“你还是多读一点书”。这句话讲完后不久,老人被打成了“美国特务”,自己结束了生命。这件事对陈子善触动很大,“如果当时我随便找一本他的书,哪怕是教材,请他签一个名当作纪念该多好啊。”

 

陈子善教授很早时就喜爱逛书店,对他来说,星期天有一个地方必去,那就是旧书店,“它比新书店还要使我有兴趣。书店里的书越杂越好,这样对喜欢书的人来讲,只要具备基本判断,当在书架上找到一本让你眼前一亮的书,我们会惊讶,哎呦,居然还有这样的书。”陈子善教授说,“我找到了一本书,大家都不知道它,而它就静静躺在书架上等着我找到它,这一瞬间是很美妙的,这样的瞬间可能会越来越少。”

 

当年陈子善教授曾在上海一家旧书店淘到了一本《边城》初版本,上面有沈从文的签名,“潘家延小姐惠存”。这令陈子善教授既惊喜又疑问,这位潘小姐是谁?由于实在好奇,他斗胆写信给沈从文表露了自己的疑问。后来他收到沈从文夫人的回信。张兆和说,那是她在苏州念书时候的同学。

 

这次的通信经历让陈子善教授领悟到,对签名本的研究会促进我们了解感兴趣却不知道的东西。有的可能找不到答案,但有的找到了,或找到了部分答案,这就够了。当把众多的部分答案汇集起来,可能就是一部“文人交往史”。当然,其中那些有趣的故事,还等待着我们去发现、考证和研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故纸里寻找“金介甫”的书友与书
陈子善讲文人与猫(多图)
心碎的偶然
从东篱到上庄的距离
闲谈文人的名气
趣谈文人野史鲁迅与顾颉刚的恩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