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人信札的收藏与出版

名人信札历来是收藏界中的一项热门藏品,也正因为有收藏,所以这些信札得以留存。


文 | 崔文川(收藏家、自由出版人)

信札,亦称手札、书札、尺牍、书简等,明清之前存留下来的名家手札很多已被称作“帖”,大家的更是成为法帖。其在民间最常见的称呼就是书信,也是古今中外最随意、最自然,应用最广的一种文体。

我国古代留存的名人信札,因为既有文献价值,又有书法艺术价值,所以历代受人追捧。诸如王羲之的《十七帖》《丧乱帖》《快雪时晴帖》,曾巩的《局事帖》,陆机的《平复帖》等。古代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书信占了很大比重。收录在《淳化阁帖》中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全部都是私人信札,颜真卿的《争座位帖》也是一封信札。除去书法艺术价值,近年来陆续出版的的《历代名人书札》《中国历代名人书信选》《近现代名人书札手迹鉴赏》以及《中国历代名人书信大系》等,更多的使这些信札本身所蕴含的历史文献价值显露出来,我们从中还可窥探到他们的内心世界和当时的社会生态。

近年来的拍卖市场中,名人信札有着不俗的表现,拍卖几乎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有的名人手札已从原来的一两万元飙升到现在的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像赵孟頫信札十通以299万元拍出,钱镜塘所藏明贤尺牍曾拍出990万元的高价,鲁迅亲笔的《致陶亢德信札》,全文不过200余字,却拍出了655.5万元的天价,每字均价达3万元。2019年伦敦苏富比上拍毛泽东致记者杨翊之签名亲笔信函,众多买家竞价,最后被一买家以51.9万英镑收入囊中,折合人民币455万元。

名人信札的收藏拍卖更是带动名人信札的出版,伟人墨迹固然难求,历史上叱咤风云、各领风骚的人物信札也不是普通人所能藏,这就带动了大量的名人手札出版物。目前出版的手札作者主要集中于历史上和少量在当代地位已被肯定的名人,如政要、学者、作家等。诸如三联书店所出范用先生的《存牍辑览》,北岳文艺所出韩羽先生的《读信札记》,浙江大学所出版古剑先生的《信是有情》,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所出《黄裳致李辉信札》和浙江古籍出版社即将出版的《钟叔河书信集》等。而指导信札收藏的也有北京方继孝先生的《品味书简》,程道德、方继孝先生的《字字珍藏:名人信札的收藏与鉴赏》等。这对于推动社会对名人信札的收藏与研究起了很大的作用。方继孝先生以其丰富的藏品和长期的收藏经历,介绍了书信的历史、书信的撰写、书信书写的文房用具、名人信札的价值、名人信札的造假与辨伪以及名人信札的拍卖价格等,并配有大量的相关图片,其著作可以称得上是名人信札收藏的实用指导书。

虽然中国学者对于历史的研究历来以正史为主,但一纸手札亦是一段最可靠的历史档案,无论对于作者本身,还是对于当时的整个社会,其中的表达都毫无夸大之嫌。名人信札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真实,甚至比日记还要真实,他们在信中或自述生平,或畅言事理,或与亲故叙旧,内容不外亲眼所见、亲身所经历的事实与感叹,这就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对再现历史、还原人物起到关键的作用。

有的家书信札包含着浓浓的亲情,同时也凝聚了为人处世的智慧。我们从《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中可以看到一个人的灵魂,他在面对至亲诉说志向,表达牵挂,字里行间充满温情快意,诉说着人生的不如意。这也许就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方式——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教育后人。

当然,关于名人手札的出版,也有许多问题需要关注。首先,手札多为时人的书信所记内容,由于其本身的私密性和书者、接受者之间的排他性,往往能够记录下书者当时最真实的想法和心理感受,以及当时社会上最真实的历史事件甚至某些不为人知、未为史料所录的历史情形。所以读原始信札远比读回忆录与自传靠谱,更不用说他人所作的传记。因为所有史家都重视第一手原始史料,这就是信札的文献价值,但这也会涉及许多别人的隐私,特别是许多名家在与友人的信中针砭时弊、臧否人物,特别是在世之人,如何避免应当慎重。还有就是要注意名人信札的完整性,有时遇到一人写的多通信札最好全部出版,这样可以保持信件的连续性、完整性。

名人手札是一种融汇时代特征、人物品格、文化品位的历史文献。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日记或书信,是向来有些读者的。”这句话在过去、现在、将来都不会过时,对于喜欢信札的读者来讲更是如此。有识之人,还可以通过书信对某人某事做些研究举证。凡夫俗子,可以从中发现某段隐私、趣闻,这样就有了饭后的谈资。所以,阅读信札也是一件雅俗共赏的事情。

当今社会已步入5G时代,信息化、数字化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微信、QQ早已替代了写信这种沟通方式。脚步加快了,生活紧凑了,诸多事情一个电子邮件、一个电话、一条短信就可以解决。就连辛勤笔耕的文人也在忙着“换笔”,换来的是工工整整、索然无味的电脑体。这就愈显手写书札的珍贵,不要说毛笔书信,就连一些硬笔信件也显得尤为珍贵。

光阴流逝,斯人已去,现今又是一个怀旧的年代,出版阅读这些信札,获得一次又一次的精神与视觉享受。

联合推荐

Recommendation


《萧乾致李辉信札》

萧乾著

李辉编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020年1月

本书收录文坛大家萧乾先生1984年至1998年间写给李辉的书信150余通。萧乾在书里谈人际往来,谈人生体验,谈写作技巧……字里行间浸润着一个文坛前辈的温暖和关怀,给人以丰富的启迪和智性的乐趣。本书还收录萧乾早年文学创作《痕迹》的全部影印手稿,展现漂泊者青年萧乾的真实心声。此外,书中收李辉解读萧乾的长文一篇,知人论世,娓娓道来,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萧乾其人其事。

《品味书简》
方继孝著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6年7月

本书作者方继孝先生是著名名人信札收藏家,收藏自清代以来的名人信札过万通。本书以其丰富的藏品和长期的收藏经历,介绍了书信的历史、书信的撰写、书信书写的文房用具、名人信札的价值、名人信札的造假与辨伪、名人信札的拍卖价格等内容,并配有十分丰富的相关图片,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名人信札收藏的指导书。

《萧乾家书》

文洁若

东方出版社

2010年1月

《萧乾家书》收录了萧乾写给文洁若的姐姐文常书、弟弟文学朴和他的一对女儿以及文洁若本人和儿子萧桐的信。同时收入了萧桐写给爸爸萧乾的信、文洁若旅日一年写的信。书中记载了中国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三十年(1969年至1999年)的风云变幻,不仅体现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殷切期望茹苦含辛,也展现了一位饱经忧患的老知识分子斩不断的拳拳爱祖国、爱民族之情。


《胡风致舒芜书信全编》
胡风著
晓风辑注
中华书局
2014年1月

《胡风致舒芜书信全编》收录了胡风1944年至1950年几年中写给舒芜的全部书信,合计111封,通信内容大多谈论如何致力于新文学的种种实绩,间或涉及个人生活琐事。此111封书信由胡风女儿张晓风整理和辑注,是现当代文学史料中非常重要的文献资料。此书的出版,对于研究现当代文学,研究胡风和舒芜的关系,特别是舒芜“交信”导致的胡风事件,具有第一手资料的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孙丹妍:古代名人手札正越来越多进入人们的日常视野
信札之美
名人手札市场:热中要防假
今日头条
名人手札日渐升温 收藏讲究"三重" - 收藏吧新浪吧
明代文人写信,竟然也用“呵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