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沙漏里的沙是怎么漏光的……

沙漏里的沙是怎么漏光的……

——《沙漏里的人》原跋

沙漏是时间,也是空间,是时空的聚合体和具象物。

沙漏里的沙是怎么漏光的?

我想起了县里实验小学的操场,那个时候还叫周旋的周建匆匆走过来,递给我一本厚厚的杂志。真是一本奇怪的杂志,里面有政治,有历史,有科技,有漫画,还有文学!这正是我想要的。杂志的名称是《新华文摘》,记得上面刊登的是张贤亮的《绿化树》,似懂非懂的,我迷恋上了这篇灵魂与肉体一同苏醒的小说。

这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事情,恰好对应着《时光沙漏》里的第一个时间维度。

张贤亮先生赠送给我的签名书,书中收录了《绿化树》。

我还想起了北京昌平沙河小汤山的一家内部温泉招待所,我们在那里开会,很认真地发表各种言论,但似乎都与我没有什么关系。我低着头,在开会时下发的笔记本上写了起来。我的字小,且密,密密麻麻地写了两三页,大概也写下了不少字,最后,我另起一段,重叠地连续写了三遍“一败涂地,一败涂地,一败涂地”。

这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事情,应该到世纪之交了。会议结束后,我把这个笔记本收了起来,一收就是十多年,但我心里一直惦记着那三个“一败涂地”,直到我写《沙漏里的人》,写到程宜与齐致知在海边的重逢,我又翻出那个笔记本,把当初写下的文字,包括那三个“一败涂地”抄到我的稿本中。隔了那么多年,那三个“一败涂地”仍然如此新鲜。

上图为2003年写的文字。下图为成书以后的文字。我照抄了2003年写的部分文字。

时间按照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节奏进入21世纪,一天,我清晰地记得,是在长安街复兴路西延长线的万寿路口,当时我正要到那儿的招商银行营业厅,突然之间,我想到,我们这一代人正在老去,新的一代人正在长大,而新的一代人或许将要重复我们这一代人的命运,又或者将要改变其中的一部分。这一瞬间,我想到了循环与流驶的概念,并且觉得这对概念之中潜藏着人类代际递嬗的宿命。由此,我又想到了“史诗”的概念,其实,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种史诗,只不过它不同于宏大叙事里涉及人类历史及命运的史诗,而是属于每个个人的小史诗,即使微若尘芥,对每个个人而言依然惊心动魄,深入骨髓。

我开始据此设计故事线索、情节、人物、情境等。有时候还写上一段,一两千字或者五六千字,多的时候,甚至写到了一万多字。我总是写了一个开头,就停下来。没有经验。难以为继。没有耐心。杂事纠缠。我一点也不着急,因为那时候我已经想到了12年的维度,我才刚过30岁,大可等到36岁有了切身的经验再正式动笔。

然而,然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36岁了,依然没有动笔;2012年,40岁了,依然没有动笔。我变得焦急,好像有命运在敲门,在催促,然而,然而……我依然没有动笔,我在反复惦量,反复酝酿,反复设想。主要人物已经从2人变成7人,篇幅上的规划也从三四万字上涨到10万字,但我始终没有想出满意的框架结构,一次次写满整页纸又被划掉,一次次把情节填格子似地填到年代后面直到难以为继,我慢慢地变得偏执,不找到满意的结构誓不罢休,而满意的结构又若有还无。

直到2014年初,我已经忘了具体的时间,我想像着是在上海或者海南的某家酒店,我摊开酒店客房里摆放的信笺,把我设计的人物情节结构写下来,我突然想到了X+V的结构模式,即整个故事的X型结构,辅以每个章节的V型和倒V型结构。这样,全书7章49节中,7个主要章节先正叙再倒叙,形成X型结构;每章的7个小节,均以对比方式形成V型和倒V型结构;全书则以49节的中间点即第25个小节为中点,既上下对比,又上下对称,并在结尾处与开头形成闭合的叙事圈,达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效果。起初,我设想每个V型和倒V型的顺序各自不同,但随即就放弃了:结构的创新性是必要的,但不能喧宾夺主,把读者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结构上。

上图为初步设计完成的全书结构图,下图为我自绘的样书封面。

结构问题解决了,但我仍然难以下笔,因为我无法将故事情节自然而然地植入这种过于机械式的结构中。2015年2月,想到如果不动笔,我可能永远无法解决结构与内容的匹配问题,这本小说永远不可能开始也就永远不可能完成了,我于5月26日摊开了本子,拿起钢笔写了起来。

我没有想到,这一写,就是两年;我也没有想到,这一写,竟写了那么多……在两年的时间里,有那么多次,我写不下去,只能停顿下来,一停就是几天十几天甚至月余;又有那么多次,实在不知怎么写了,我就以低劣的写作质量往前硬推,直到像溺水者上岸一般找到感觉。而且,篇幅在拉长,我原本计划写成8-10万字的微型长篇小说,可以让读者在2-4小时内连翻带读地快速下肚快速消化,现在篇幅显然超了。我不能忘记,两年多时间里,我在南京南站火车站的麦当劳餐厅,在镇江红豆广场春节期间的肯德基餐厅,在上海延安饭店的客房里,在上海和南宁之间的往返航班上,在海南三亚风景如画的椰林中、沙滩上……雁过无痕,人过无影,但留下了我写的文字,浓缩到这本书里。

我想说,虽非尽善尽美,虽有龌龊和漏洞,虽然有些巧合或情节推动力纯属强扭的瓜不甜,但我完成了,并且达到了某种程度上的非百分百的满意。

感谢陈建功主席、李敬泽主席的盛情推荐。感谢周大新老师看完小说稿后热情地发来短信:“为你高兴。早点出版吧!”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陈建功

这部作品是好看的,有趣的,很吸引人,展开了较丰富的前所未见的人生场景。隔得很久了,依然记得几个小镇青年的故事,传奇而传神。

作者有很好的艺术感觉和很个性化的表现。这其实是一部有青春气息又见文学修养的作品,这在青年作家里难得!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李敬泽

我欣赏这本书的故事结构,七个人,七段故事,每段故事之中七个人又次第出现,这样的七巧连环,既相互对比,又彼此映衬,苦心孤诣地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结构精巧。可以说,这本书的故事结构本身已经成为整个故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并且出人意料地产生了某种哲理化、可视化的效果。

沙漏里的沙就是这样漏光的。

沙漏里的沙还有其他的漏光方式。人们常说,小说有其自己的命运,一旦出版,其死生荣辱就与作者没有关系了。但我清楚地知道,《沙漏里的人》中的齐致知、郭帜、吴戈、吴振心、齐佳、程宜、田夏平等人的命运并非如此。随着《沙漏里的人》的出版,这些小说中的人物虽然像沙漏里的水晶沙粒漏了下来,但他们并没有摆脱沙漏的时空束缚。当沙漏再次翻转,他们将以另外的组合方式再次漏光。

其实,其他的漏光方式已经存在了。未来,我还将在某个时刻将漏光了沙的沙漏翻过来,看着这些水晶沙粒以另外一种方式,在时光的空隙里,一边做着自由落体的运动,一边自由而快乐地舞蹈…… 

原文写于2019年2月3日(农历戊戌腊月廿九),拟作为《沙漏里的人》的跋语,不知为何,成书时未收录进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范文赏析】了不起的中国人,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佳作鉴赏】刘超然:陈德民史诗型长篇知青小说艺术成就赏析
祁媛:认识荒谬是一种常态|人物
豆瓣阅读 · 除了《白鹿原》,还有哪些荡气回肠的家族史诗? | 书单
陈亚平 ◎ 长诗的形式变革与超批评 | 诗观点文库 | 诗生活网
施爱东:《故事法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