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43. 光动百物,草木欲言

导语

“科学”似乎是一个与诗歌相隔很远的词,但实际上,在诗歌中,有许多会谈论到万物之间相互发生关系的规则,这是科学的根基,也是大自然与生俱来的诗意。这集节目,讲的是加里·斯奈德的《光的作用》,在他的诗里,石头会说话,树木会说话,鹿也会说话——这就是科学的诗意。

文稿

你好,我是廖伟棠,今天我要跟大家讲科学的诗意。
但是不要被这个名字吓到,“科学”我不是要讲最尖端的,我们可能要经过专业训练才能理解的科学,其实我要说的是最自然、最朴素的某些我们日常所接触的定理,日常所接触的万物之间它们发生关系的一些规则。
这些东西其实它就是科学的根基,当我们去深究它,我们一方面会走上纯粹理性的科学研究,但是我们的文学创作者经常会在这种“深究”里边发现一种诗意,这种诗意是大自然万物与生俱来的。
人类本来也是自然万物之中的一员,他也应该能感应这种诗意,只不过我们把自己定义成了“社会人”,定义成了“城里人”,定义成了“学习人”,而忘记了那种与生俱来的跟万物呼应,在万物中学习的能力。
我自己最早觉悟到这一点,是我很久很久以前刚刚开始写诗的时候,无意中写出的一个句子,大概是我20岁左右,我写过一组诗,关于鱼,叫《鱼们》,复数的鱼,关于“鱼们”的组诗。
里边当我写到鱼在下沉的时候,我本来是写一条鱼,它可能慢慢沉到深海里边去,就再也不回来水面上了,这当然其实也在写当时年轻的我某种孤绝的心境。
我突然写出了一句叫“水越深,歌声就漫长。”鱼是沉默的,但假如鱼歌唱那会怎么样呢?我写出这一句是因为我以前留意过有一种说法,说在水中的传播是会比空气中声音的传播会慢很多,而且水越深会越慢。当那些深海潜水员他们互相要敲击铁的东西来发出声音,来提醒对方彼此的存在的时候,越到深海是越困难的。
但既然这样,我却从一个艺术角度去想,反过来想,如果我在海中能够唱出一首歌,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但假如真的能唱出一首歌,这首歌在水里边的传播,会不会被水拉得很长,慢慢慢慢地,很久很久地才能传到别人的耳朵里面去,但是我并不在乎它要传那么久。因为它越长,这首歌也就绵延得越广阔,越动听。
这就是一个对科学的一种诗意的误读、曲解,但是在诗里边,我这是合法的,你不要拿真正的科学来质问我,那样就没有意思了,对不对?
我们要做到的是“曲解”,它虽然多少对科学有所引用,但是又让科学变了个样,当它在科学里边是经不起推敲的时候,却变成了在文学里边很经得起推敲的这么一个隐喻。
那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一位诗人,他就很善于此,但他其实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这个人叫加里·斯奈德,他是美国可能现在还活着的,最精于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的诗人。他会汉语,会日语,曾经在日本京都当过和尚。
当然他更多的时间是在美国的一个森林里面,他当过防火的瞭望员,后来就自己在森林里边盖房子、耕作,跟他的孩子在一起,后来还有很多追慕他的学生也会去那里帮他忙。
加里·斯奈德他刚出道时候被归为“垮掉的一代”的成员,“垮掉的一代”顾名思义是非常反叛,非常不屑于世俗的种种规则、事物的,“垮掉的一代”的代表诗人是艾伦·金斯堡,是一个愤世嫉俗、放浪形骸的一位同性恋诗人,也是积极的反战诗人,后来又成为一个宣扬藏传佛教诗人。
加里·斯奈德其实跟他很不一样,虽然他们是好朋友,如果大家有看他们另一个好朋友,小说家凯鲁亚克写的一本书叫《达摩流浪者》,里面就会看到他们这些朋友在小说里的化身出现,其中加里·斯奈德是以一个智者这样的形象出现的,他懂得很多大自然的奥秘,又懂得很多佛教的奥秘。
他把这些奥秘传给这些疯狂的生活的人,让他们在疯狂的生活中时时能够看到明亮的东西,看到那些智慧在闪烁的东西。“垮掉的一代”正正因为此成为了不垮掉的一代,他们只不过选择了跟我们所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不一样,但他们这样去寻找生活的目的,生活的真理,却有他们自己的一套,往往比我们做得更好。
斯奈德写的诗绝大多数都跟他所生活的美国的森林有关,还有更多更多跟他作为一个森林里面的劳动者有关,他所看到的,他所做的,他是一个行动主义者。首先我跟大家分享一首叫《光的作用》,这是他所看到的和他感受到的。
它温暖我骨头
石头说
我吸进它,它长出
树叶在上
树根在下
树木说
一个广渺而模糊的白色
把我从夜里拉出来
飞蛾边飞边说­­——
有些东西我能闻到
有些东西我能听到
我能看见的东西更多了
鹿说——
一座高塔
在辽阔的平原上
如果爬上去
一层
你就会多看见一千里。
这首诗有意思的是,里面有很多种说话的声音,在现实中都是不能说话的——石头、树木、飞蛾、鹿,而能说话的诗人,他隐藏在这背后,他为它们代言。
这让我想起了李白的一句诗,在他的《长歌行》里面,他所写的“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东风吹过来了,百万种事物被东风吹动,它们都想说话,这就是这首诗里边光照到了加里·斯奈德周围的森林里的万物,这万物也想说话,而诗人感受到了这种万物想说话的这种冲动。
他看到它们在光里边闪闪发亮,他就觉得它们是在要跟我说一些道理,于是诗人索性就把自己代入到石头、树木、飞蛾等等里面去,去说出它们对光的作用,就是我们说的光合作用,光的作用的一种反应。
石头冰冷的,它觉得自己这块老骨头被温暖了,这是光的热力的安慰,对一种冰冷的有历史事物的一种安慰。老骨头被温暖了,它就想活动。
那树木就更是光合作用了,它吸进光,它自己也获得生长,而且它的生长是很有道理的,树根要扎根在下,树叶向上,获取更多的阳光。
接着是从眼前飞过一只飞蛾,飞蛾是有趋光性的昆虫,它会看到一个模糊的光,把它从黑夜里拉出来,这就非常像一个人对某种能够引领自己事物的一种渴望。
最后出现的是鹿,这非常有趣,你不知道鹿说的是前面的话还是后面的话,其实两者可能都是它说的,而且说着说着这只鹿变成了诗人本身。
加里·斯奈德很想成为这样一只鹿,因为它就像一个诗人一样,它能闻到东西,听到东西,看见更多的东西,这就是诗人的敏感,诗人像鹿一样敏感、敏锐,他比一般人看到的、感受的更多,而且他觉得还不够。
这里加里·斯奈德的中文修养出来了,“一座高塔在辽阔的平原上,如果爬上去一层,你就会多看见一千里。”我们每一个小朋友也好,大朋友也好,都会马上想到我们耳熟能详的唐朝王之涣写的这一句,从小就在我们耳边回响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多么奇妙,从最自然、最基本、最朴素的万物慢慢地去听、去走、去写,最后来到了一个古老文化传达给我们的一种古老智慧,而且这一切浑然一体。我想只有斯奈德这么一个日夜在大自然中浸染,又熟读中国古典的西方诗人,能够把这写到一块来。
所以这说是光的作用,又何尝不是诗的作用呢?正正因为有诗,光跟石头跟树木、飞蛾、鹿和诗人自己能产生的关系,就不是一个纯粹的一种客观的、科学的给予与接受,而是有了情感,有了真理在里边闪烁,有了从人类出发又回到人类去,当他回来的时候,他携带着自然万物给予他的加持。
这个人从他最初看到石头被光照耀,到写完这首诗,他经历了很多,他增加了很多,他丰富了很多,在人的概念上。
这也是我接下来也要讲的加里·斯奈德的一点被我所发现的非常重要的诗人的素质,就是说你要做好一个诗人,你首先要做一个完满的人,你尽可能去懂得人在这个世界里他应该懂得的很多东西。
那具体是怎么样?我在下一次节目里面跟大家通过斯奈德一首名作,来分析怎样做一个这样的完整的人,继而做一个进步的诗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加里·斯奈德: 基岩
6首立春诗词,愿你步步皆春,春风得意
《皇极经世书》·观物篇
桃李务青春,谁能贳白日
加里•斯奈德 | 那些让我一见钟情的诗和诗人
现当代诗阅读遴录(十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