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轩辕黄帝

轩辕皇帝

史记从三皇五帝开始,但是没有讲三皇。伏羲氏耕种,燧人氏取火,神农尝百草,这是一贯的认知,但是网上关于三皇有九种不同的版本,大约资料很难寻,或者是严谨求实把关,司马迁一概没有写入书中,他直接从黄帝开始写的。

关于黄帝的第一个问题,黄帝是谁的孩子?黄帝姓公孙名轩辕,是少典族的子孙。原始部落时期,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图腾,就像现在的世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旗。这个少典族是以熊作为图腾的部落,据说熊曾帮助少典族打败了狼部落,所以少典族后来也叫有熊氏,这个少典是黄帝的养父。

这么有权威的人竟然只是养父,可见黄帝的亲爹很有本事,有点像吕不韦。不,完全不是,黄帝的亲爹根本不是人,而是神。相传,黄帝的养父少典娶了有乔氏姐妹,之所以后来有“铜雀春深锁二乔”,大概有一点逻辑可循。有一次,姐姐外出游玩与神龙相伴,孕而生下炎帝。妹妹一看姐姐怀孕很着急,于是也出去郊游,结果突遇暴雨,就见电光缠身绕北斗而去,感而有孕生下黄帝。可见,黄帝是北斗星君的孩子。

当然,这只是传说,恩格斯说人类最初对女人生孩子这件事给吓了一跳。也就是说人类最初是没有生理卫生这门课的,也不知道生孩子是怎么一回事,有一天,男人们打猎回来发现山洞里多了一个人,人多力量大,当然是天大的好事。于是就对女性顶礼膜拜,母系氏族就这么到来了。再然后,经历了很久很久的摸索,男性发现,没有他们,光是女性是造不出人的,于是自尊心恢复,带上囤积的粮食逃跑,有粮食有地盘,氏族要壮大,必须繁衍,于是重新娶妻生子,但此时,男性已经具备了把控能力,父系社会来临了。

黄帝战蚩尤

黄帝是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的人物。史记说,黄帝成长的社会背景很糟糕,叫做“诸侯相伐”。这个时候,黄帝,确切地说应该是轩辕,黄帝是死后后人分封的号,黄帝如果活着的话,只能叫轩辕。黄帝是谁?是带有主角光环的人物,生下来就与众不同,七十天就能说话,少时心智机敏,二十岁见多识广。看到世态不平,黄帝立即恢复一级战备状态,动用军事力量去征讨四方,蚩尤残暴,黄帝大战涿鹿。炎帝不得民心,黄帝与他阪泉作战。黄帝自带光环所到之处,树杈刺不着,石头砸不到,战无不胜, 攻无不克,斩蚩尤平炎帝,然后天下的人都来归顺他。但是黄帝像亚历山大一样,他要的不是征服,而是探索。他披荆斩棘,登临四海,谁不服打谁,打完后除了脚印什么都不带走,这种高大上的游客形象,得到了无数人的追随和拥护。黄帝无师自通,不仅是军事人才,更有着独特的政治头脑,他派风后、力牧治理民众,还给百姓上农业知识课,顺便讲讲成语故事,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是不行的,得嘴下留情,留有余地。当然,作为一个黄地,必须摸顺黄土的小脾气,所以普及二十四节气是必须的,不然冬天地冻了,是种不出庄稼的。但是种地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时不时遭遇旱涝、虫灾一系列的麻烦,这该怎么办呢?祭天,求老天保佑,司马迁说,历数对鬼神山封禅祭祀活动的规模来看,黄帝为最。因为得到了“土德”的祥瑞,所以死后被追封“黄帝”。

黄帝御龙图

部落不缺吃喝才有繁衍壮大的动力。在动物世界中,头领通常会优先获得配偶,以便将自己的优良基因遗传下去。同样,优秀的黄帝一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有十四个建立了姓氏。建立姓氏不同于现在继承姓,父亲姓王,哪怕生一百个儿子都得姓王,以显示家族之大。那个时候,封地在那就姓哪,不勉强必须跟黄帝姓,看起来比较民主,可能也是因为当时是禅让制,这种禅让制最大的问题就是可能大权旁落。所以,让孩子们以封地获姓的形式完成个体独立,从而重新获得参与政权继承的机会,这才是建立姓氏的初衷吧。有点儿像西方国家对子女,标榜十八岁独立,独立的意思是自立自强,但事实上,家族企业遍地开花,肥水不流外人田。

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所以子女加起来有很多。黄帝侧妃不详,正妃只有一个,那就是屏霸小学课本的养蚕祖师奶嫘祖。嫘祖生育了两个孩子,老大叫玄嚣,也就是青阳,分封在江水之滨。老二叫昌意,分封在若水。可能老大是配角,无须加以强调,司马老爷子没细说。反而强调了老二,说老二娶了一个叫昌仆的女子,生了儿子高阳。之所以提老二,也是为了抛砖引玉。因为老二的这个儿子不一般,这位高阳就是第二个自带主角光环的人,用书中的话来说就是“高阳有圣德焉。”那这个高阳凭什么有主角光环呢?因为人家是五帝的第二位帝颛顼。

嫘祖养蚕

司马大人写得相当克制,不写爹就写儿。但帝颛顼是昌意的儿子,所以昌意应该有所交代。相传,昌意英俊挺拔而又风流儒雅,比起当下流行的“丑帅、痞帅”,简直就是一种正能量的存在,这样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的苗子,自然不是虚弱无力的,人家在大战蚩尤时就率了若水三千男儿参与正面战场,立下赫赫战功。所以,人优秀起来还是很可怕的,就是那种拿脚趾头都能把你比下去的可怕。这样的昌意不止是父母的宠儿,更是女子追逐的对象。昌意绝不是柳下惠坐怀不乱,昌意风流到来者不拒,与弱水畔上千名少女有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就是女孩子们发出的夙愿,要是放到现在,可以称作衣冠禽兽了,可当时社会是男权社会,男子只要有能力有条件,可以随心所欲。

据说,黄帝一百岁的时候,想为自己寻找接班人。他去求隐士许由,黄帝对许由说:“如果我是那微弱的烛光,您就是天上的太阳,太阳都出来了,要蜡烛干什么?”不想许由受辱了似的,赶紧跑到渭水河洗耳朵。难不成这是一个烫手山芋?最后黄帝只好寄托于考试,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考试最难过。黄帝决定公平公正公开地去选择继承人,于是设置了三个障碍,意在通过文、武、德三个方面来测试人才,这应该也是后来六艺的雏形。黄帝一挥手,部队向前走,告示一出,成千上万的人来应试,但结果可想而知。古往今来,教育都是垄断化的,尤其是被权贵、精英。何况在那个农耕文明时期呢?光吃饱饭就已经拼尽全力,能接触到好的教育资源的自然是黄帝的孩子,因为要抛砖引玉,所以这个玉没出场之前砖很重要。因此,通过测试的只有两个人,青阳和昌意。这可为难了黄帝大人,手心手背都是肉啊。为难之时,黄帝与诸位智囊一商量,决定设一局,让兄弟俩心连心手牵手。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黄帝找了两个宝葫芦,这个宝葫芦估计是和水娃借的假葫芦,能吐水,但吐水量是有限的,所到之处,只能流二百里,黄帝说孩子们哪,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反正要流到三百里,谁能流到三百里远,王位就是谁的。这宝葫芦谁都没见过,谁知道它的流量只有二百里,敢对未知事物抱有怀疑,才是开启成功之路的大门钥匙。哥两爬上嵩山,一个站在崖南,一个站在崖北,抛开物理学上的小误差,高度基本持平。宝葫芦打开,水流倾泻而下,哗啦啦,哗啦啦,哥两心里美的,一定是老爹人品有问题,这不马上就超出两百里了。还没来及得瑟,水没了,水流停在二百里不前进了。果然,对经验怀疑的唯一下场就是自取其辱,拍你一棒再告诉你姜还是老的辣。哥两一合计,你二百我二百,老师怎么教的,对呀,二加二等于四,四大于二。于是哥两站一个方向同时打开两葫芦,两股水流汇聚,形成双洎(ji)河,朝东流去,永不枯竭。黄帝很高兴,得知主意是老大青阳出的,于是就让青阳继位,昌意辅佐。

此时,天下太平,黄帝也老了,于是就跑到首山采铜,铜比起陶土既美观又坚硬,比较适合做祭祀的鼎,黄帝就又到荆山铸鼎。等鼎制好的时候,天上突然出现一条龙,龙垂下长长的胡须,去接引黄帝做上天的宾客,黄帝骑上龙背要走,左右随从见了均不放手,于是一副滑稽的场面出现了,群臣70余人抓住龙的胡须,也要往上爬,可上天只邀请了黄帝,所以直到最后,龙须被揪下,就连黄帝随身带的弓都掉了下去。这个故事引申出一个成语叫龙驭上宾,专指黄帝的死。

罗列了一大堆,抵不住司马大人吝啬笔墨,史记里面没有关于青阳和昌意二人的贤名事迹,所以,接下来,帝颛顼高阳正式登场。


                      作 者 简 介

一个喜爱文学,喜欢用文字抒发情怀的80后宝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第一帝王黄帝,号轩辕氏
历史上五位古帝的关系,他们是通过禅位制联系的五个陌生人?
《史记》五帝本纪之黄帝:征蚩尤、战炎帝,居无定所,平定了华夏
《史记十二本纪·五帝本纪》黄帝的创业史
五帝本纪
黄帝妻子和后代皆是外星人(堕#落天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