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新萍:游大寨
游大寨

                                                        
记得小时候读书时,语文课本里就有关于大寨的故事。大寨是开国领袖毛主席树立的农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在上世纪的1964年,毛主席亲笔题词:农业学大寨。我一直以来都非常向往大寨,总想去看看。退休后,我们常住太原离昔阳县大寨也近了。老公也有此意,我俩一拍即合。决定五一劳动节去大寨游一游。
相传北宋年间,宋军为抵御金兵,曾派兵把守距今大寨东北方约五公里的虹桥关。大寨就是宋军的驻军营寨,大的叫大寨,小的叫小寨。这便是大寨村名的由来。大寨在晋中市昔阳县城东南部。位于太行山西麓。大寨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过去是穷山村,耕地十分贫瘠。生产条件简陋,粮食产量很低。大寨人说,他们过去有“三穷五多”,三穷是,人穷,地穷,村子穷。五多是当长工打短工的多,负债欠帐的多,讨吃要饭的多,卖儿卖女的多,寻死上吊的多。使大寨闻名世界的陈永贵,他的母亲和姐姐就是被卖掉,他的父亲万般无奈下上吊死的。由于穷大寨人多在山沟两边土坡上挖土窑居住。民国年间修昔阳县志,连大寨的名字也不记载,理由是:无可道也。
我和老公5月1日早7点准时驾车出发。天气晴朗,阳光洒满大地。太原离大寨160多公里,又是高速公路。在导航的指引下,我们一路风驰电掣地向目的地进发。路两旁绿色美景彩带急速向后退去。两个小时后昔阳大寨就来到了我们面前。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广场上空的:“大寨欢迎您”五个红色大字和矗立在广场东边的一面巨大的红旗,红旗上面塑着金光闪闪的毛主席题词:农业学大寨。红旗南边是大寨干部学院。
徒步向南行数百步迎面便是大寨村。村口大门上方正中高矗:"大寨"两个红色仿宋立体大字,大门两旁写着: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红色标语格外醒目,振奋人心。
走进大门,两侧是整齐划一的旧时农家小院,均改为小商铺,小饭店,各种各样的小商品琳琅满目,色香味具全的农家菜让人目不暇接。前行百十米有个小广场,小广场东北角有棵高大百年老柳树,树前立牌“乐人树”,是大寨村百年来的历史见证。小广场西北拐角处是大寨村委会,党支部办公楼。在老柳树和办公楼中间向北有一条上坡小路,命为:公社路。沿坡而上即是五六十年代大寨人民公社,大寨礼堂,大寨会议室旧址。村子里的房子,是顺着地势而建,高高低低,错落有致,很有特色的是几排火车车厢式的窑洞,一排有十几间到二十几间不等,外面全是用两尺见方的石块砌成的,冬暖夏凉,朴实厚重。信步来到了陈永贵故居门前,门不开,只在外面看了看,陈永贵故居院落不大,和周围民居无二样,不同的是门两旁有后人给悬掛的木刻对联,上联:一生耕雲锄月创神农新路,下联:半世从政为官显清廉哲贤。这是对陈永贵一生最好的评价与写照。1972年陈永贵到中央工作,身为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没有城市户口,不仅夫人孩子在大寨靠工分吃饭,他自己挣的也是大寨一个劳动力的工分,只有中央每月补助的36块钱和省补助的60块钱,廉洁奉公一尘不染,他永远保持着一个纯朴农民的本色,保持着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优良作风,人民永远怀念他。

村子的东南有新建的幼儿园和大寨新村,改革开放后大寨富裕了,他们依靠集体的力量建起了许多企业,有制衣厂、制酒厂、核桃露厂、煤矿等,再也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现在的大寨人幼儿园免费入园,大学生有奖学金,老年人有养老金,全村人免费看病,过上了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
中午时分,游人渐渐多了,我们走进一家窑洞饭店,这是一家中年夫妻小店,女主人热情的把我们迎进窑洞,里面干净凉爽,身上的疲惫和燥热一下子减轻了许多。我们吃了很有大寨特色的凉拌攸面丝和荞麦饸饹,很实惠也很好吃,休息了半小时后我们就精神抖擞的向虎头山进发了。
虎头山因其山形酷似伏虎而得名,海拔一千多米,现在已建成为四A级国家森林公园景区,沿山路两边山势峻秀,松柏葱郁,景色绚丽多姿,空气凉爽怡人,抬眼望去,只见重重叠叠的绿色沿山势铺展开来,慢慢向远处延伸而去,眼前是一排排挺拔而整齐的松树,它们英姿勃发地站立在山岗上,仿佛是虎头山的忠诚卫士,整个山坡都是苍翠欲滴的浓绿,漫山遍野充满着灵动的生机,路边开着不知名的小花,紫的黄的红的,又好象是给绿毯缀上的花边。
进入园区,在大寨展览馆对面是陈永贵花岗岩的半身雕像,栩栩如生,还是农民的样子,仍然戴着毛巾,穿着对襟中式袄,脸庞有棱有角,岁月在他的额头上刻满了皱纹,嘴唇略显厚重,显示出他的刚毅与坚强,目光望着远方,眼角似乎挂着一丝笑意,好象看到了现在的大寨正如他奋斗追求的模样。雕像的背后就是陈永贵墓,似乎是仿照中山陵修建而成,沿山势步步登高,总共有228级青石台阶,分四层,两组为38阶,象征着陈永贵有38年党龄,两组72阶,象征着他活了72岁,一组8阶,表示他在中央工作了八年。石阶两旁梯田式的花坛内,松柏亭亭玉立,百花争芳斗艳。拾级而上终于登顶了,前有墓碑,上书“陈永贵之墓”,碑后建墓冢,圆形平顶高1.5米,上饰桃形石墩,墓的三面依山筑梯田成靠背式的墓园,陈永贵墓的建成,实现了他“死后就埋在虎头山上,好亲眼看大寨变化”的遗愿。

大寨最让人耳熟能详的故事便是“三战狼窝掌”,狼窝掌是大寨7条山沟中最大的一条,三里多长两丈多宽,上下落差大,每年到暴雨季节,这条沟的山洪特别大,象脱疆旳野马直扑下来,肆意横行,所以沟里没有耕地,只有乱石野草,早年间常有野狼出没,故得名“狼窝掌”。在上世纪1955,1956,1957三个冬春,陈永贵带领全村58个劳力来到狼窝掌,他们一天两头顶星星,凭着一双手两个肩膀,一把镢头两个箩筐,不分昼夜的苦干,河沟造良田,坡地造梯田,冬天直干到农历除夕才收工,春节过后,正月初三就开工,一直干到春耕前,他们在沟里建起了25道石坝,填进几万方黄土,修了小型水库,使昔日荒凉的大山沟,变成了一层层簸箕形梯田,这样巨大的工程,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可用,只凭人的两只手来完成,他们的意志象钢铁一样坚强,前两年他们修好的堤坝都被暴雨冲垮了,有人说起了风凉话,什么“千日打柴一火烧,一冬辛苦一水漂”,什么“人不和水斗,猫不和狗斗”,但是他们不信邪不服输,失败了总结经验教训,来年再接着干,连续三个冬春,狼窝掌这条最凶暴的山沟被彻底治服了,经受了几十年来的大大小小几十次洪水考验,仍然稳如泰山。如今,我们看见的狼窝掌,山坡上绿树成荫,山沟里依着地势建着形状大小不一的梯田,远处还有一个拖拉机正在耕作,五月的大地正是好时节。
大寨,这么一个普通的小山村,总面积不过1.88平方公里,现在有500多口人,缘何能世界闻名,几十年来接待了100多个国家的参观者,还有20多个囯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中外游客达1000多万人次。

2016年12月,大寨被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7年12月,荣获名村影响力排行榜300佳,2019年7月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2019年12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评价认定大寨为国家森林乡村。大寨人战天斗地,向穷山恶水宣战,治理了“七沟八梁一面坡”,他们付出了巨大努力,也收获了巨大成功。总结大寨的经验,还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说的好:“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而且大寨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在新时期更焕发出新的活力。
太阳渐渐西斜,不知不觉走马观花游览了六个多小时,回望大寨村,远眺虎头山,大寨田在眼底徐徐远去,深感游兴未尽……
大寨,你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大寨,你是中国农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一个缩影。
大寨,你是中国农民战天斗地艰苦奋斗的典范。
新时代的大寨人早已撸起袖子,甩开膀子,昂首挺胸,阔步前进在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


作者简介

 
      杨新萍,生于1964年,山西省洪洞县人。1985年太原电子技术学校毕业,就职于中铝山西分公司计控信息中心。2014年退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任海明:再访大寨
刘秘连大姐从大寨虎头山发回来的报道(二)……
我的大寨之行
《追梦》(外一篇)||孟海朝
【山西老建筑-大寨:陈永贵故居】
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大寨村,游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