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综述垣曲裴氏分布
综述垣曲裴氏分布

                                                       
垣曲县地处山西省南端,运城市东北隅。东跨王屋,西踞中条,北接太行,南临黄河。这里是尧舜故里,成汤之都。垣曲是中条山腹地一个革命老区县,也是小浪底水库移民县。这里既是全球古人类活动中心,又是中国德孝文化的起源地。公元前2200年前古城镇东关诞生了唐尧,若干年后历山镇诸冯山又诞生了虞舜。商周时称“亘方”,秦时置县,宋时取“周围皆山,如垣之曲”之意,定名“垣曲”。
垣曲县人文资源富集,历史悠久。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这里生态优美,境内山峦起伏,水丰林茂,森林覆盖率52%。垣曲北依晋南最高峰——历山舜王坪,海拔2358米,是华夏农耕文明起源地;南临华夏母亲河——黄河,小浪底库区是中华北地区最大的人造内陆湖。这里拥有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亳清河国家水利风景区、古城国家湿地公园和黄河·历山国家4A级风景区,是国家森林公园、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楹联文化县和中国梅花石之乡。辖区国土总面积1621平方公里,下辖11个乡镇、71个行政村、1277个自然庄,总人口24.5万。

河东裴氏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盛名久著的一大世家,其始祖为嬴秦始祖非子。裴氏分为三支,但考其谱系源流,皆出于闻喜之裴氏,故有"天下无二裴"之说。 裴氏家族自古为三晋望族,也是中国历史上声势显赫的名门巨族。裴氏家族"自秦汉以来,历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极,五代以后,余芳犹存。在上下2700年间,豪杰俊迈,名卿贤相,摩肩接踵,代有伟人,彪炳史册。"其家族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在中外历史上堪称独无仅有。可谓"将相接武,公侯一门",中国"宰相村"蜚声中外。
垣曲裴氏属于河东裴氏重要的一个支系,其知名度与影响力在全国首屈一指。有关垣曲裴氏最早的记载有三个:
1. 据《资治通鉴》载: 公元353年,前秦苻健于此侨置幽州,东晋永和十二年 (356年)二月,前燕、前秦在此交战。“燕将军慕舆长卿入轵关,攻秦幽州刺史强哲于'裴氏堡’”。(注: 西晋永嘉之乱,裴氏举家在山西垣曲县城关东南部据险筑堡以自守,人称裴氏堡。)这是河东裴氏在垣曲最早活动的官方记载。
2. 据1993年版《垣曲县志》载:“北魏孝明帝时,别将裴庆孙领兵击败山胡绛蜀于齐子岭(今河南济源西),再进兵至阳壶城(今垣曲古城东南),裴以此地被山带河,地处要冲,遂上奏获准,建邵郡,裴任太守。”这是河东裴氏在垣曲最早活动的第二个官方记载。
3. 据嘉庆版《裴氏世谱》载:“裴宗焕、裴世英俱葬于垣曲。
这是河东裴氏在垣曲最早活动的第三个官方记载。

 现今居住在垣曲县峪子村的裴家人分为两大支系:一支是以裴宗焕为代表;另一支则以裴世英为代表。两大支系均属河东裴氏东眷裴度(45世)之子谂(46世)的后代。宋朝文学名士裴普(51世)四子中就有两位居宰相之位,长子裴宜(52世,宰相)、次子裴定(52世,宰相)、三子宗元(52世)、四子宗焕(52世)。裴宗焕支大约于宋朝中期定居垣曲(待查)。垣曲县85%的裴家人居住在峪子村;15%的裴家人零星居住在县域各个村,其中有6个裴氏家庭来自垣曲县外的四面八方(后有备述)。
据垣曲民间辈辈相传,原古城镇黄河北岸的关家村(现已被黄河小浪底库区淹没)宋代中期已有裴家人繁衍生活,这极有可能是《资治通鉴》中记载的“裴家堡”。不幸的是,在宋朝某年某月,秋雨连绵达半月余。有一裴家人在山坡顶棉花地里摘棉花时,突然发现不远处山体滑坡,坡下几十户裴家人尽被泥石流吞噬;另有一说,“裴氏堡”有个青年人游手好闲,经常外出打麻将赌博。忽然夜里,裴家堡遭遇山体滑坡,这位赌博者幸免遇难。经我与峪子村“裴氏通”裴安民先生考证,这位幸免遇难者,极有可能就是裴宗焕之后(待查)。
据传,裴宗焕支宋朝中末期定居峪子村(待查),比裴世英支迁垣早一百年。原古城镇胡村东坡上有两个山庄卧铺,一个叫“裴家庄”,也许初名“裴氏堡”(待查)。另一个叫“翟家庄”。裴宗焕支也可能是此裴氏堡之人(待查)。
宋金朝(1115-1234),裴宗焕(52世)曾孙裴怀玉(55世)于大金年间从垣曲迁往晋东南晋城泽州府河东村,其实,他们移居的地方起初不叫河东村,由于裴家人滥觞之地属于河东,垣曲亦属古河东地,故他们把河东这个名字带了过去,为的是念及故乡,这就属于我国历史上的“侨置”现象。其代表人物为时任河东裴氏宗亲会会长裴池善,其家族至今繁衍有两千多人。

魏晋年间,闻喜县裴柏村裴族之后裴隆礼(51世),为金大安辛未年(1211)进士。举家从裴柏村迁往陕西耀州富平县。元朝至元十八年(1281)绛垣分县后,裴隆礼之子裴世英(52世)举家从富平县到贤镇新移村来到山西省黄河北岸的垣曲县(城关)担任县尹,初居峪子村北街。世英祖敬乘帝命,为垣曲第一任县尹。他重建县衙,几年内携鲁王安在城关黄河北岸的东滩村设立“济民渡”,乾隆版《垣曲县志·沿革碑记》有载。方便了晋豫两岸人们的物资文化交流,政绩颇佳,民间颂声盈耳。裴世英年迈致仕后,落籍于县治北十里的峪子村北街。病逝后与夫人姜氏合葬峪子村北东雪坪,现有裴世英与姜氏合葬墓及碑楼为凭。从此,裴世英被尊为垣曲裴氏的迁垣始祖,至今已有740年历史。 
峪子村位于沇河东岸,据《垣曲县地名录》载:“该村地处河套,由于山多谷多,前人以山谷为峪,故名。”古村流韵,圣迹可觅。如诗如画如锦绣,问何处佳苑堪比!宜居宜游宜振兴,羡什么世外桃源?村中的“消瘿泉”为垣曲古十景之一,居垣曲八大名泉之首。村南头木镰沟的裴氏祖茔有棵巨大的古柏,树身八围,根连两沟,翼接云天,“一株古柏连三岭”,其中一枝与故里裴柏村遥相呼应,神秘而罕见。
1874年,垣曲裴氏族人在村内汤王庙北古朵窑西(今申小龙、董永泉、董玉泉院落周围)建家庙正殿三间,坐北向南。东西各有3间卷棚,占地3亩。院南有舞台,庙院出巽门。庙门双扇,木门装饰有虎头菊钉,石狮立于两侧。家庙里廊柱挂有两幅木刻楹联:“一堂父子三驸马、四世兄弟八宰相”“自汉至宋五十九宰相、 由孙溯祖七十二尚书”。大门上书写“裴氏家庙”,横额有裴炳元书写的“裴氏宗祠”“忠孚华夏”牌匾。此后,裴氏各门也建有家庙。长门家庙建在总家庙东南方,庙院北方三间,西房三间。长二门、三门合建于西街,北方五间。四门建于土场前,庙院房八间。1950年,裴氏家庙土改分给贫雇农,家庙被毁于一旦,房梁木头用于县政府建设大礼堂。
2002年4月,本着“天下无二裴”情愫,我们垣曲裴氏编修家谱时。发现裴宗焕支神主世系图,除一世、二世文字脱落无法辨认外,其余尽皆入谱。设独立栏目。因明清里甲制时属,峪子村时属胡张里八甲,所以称:“八甲裴氏”。今八甲裴氏乃裴宗焕之后无疑(待查)!
2002年7月,我们又发现了裴氏五门裴江墓碑,悉数抄写入谱。至此,垣曲裴氏人口资料系统完备,世序排列没有任何空缺;2002年10月,耗资2500元,垣曲裴家人重修了始祖裴世英配姜氏碑楼
峪子村是垣曲裴氏的滥觞之地,垣曲境内的裴氏族人都是从峪子村散发出去的,以下是垣曲裴氏从峪子村播迁出的情况:
垣曲裴氏始祖裴世英伯仲3人,即裴世英、裴世能、裴世杰。裴世英四子裴珍迁往运城市盐湖区子谏村。有一支迁往晋中榆社。
1671年,长门68世裴玉慎、裴玉连、裴玉加之子因荒年而外逃,后定居今华峰杜村上目头,距峪子村三十里。其子孙后来又迁往长直南洼、长直乡南洼村,距峪子村三四十里。华峰乡丰村距峪子村二十里,华峰乡丰村的裴家人也有从峪子村迁往的,也有来来回回迁居的现象,为的是大家荒年期相互保命。

1745年,裴氏长二门因连年旱灾,迁往佛云山定居,十二世玉爱、十三世金斗、十四世裴登信、裴登义均葬佛云山茔。据清朝《垣曲县志》记述,处于历山镇与古城镇交界的佛云山顶,有裴家人坟墓若干处。
1834年至1846年,裴氏四门裴功文迁居店头村,并葬于店头村。店头村距峪子村仅一河之隔,裴姓人却寥寥无几。
1876年,裴氏长二门裴登元迁往河南省新安县荆子关的黑山;裴门五十二世某人迁往河南新安县铁门镇芦院;裴士元迁往孟津县;光绪三年后人口死亡十之八九,本支留村者仅一两户,余者均迁往河南的渑池、济源等地;迁往胡村东坡1户。
1877年,大清光绪初年,中国历史上经历了亘古未有的“丁丑荒旱”。峪子村裴族长门第十五世祖裴衽,居住在峪子村中街上沟后窑。配西石村石公永邦之长女,生2男,长子裴承绣,次子裴承缵。1867年十月初十午时,裴衽病逝。光绪三年,长子裴承绣病故,冥配西石石公效然长女。其母石氏27岁守寡,与子裴承缵孤苦伶仃,相依为命。石氏与不满10岁的裴承缵共居寒窑,艰难度日,投奔到西石村娘家求生。经过母子同心,亲戚相助,经历30余载兴建了裴家大院,县长周其昌还赠送“嘉门福禧”大匾。裴家人与西石村民一荣俱荣,情同手足。秦晋友好,和睦共处。现西石村裴家人已达200多人,其中移居甘肃天水市者10余人、移居绛县南樊者10余人、移居吕梁市离石者10余人。
1943年,因蝗虫灾,裴氏三门裴士恭移居曲沃盐村,五门裴忠义移居绛县郝庄乡上吕村。
1955年冬,入初级社。峪子村三个庄陡坡、后崖与沇东车家庄合成一个社。1956年,转入高级社,以上三个庄从峪子村析出。沇东村裴氏属于峪子村裴氏开枝散叶,人口百十来人;皋落乡岭回村有一户裴姓者;古城镇曙猿湾村也有一户裴姓者。
2000年因小浪底建水库,原东寨村百余名裴氏移民至陈堡,仍沿袭旧村名东寨村。
另外,垣曲境外裴家人移居本县者有6户:新城镇清源村裴金刚的父亲解放后由山东省菏泽市王浩村裴庄迁来,从事汽车水箱焊接修理,现兄弟二家共14口人;新城镇刘张村裴中和全家8口;裴良志在垣曲县开诊疗所;垣曲县人民医院还有个裴小民,其父亲解放后由晋中迁来垣曲;历山镇的裴安以前是个开矿的老板,其先辈从河南开封迁来,现全家定居历山镇。
现今,华峰乡马村万家窑与陈堡源河沟水库接壤处有裴氏祠堂遗址,说明此处过去有裴家人居住,且规模不小。据马村一裴家人回忆,他是从丰村迁到马村的。丰村的裴家墓地碑石林立,地块很大,足见其家族生活时间漫长。
截止2002年10月,河东裴氏迁入垣曲者,213户,1200余人。
据全国人口普查显示,2020年全国裴氏105万人,山西省118个县市均有裴氏后人,全省75680多人,运城市22520人。2006年,古城镇峪子村创建了裴丽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亭。厅内四面石碑亮丽大气,浑然一体。四根红柱锃亮,翼角腾云,古色古香。正面刻隶书体“裴丽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碑”,背面是裴丽生书法真迹“实事求是不尚空谈,临事而惧好谋而成。”一侧是原省委书记陶鲁笳写的裴丽生传,另一侧刻有峪子村全体村民编写的碑文。纪念亭矗立在松柏鲜花丛中,垣曲至济源省道擦身而过。这里是裴氏族人纪念先祖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

垣曲裴氏为舜帝故里之佼佼者。垣曲裴氏的优秀代表裴丽生先生,早年追随革命,为山西及临汾、运城的解放立下了汗马功劳。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山西省省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在科学界开展了多学科研究,是“两弹一星”的组织者和指挥者之一。裴作霖(泽三)光绪二十三年(1897)正月初一生于西石村,为民国时期国内著名国画家,擅长写意花鸟。1939年为我国抗日战场捐献飞机一架。其子裴高度,1937年入党,西石村第一位共产党员,第一任党支部书记。为革命出生入死,奋不顾身。历任太岳支队分队长、二区副区长、县司法科科长、法院院长,还临危受命外出五县开展工作,后任省公安厅劳改大队队长。军区司令员裴士珍为中国革命抛头颅洒热血,依然健在。裴群、裴鹏霞在不同的岗位上任劳任怨,为国效劳。
七十一世先祖裴丽生说:“人类的史籍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兴替的记录,也是人类了解既往,开创未来的教科书。”我们裴氏后裔应当重教务学,崇文尚武,德业并举,廉洁自律,耕读传家,励志进取。这是生生不息的裴氏文化的内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推诚为应物之先,强学为立身之本”。它的理论基础是忠孝,孝子出忠臣。这是裴氏文化的渊源,这是对祖宗历史的记忆和赓续,是裴氏人与时俱进的巨大动力。当改革的春风沐浴神州大地,裴氏后裔犹如注射了强心剂,高唱着春天的故事,畅想“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崛起,伟大复兴的新时代。



作者简介

裴国杰,男,生于1962年8月,垣曲县古城镇西石村人。任职于垣曲县广播电视台。中国诗赋家学会会员,中国诗赋网编辑。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裴氏宗谱》编委会理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裴国杰丨散文/引经据典话“哄哄”
「文化篇」商汤故里黛眉山之开篇
卷一百十八
山西垣曲乡村风水塔(明清两座·待考)
垣曲县里奇石多
王彦平题“古中国”河东行采风联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