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正潘氏家谱—远祖立家苦
userphoto

2023.09.06 山西

关注
王正潘氏家谱


潘大丰

以王正村建成潘家祠堂为分界线,之前尊称为广义的远祖,包括一世祖到六世祖,大约从1615年——1740年,跨度一百多年。
01
一世祖逃难到宝井

潘家远祖是从山东逃难到宝井老城。大约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左右,山东曹州府一户不知是富户还是穷家的潘氏人家舔了一口男丁,安居乐业、平安无事的日子过的很快。男孩长大成人,娶妻生娃有了三个孩子。

一场不知是天灾还是人祸,导致一家五口在曹州府无容身之地,大约在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左右只好背井离乡,走上漫漫逃难路。

一家人长途跋涉,风餐露宿、饥寒交迫的苦没少吃,风吹雨打、蚊虫叮咬的罪没少受。不知道千里之遥的路走了多久,免不了沿路乞讨充饥。有没有豺狼虎豹袭扰、土匪强盗打劫?无论多大困难一家人坚持到最后,终于在黄河东岸——宝井老城的河滩地找到栖身之处。

天无绝人之路,赶上“三十年河西”,黄河东岸有大量的河滩地,为外来流浪人员提供了理想的落脚之地。一家五口白手起家,在宝井县城西边二三里远的黄河滩搭棚居住,面朝黄土背朝天,开荒种地,既种瓜又种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吃饱肚子、穿暖衣服、住上房子辛苦劳作。

天公作美、连年丰收,二十多年的积蓄就在宝井县城购置了两座院子,过上了温饱有余的安稳日子,期间还生了一个孩子,成为三子一女的六口之家。

这是一次优胜劣汰、大浪淘沙的残酷选择,远祖把山东曹州潘氏火种传播到宝井老城,四百年来得到了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发展壮大。

先祖立家千辛万苦,家谱记载一言半语。远祖逃难路上遇到的困难比我们想象的多得多,承受困难的能力和解决办法也比我们想象的强得多。我们晚辈只能靠想象,回到当年的社会背景、生产条件和人文环境,感受先祖的一些艰辛万苦。

02
二世祖落户王正村

风水轮流转,自然规律不可逆转。“三十年河东”导致黄河水患频频向东岸袭来,宝井一带的河滩地大大减少。远祖在宝井的稳产农田估计不多,河滩地越来越少,产量也没有保证,供养不了三个儿子结婚成家、生儿育女的大家庭,为了有宽松的生存空间,从长远打算,搬迁是唯一选择。

大约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清崇德五年)左右,一世祖已经五六十岁了,大儿子留在宝井陪伴老人。二儿子三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走四方的年华,离开刚站稳脚跟的宝井老城,告别父母亲人,向东沿坡上行,寻找合适的落脚地。也许是熟人介绍、也许是其他关系、也许是做佃户起步,在宝井以东二道塬坡顶的王正村找到落脚之地,成为王正潘氏始迁祖。过了几年三儿子迁移到宝井东南的杨林村,再后来大儿子的一个孩子迁移到宝井东北的冯村(荣河镇)。

当时在生产落后的条件下,交通不便,通信不畅,家族势力盛行,本是一家人按常理应该迁徙到一个地方,相互好照应,遇事有帮衬。晚辈推测,可能受当时条件限制,财力物力达不到一次性搬迁到一个地方。叔侄三人只能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条件成熟一个搬迁一个,为自己搬迁选择了最佳时间和最合适地方,用最经济实惠的方式搬迁。先找到地广人稀的村庄做佃户,好好干几年,靠吃苦耐劳,诚实守信,慢慢站稳脚跟,有了积蓄再安家落户。

《1998年潘氏家谱》记载了远祖初到王正村的情景,原文如下:

传说在明代末年时,王正村后巷东头多系周姓,巷的中部和西部多是张姓人家,户数比周姓少,但很富裕,如后巷西头路北有一眼深水井,井上有房屋三间,北墙上镶嵌有一块石碑,石碑记载有打井的时间,是明代末年,还有捐钱人的姓名和钱数,捐钱人员中,主要是张姓,只有少数周姓而没有潘姓,捐钱人数和钱数看,那眼井主要是张家打成的。据说当时打一眼深水井,要花800两以上银子。为什么花那么多钱去打深水井呢?主要是为了生活,也是张家有钱。

再说张家占有土地既多又好,如王正村外北边有一大片地,名叫“张地窑”,那片土地平整,距村也近,都为张家所有,故名“张地窑”。“张地窑”西北有一块长满杂草的坟地,只有一个墓碑倒在地上,每年清明时也无人去扫墓,称为无主坟,传说那是张家的坟地,张家在明代末年不知何因在王正村消失。

由此可知,明末张姓人家离开王正村,出现人少地广的情况,远祖次子迁移王正村,正好弥补了张家人留下的空缺。客观条件对远祖迁移王正村比较有利,必定初来乍到,白手起家的苦、人生地不熟的罪要一个一个闯关过坎。在自生自灭的封建社会,怨天尤人、苦思冥想毫无意义,埋头苦干才是唯一出路,王正村潘氏后裔脚下的这土地都是远祖用血汗换来的。

03
百年苦干

从三世祖到六世祖就成了土生土长的王正人,一代一代踏着父辈的脚印苦干、巧干,有了积蓄就圈院建房,养畜购地,积少成多,扩大家业。到乾隆初年经过近百年的人口繁衍、发家致富,已经在村里相当富有,可以说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物有物,二十多户规模的潘氏家族,人心齐泰山移。

大约1740年左右,在王正村后巷中段路北建了一座一进两院、中间有腰庭的祠堂,供奉潘氏列祖列宗。关于潘家祠堂的规模照抄潘克广前辈的原文:

从潘家祠堂修建之规模看,潘家到王正村七八十年时是富有的。如前巷有一座五间门面大祠堂为畅氏祠堂,村里人都叫“老祠堂”,因为畅姓人在王正村户数最多,大约300户,在过去修这样一座大祠堂是可能的。而后巷周姓人家也是王正村的老户,有60多户,也有一座祠堂,抗日战争前为周喜顺和其父住,规模很小,建筑也简陋,相比之下,潘家到王正村晚的多,却建有一进两院,一砖到顶比较宏伟的祠堂,还有一个偏院。如果当时潘家人都是从事农业,不可能建造那样好的祠堂,估计有人在外经商或从事其他工作。

王正村潘氏远祖经过百年苦干,一世祖靠“闯劲”白手起家,从山东曹州迁徙都宝井老城,二世祖靠“巧劲”白手起家,从宝井老城迁移到王正村。三至六世祖农商兼顾,越干越富,为子孙后代撑起一片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天地。

远祖立家苦、置业难,我们后人虽然看不到,但一定要想象到,这里只是冰山一角的陈述,迟到了四百年的粗略追忆,希望王正潘氏后裔牢记心间。

远祖是榜样,后裔不能重复他们的经历,但一定要继承他们的精神。累不累走走先祖逃难路,我们就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苦不苦种种先祖开荒地,我们就有了努力奋斗的决心。

远祖在天之灵如果能听到后裔发出的声音,一定会含笑九泉。

(潘大丰,2023630日)


END

作 者 简 介


潘大丰,1959年生,1982年太原工学院电子测量技术专业毕业。退休前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繁峙古氏源流考(外一篇)
献县河城街镇河街村张氏家谱
【吉安县传统村落系列】——永阳镇邓家村
栖霞姓潘的人不少,中桥有大小两个潘家村
【点赞】桐庐这个古村,省里要重点保护!
此偏远山村都是大唐皇族后裔,还拿出了6本证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