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潘大丰:王正村潘家居住条件变迁
userphoto

2023.09.17 山西

关注
居住条件变迁

潘大丰

王正村潘家居住条件变迁

——兼谈农村住房现状

清朝初年,潘氏远祖到王正村,填补了张家人逐步离开的部分空缺,先在后巷路口村北边一带落脚,也就是潘家巷前身的地盘,这里也许有张家留下空闲的牲口厦或者碾麦房。明史无记载、村里无传说,张家人不可能是犯了株连九族之罪,会在一夜之间无踪无影。

张家人很可能是在外地找到更好的生存空间,或者谋到更好的生存方式,先有一部分人在外地闯荡,还有一部分人在村里留守,在外面确实发展好了才全部搬走,张家的迁徙规模估计有十多户、持续了好几年。

张家人搬离王正村,就像1937年部分潘家人跑日本到西安,人虽然走了,但家还在,院门锁上,农田租给他人种。可见,潘家远祖来到王正,不可能一下住上张家人留下的正式院落,只能以佃户身份先住在村边的碾麦场等,随着张家人的彻底离开,才慢慢住进后巷。因此,后来的潘家巷也许是远祖到王正村最早的落脚处。

今非昔比王正村潘家巷

过了百十年,潘家人丁兴旺,人财两旺的一支从后巷西头路口向北发展,用了一百多年建成潘家巷,潘氏其他分支也各自建好了安居乐业的院落。到1924年,王正村潘家人按本家户形成六个居住群,保留了农耕社会生活习惯,从居住地就能分辨出血缘关系的近远。 

潘克广前辈原文记述了开辟潘家巷:“王正村后巷西头潘家巷原是村边一片农田,1937年抗日战争前,后巷西头潘家巷内的墙边还有三处小坟墓,一处在潘高森房屋东边墙根,一处在潘正有麦场北墙根,一处在潘盛祥北场南墙根,据说原来坟墓在墙不远处,后来为了行人和工作方便把坟迁至墙根处,也说明那一片地原是村边的农田。潘家巷先祖原来和巷口潘胡祥是一家,因分家另建院落时,便将附近一片农田买下、先修建了一两个院子,后来不断修建,成为潘家巷。到1937年,潘家巷内共有正式院落十四座,大都是一砖到顶的大瓦房,房屋排列有序,巷道宽敞,可以说是一个独家巷,前后有两个关门,巷南口的关门上有平台房子,每到冬季晚上10时许关闭后,有人在平台值夜。巷的东北口(茂祥门处)还有一个关门,也在冬季晚上10时许关闭。这样使潘家巷比较安全,如抗日战争前附近的鱼村、大谢等村曾在冬季晚上发生过土匪抡劫事件,但潘家巷从未发生过偷盗抢劫的事情。由于巷里的人都是近本家,多少年来一直互相关照,和睦相处。”

一百年前潘家巷共有十四座院落,其中潘家巷本家户十三座、潘甲辰一座。院落之间有打麦场、牲口圈、空闲园等,住户稀稀落落比较分散。1950年土改后,空闲的场地陆续圈院盖房住了十多户,2023年潘家巷已住进六个姓氏二十二户,大家其乐融融,邻里关系融洽。

王正村潘家人集中居住的后巷现状

目前,还没有收集到潘家其他五个居住群的形成过程和详细资料,只能简单列出居住位置和变迁情况。后巷西头路北住户群,从四座宅院发展到五座宅院,另有一座宅院分给他人;后巷西头路南住户群,从四座宅院发展到七座宅院,另有一座宅院流落他人;潘家祠堂西小巷住户群,从五座宅院发展到十一座宅院,另有一座宅院流落他人;潘家祠堂东小巷住户群,从四座宅院发展到八座宅院;后巷中东段住户群,从三座宅院发展到十三座宅院。网络版省去六个居住群各家各户百年住宅对照表,详见印刷版家谱。

在传统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社会,潘家人四合院的标配是正院住人、偏院喂牲口,下地干活配有犁耧耙耱耕子铧等几十种农具,妇女做活必备织布机、纺线车、缠线拐、鞋算子、棒槌等工具,院子还要放一块捶布石,家乡话叫“除棉石”,一般放在北房台阶下,大约60厘米长40厘米宽。

第一次改善居住条件

1949年毛主席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新中国,经过土改农村基本完成了第一次住房条件改善,无论院落大小好赖,做到了居者有其屋。至1987年,王正村潘家人的住房条件还停留在“有限改善”的初级阶段,只有潘敏章、潘百管、潘根换等八户先后动工盖了砖土混合墙的瓦房,其余仍住在祖传老宅院年久失修的旧房子。

自古以来“打墙盖厦提起害怕”在农村广为流传。由于缺水少电没车,运送建材靠人拉、肩挑、手提,特别耗时累人,加上建筑业不成熟,雇大工、找小工、借各种应急零碎工具更是看人脸、跑断腿。谁家准备盖房,都需要多年积攒钱、物、粮、油,甚至还要提前一年“打胡基”、“摸泥基”。

王正村潘家仅存的明清四合院

第二次改善居住条件

1998年邓小平推行改革开放进入第十个年头,农民承包土地,劳动致富有了一定积累,村民开始了圈新院、盖新房的第二次住房条件改善。村里常年有四五个木匠班子给人盖新厦,持续到2016年,几乎村里的潘家人都盖过一次新厦,甚至盖两次新厦的也不在少数,主建筑大多是钢筋混凝土的二层楼,不少院子由三四分扩大到五六分,村里新开的巷道几乎都有潘家人的院落,彻底打破了本家户、潘家人集中居住的格局。

实践证明,二层楼在农村根本不实用,村民既不习惯也没有必要住到二层,因为一层的房间足够人居住和活动。二层闲置只好堆放不用的杂物,由于经常无人上二楼,成了麻雀等小鸟的天堂。

新农村建设进展至今,家家户户都要用彩钢搭一个工具房,存放三轮电摩、打草机、打药泵等多种机械化或半机械化农具,农机专业户还需要专门场地放置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等大型农机具。如今牛是农民的半分家当一去不复返,各种农机具是农民的好帮手一点不假。

这一批盖厦,宅院地盘扩大了,建筑面积增加了,与老式盖房相比,房主省去好多操心费神的麻烦。建筑队一条龙施工省心,水、电、车到位省力,好多人力劳动变成操作机械干活。手机派上用场更省工,砖、瓦、沙、水泥、钢筋、门窗等建材就能送货上门。如果包工包料更省事,房主只需提要求、把好质量关。

对比百年农村住房变迁,1924年潘家人在村里有34座祖传宅院,如今潘家人在村里有58座宅院, 十八户在祖传老宅院盖了新厦,十六座老宅院流落他人,四十户新宅院分散到村里的新巷道。新院基有祖传的空院,也有一大二公年代划分的,还有改革开放以来自己掏钱买的。

观察人员变化对住房的影响。改革开放前,广大农村仍沿袭传统的农耕社会生活方式,市场经济不发达,城乡界限分明,二元城乡壁垒阻碍了人员流动,农村人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用传统农具在地里干活。

第三次改善居住条件

1978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市场经济日趋活跃,逐步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形态。通过升学、经商、务工、参军,王正村潘氏族人大约有四十户定居城市。这批城市新移民在村里或有过世父母遗留的祖传老宅院,或者健在父母为其守着一份家业,他们城里有房、村里有家,以双重身份行走在城乡两地之间。

2016年以来,国家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农村人开始第三次改善住房条件,在村里几乎不再盖厦,超前的村民在县城、运城等城镇购房置业,或者倾力帮助在城里安家的子女购房。农村娶媳妇不再要求男方在村里盖二层楼,而是上升到在城里买婚房。

王正村潘家老院新貌

商品房进村提升了村里人的生活质量,交钱拿钥匙改变了农村盖房的传统模式。老百姓追求好日子是好事也是负担,仅靠种地收入根本买不起城市的房子。似乎生活越好压力越大,经济越发达越需要钱,有些人开始怀念一穷二白、一大二公的苦日子,认同比穷怕富、喊口号、搞斗争的文革时代。

社会发展变革总要遇到新问题,也会有新的解决办法。国家如小家、小家似大家,谁都别指望一口吃成大胖子,一步到位解决所有问题不是人间生活。相信国家政策会不断调整倾斜,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同时还得靠自己想办法创造财富多赚钱。正所谓求人不如求己,左手没有右手拿着稳,一世祖千辛万苦逃难到宝井的故事仍有现实意义。

2023年7月20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实施方案》。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大有作为,提出鼓励引导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休医生、退休技术人员、退役军人等回乡定居,当好产业发展指导员、村级事务监督员、社情民意信息员、村庄建设智囊员。

随着这一方案的落实,相信过不了几年,将会改变村里人往城里跑、城里人往国外跑的风气。城里人会越来越青睐农村的田园风光、安逸环境和宁静生活。城里人拥有一套乡下住房将成为新时髦,村里人也会实现在城里有住房的梦想。

只要国泰民安,上下同心发展经济,城乡一体化,来去方便的美好生活一定能实现。


END

作 者 简 介


潘大丰,1959年生,1982年太原工学院电子测量技术专业毕业。退休前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品】小说前沿 · 家园‖总第1146期
在农村,这四“子”惹不得,惹上就麻烦!
竺元平 | 千言万语思故情 遥寄当年养育恩
中国古村落【27】河北省平山县杨家桥乡大庄村(64P)
在农村生活,要小心应对这五种人
庄户人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