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元代书家系列之——陆居仁

      陆居仁,字宅之,号巢松翁,又号云松野褐等,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人。生卒年月不详。元泰定三年(1326)以《诗经》中乡试,隐居不仕,教授生徒以终。工诗文,擅书法,书学“二王”,为松江书派的先导。他活动于元未明初,与杨维桢、钱惟善交游甚深,殁后被同葬于干山,世称为“三高士墓”。有松云野褐集《元诗选》传于世。

      本次选临的帖子是陆居仁《跋鲜于枢诗赞卷》,纸本,草书,纵42.7厘米,横205.8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此段草书计四十三行,系陆居仁写在《鲜于枢行书诗赞卷》后面的一段跋文。他用鲜于枢诗赞原韵作诗二章,一赞昭文(元昭文馆大学士释溥光);一悼伯机(鲜于枢字伯机)。按鲜于枢诗赞原作已阙前六韵(“幽”“流”“求”“沤”“球”“牛”)赖此考见。跋后自题书于辛亥,即明洪武四年(1371),与另一件草书作品《苕之水诗》同一个时期,为其晚年所书。

       陆居仁传世作品很少,历史上也并不以书名世,元末明初陶宗仪《书史会要》、近人马宗霍《书林藻鉴》都没有记载。虽为松江华亭人,在董其昌的书法“云间派”阐述中也没有提及。但我们从陆居仁仅存的几件作品来看,其书法在有元一代实为佼佼者。

元代▪鲜于枢《诗赞卷》

      其书法点画圆满,运笔中锋直下,笔法结字和鲜于枢的极为接近,得益于王羲之、王献之和怀素。字形依照字的笔画多少及固有形态而自然变化,笔画粗细变化不大,使转流畅开合有度,线条沉稳圆润,萧散清逸,轻重映带,意趣盎然,抑扬顿挫,提按起伏,满纸云烟,虽寂然无声,却有着音乐噪噪切切的旋律。陆居仁喜在作品中加入很多长线条来调节节奏,如“轩”“彝”“行”“释”等字,其中时以渴笔为之,多有屋漏痕之意,安闲自适,清高脱俗。如“行”字末笔的长线条宛若涓涓细流,在行进中不断变化轨迹,悠哉游哉,看似松弛实则变化多端摇曳生姿。

      整件作品多以圆线为主,很少有方折棱角。其线条内部运动的丰富性虽然远不能与《丧乱帖》、《频有哀祸帖》相比,但线条圆浑稳妥,推移的节奏流畅、轻松,表现出了陆居仁自己独有的一种潇洒、清淳的意境。

元代陆居仁《苕之水诗卷

      行气和章法上有几大特点。一是参差变化。每行字数不一,字间疏密错落。线条粗细浓淡多变,中间飞白频现,带有强烈的飞动感和弹性感。二是牵丝映带。这件草书作品以草居多,略掺杂部分行书,节奏明快,或两三字、或五六字、甚至近乎整行连串为一组联属组成一个新的整体。三是欹侧相生。帖中常见数行字向一个方向渐渐偏离中线,而在不知不觉中又开始拉回来归于中轴,自然书写状态让人并不感觉突兀。

      全篇墨色由浓渐淡、从润至枯,起迄分明,变化自然。每蘸一次,必书至墨干笔枯为止,墨痕丝丝可辨。几个沾笔之后呈现的较浓郁的自然墨色很醒目,如“观海”“利谋”“年来”“梵刹”“释手”等, 轻重交替,起伏跌宕,使人如闻清音。

元代▪陆居仁《跋鲜于枢诗赞卷》

      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元代是一个极具特殊意义的时代,“外族入主”和“等级划分”的阴霾笼罩整个社会,使得文人士大夫们多多少少有种难解的心结。对于统治者的专横,他们或委曲求全,或徘徊观望,或混迹市井,或遁世隐逸,其书法作品字里行间流露出种种矛盾和不安的情愫。因不愿意出仕为官,一部分书家遁迹尘俗,走上了隐逸的道路。元代的“隐士书家”群体以杨维桢、吴镇、张雨、陆居仁、倪瓒等为代表,在思想上追求个性解放的同时在艺术上都有所观照,书法作品中更容易迸发出反传统、脱凡俗的火花。陆居仁虽然在中国书法史上没有显赫的书名但其草书成就是不容我们忽视的。

王志安节临陆居仁《跋鲜于枢诗赞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鲜于枢书六米长卷《苏轼海棠诗》用笔雄健,豪放苍劲
鲜于枢书法作品鉴赏,让我们来看一看有没有你喜欢的作品!
每日一帖:鲜于枢《行草诗赞卷》
鲜于枢行草书《王安石杂诗卷》
鲜于枢书王安石杂诗卷欣赏
【古今书法】元·鲜于枢行草书《王安石杂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