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彩文 || 澜沧卫的设置及其在永胜历史上的进步作用

澜沧卫,在今永胜县境内,于明初设立,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永胜之称谓,不同的历史时期名号各殊。据史书记载,永胜战国时为白国地,汉代为施蛮所居;南诏时异牟寻夺蛮地,名北赕,后改为成偈赕、成纪镇、善巨郡;元宪宗十五年(编者按:当为元世祖至元十五年)置施州,十七年改北胜州,二十四年升为北胜府;明洪武十七年置北胜州流官知州,二十九年置澜沧卫军民指挥使,以州隶之。[1]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清政府正式将澜沧卫裁除,澜沧卫在永胜历史上共延续了292年。如今丽江纳西族中的一些老年人,仍把永胜称为“那擦扼”(即澜沧卫之音译)。但对澜沧卫名称之来源,史家历来存在较大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是由于“元明时称金沙 江为北澜沧江,今澜沧江为南澜沧江”。[2] 另一种说法是:“城西有澜沧山,卫与驿皆以此得名。”[3] 笔者认为后一种说法更有道理,更能让人信服。


永胜地处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的结合部,自西汉以来,这里就成为由北经四川入云南的一个军事重镇;唐以后,又成为西南丝绸古道由北自成都达大理、到缅甸、印度的商业要道。因而被称为“北国胜门”。[2] 光绪《永北直隶厅志》说:“永郡于云南,孤悬江外,界接吐蕃。南连宾邓,北拒卫藏,东界盐源,西通鹤丽,作大理之藩篱,……地交滇蜀,人杂汉夷,引控诸土司,为边陲重地。”[4] 唐代南诏蒙氏在境内崀峨建兵寨,居高地而扼南北;宋代,大理国高泰慧将其地作为世袭领地。正是由于自汉代到元代的统治者对永胜都采取了羁縻政策,从而形成了众多土司割据称雄的局面,直接威胁到明王朝在滇西北的统治,因而明政府便有置卫而治之的意图。

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平定云南后,为了防止造成地方割据,避免地方权力过分集中,首先对地方政权机构作了调整,将元代的行中书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司和都指挥使司。云南布政使司和云南都指挥使司也相应地对元代在云南设置的路、府、州、县作了较大调整,将北胜府改为北胜州,属鹤庆府管辖。其次,针对云南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的实际,明政府对云南实行“三江之外宜土不宜流,三江之内宜流不宜土”的方针,进一步建立健全土司制度,于是任命边疆土著民族中的上层贵族首领担任地方政权机构中的长官,达到“以夷治夷”的目的。土司在政治上听从中央的调遣,并根据实际情况“额以赋税”。另外,为了巩固边防,并从形式上保证全国范围内政治上的统一,明政府釆取了“寓兵于农,屯民实边”的政策,将大量的汉族人口从内陆迁往云南屯田。

正是在这样一种大的社会背景下,云南两司为了统摄金沙江上游一带的土司地界,选定北胜州设置军政合一的澜沧卫军民指挥使司,除了将中原内陆征南部队的部分武装留守于此,还将驻昆明的云南中卫数千官兵调防北胜。《明实录·太 祖洪武实录》卷241对此曾有记载:“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九月,……调云南中卫与北胜州,置澜沧卫。”这就是永胜人常说的洪武调卫。1396年,曾任澜沧卫指挥使的王佐率本卫官军和所属北胜、永宁、蒗蕖三州土司军民,在元代北胜府大树坪土城南三里另建新城,作为澜沧卫官署和军队驻地。[2] 这就是著名的澜沧卫古城。该城用砖石砌成,“周围五里三分,高一丈六尺,城脚厚五尺,垛口厚一尺八寸,环以水壕”[1],城开四门,并各建城楼一座,东楼名“迎旭”,南楼名“来薰”,西楼名“扬辉”,北楼名“拱极”。明正德六年,北胜州发生7级大地震,“倾城西北,民居倒塌者总计五千余间,近屯西山下,田陷成湖者百余顷。”[5] 后由当地军民将被震垮的城墙重新修建。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知府胡廷松、总兵马声呈文云南总督马继文,称古城自明正德地震后重修迄今已历百年之久,“城渐颓,壕渐淤”,请求重修。获准后除修葺坍塌损坏的城墙,疏浚护城河外,还于四门之上增建二层穿斗拱架式堞楼,使四门更具有雄浑威武气势。同时,改题东楼曰“挹翠”,南曰“威远”,西曰“窦雪”,北曰“安阜”,使四门名字具有了浓厚的政治色彩。澜沧卫城后来多次得到修复。

澜沧卫军民指挥使司按照明王朝关于设立卫所屯伍制度的规定,实行卫所编制。其设置为:“指挥使(一员,世袭)、同知二员(掌印一员、操屯一员,俱考选)、经历司(经历一员、知事一员)、镇抚司(镇抚一员)、千户五所(正户千户五员,百户二十员)、三分马步旗军(三百九十五名)、七分屯军(一千一百二十六名)、舍丁(一千二百二十一名)、军余(六千二百六十二名)”[5]

澜沧卫军民指挥使司建置之初,权力较大,除管辖本部卫军外,还辖有洪武十七年划属鹤庆管辖的北胜、永宁、蒗蕖三州(即今永胜、宁蒗县)。永乐四年(1406年),永宁州升为府,属云南布政司,脱离了澜沧卫管辖。正统七年(1442年)九月,由于土民忍受不了卫军的欺凌,土司上告,北胜州改属云南布政司,兵设流官吏目。到成化十九年(1483年)增设流官知州。从此,澜沧卫只管卫军和蒗蕖一州。[3]

然而到了明代后期,由于卫军军官施行暴政,虐待士卒,致使有的逃亡他乡,有的改军籍为民籍或客籍。在卫者消极怠工,或因军官督屯不力,使得不少屯田荒芜,兵源也随之减少。另一方面,地方豪强侵占屯田,使得卫军的屯田逐渐成为私有,屯军耕种发生困难。在此情况下,澜沧卫屯军也逐步转化为北胜州民,澜沧卫所政权逐步转入北胜州衙署。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清政府正式将澜沧卫裁除,以屯赋并入北胜州,卫所屯田制从 此废弛。澜沧卫古城也在1951年被拆除。

明朝政府设置澜沧卫军民指挥使司,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对边疆民族区的控制,建立明王朝大一统的政治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在金沙江上游的利益。但从客观上来说,澜沧卫军民指挥使司的设置以及明朝对北胜州地区的移民垦殖和屯田活动,大大提高了当时北胜州的农业生产水平,推动了北胜州政治经济文化的向前发展,同时也大大改善了北胜州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关系,使北胜州的经济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明初,在“寓兵于农,屯田实边”政策的推动 下,大批汉族军上和家属移居永胜,并分屯于各卫下的所、屯、伍定居。他们平时垦荒种地,战时挥戈上阵。因此,既开垦了大量的土地,又保卫了当地人民的安全。澜沧卫设置后的有明一代,所辖境内未曾发生过重大的军事活动。相反,却多次被征调到境外参加战斗。如正统六年(1441年)参加了攻打麓川之战,万历元年(1573年)参加了攻打缅敌和永昌、镇康、耿马等战役。

农业方面,移入北胜州的大量汉族军、民、商屯户,在其所定居的地方开了大规模的屯田垦、殖活动,使农业生产迅速提高。明朝政府奖励屯军扩大耕地面积,实行减免数年田赋课税。沐英刚留下来镇守云南时,便以“云南土地甚广,荒芜居多,宜置屯田”,督促各卫所军队开展屯田活动。到正德年间,永胜的屯田增至四万多亩,其中“军官职田六千二百二十三亩五分,士兵屯田三万五千五百三十九亩一分六厘”[6]而且在此之后的数十年间,军屯和民屯户开垦的土地数量仍在不断增加。

在屯田垦殖、扩大耕地面积的同时,澜沧卫的屯军还兴修了许多灌溉水利工程。北胜州地处边远山区,因此水利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至关重要。据景泰《云南图经》和天启《滇志》记载,当时北胜州的程海、九龙堤、龙潭、观音箐坝、盟庆坝、河草坝、海闸、包家闸等较为著名。其中龙潭在州治北15里。[7] 这些水利灌溉系统纵横于北胜州的各屯军驻地附近,极大地改善了北胜州的农田灌溉条件。此外,屯军还修建了大大小小共70余座桥 梁,改善了北胜州的交通状况。

在汉族移民的影响下,北胜州土著居民的其他各种农业生产技术也得到了相应提高。例如屯军引进外地籽种,还从四川购买耕牛,传授北胜州土著居民先进的农耕技术,改变了当地居民粗放型的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大大提高了北胜州各少数民族的农业生产水平,增加了粮食产量,使永胜的经济在短短数年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商业贸易的繁薬。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汉族人口的不断增长,大的城镇和居民点也在屯军附近不断出现,使得北胜州的集市贸易随之发展。据万历《云南通志》卷一记载:“市肆,俗呼街子,日午而聚,日夕而罢。”澜沧卫北胜州的主要集市,当时祢为“皇街”,并以十二生肖来确定集市的交易日。如卫城街(申、子、辰日集),清水驿街(寅、午、戊日集),期纳街(巳、酉、丑白集)等。当地居民和卫军在集市交易时,从少量的以物易物,或以贝为交易媒介,逐步发展到使用白银、铜钱。集市贸易商品主要是铁器、竹木牛羊皮、蔬菜、药材、家禽、粮食等。经过明朝政府的数年经营治理,澜沧卫北胜州不仅成为军事重地,而且成为四川西昌、云南大理、祥云、蒗蕖等地商贾云集之地。当时的澜沧卫古城“两旁铺面街头接尾,街天人头攒动,商品琳琅满目”。[2]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太平盛世景象。

澜沧卫军队进驻北胜州后,为了保证驻地的安全,打通与临近地区的交通,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他们除修建澜沧卫城外,还修筑了许多关哨、驿道、邮递铺役等。如南山哨、三渡河哨、观澜铺、海腰铺、清水驿。海腰铺、清水驿等名称仍沿用至今。 

在文化教育方面,随着大批的汉族移民迁到北胜州,先进的中原文化、儒家学说和道德规范也随之传入永胜,他们在北胜州建学堂、修庙宇、兴儒学,大力倡导教育,使得地处西南边疆的北胜州“风俗渐化,而登科入仕者,累有其人”。整个明代,澜卫共有文举人十七名、副榜三人、岁贡一百四十多人。正如光绪《永北直隶厅志·庙学》(卷四179页)记载:“永北自有元,始置吏,前明风化渐开……永郡僻处边隅,而人文蔚起,郁郁济济,代不乏人。”总之,明政府在澜沧卫广置儒学的结果,使汉文化在北胜州得到传播,提高了当地人民的文化素质。

明代澜沧卫境内还出现了因拾金不昧而闻名全国的刘思善〔① 刘思善,字复吾,北胜州庠生。天启年间,邻人何姓夜失火,将银一囊约三百余金掷过墙内,思善拾而存之。次日,物归原主。邻人惊喜交集,愿以一半相酬,思善拒之。此事一时传为佳话。〕,其事迹先后被载入《广事类赋》、乾隆《永北府志》、民国时全国通用的《共和国修身教科书》等。此外,曾任广东四会县丞的澜沧卫籍庠生陈煊,宾川州训导的贡生刘玺等人,都因勤政廉洁而为后人所敬仰。

正是因为明政府本着军屯要达到“足兵食、固边防、扩耕地、兴水利、发兵源、广教化”的目的,并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使得北胜州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后,已建设成为一座府署、学校齐备,庙宇众多,人口密布,手工业、商业、文化教育和农业均具有较高发展水平的滇西北重镇,北胜州也因财荫民富而跃居云南一等县。

参考文献:

[1](清)刘慥纂.乾隆永北府志[M].永胜县地方志办公室翻印,1993.

[2] 苏尚武.澜沧卫古城简介[M].永胜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永胜文史资料委员会编,1991.

[3] 唐兆坤.明代澜沧卫简历[M].永胜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永胜文史资料委员会编,1991.

[4](清)叶如桐修,刘必苏,朱庭珍纂.永北直隶厅志卷一天文志·图说[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5](清)叶如桐修,刘必苏,朱庭珍纂.永北直隶厅志[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6]尤中.中国西南民族史[M].昆明:云南人民岀版社,1985.

[7] 转引自方铁,方慧.中国西南边疆开发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作者黄彩文(1970~),民族学博士,现为云南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永胜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苗之为苗”之五:明清治苗,苗族地区进入统治者视角的深层原因
天龙屯堡:六百年的坚守
陆韧 | 元代宣慰司的边疆演化及军政管控特点
极简云南古代史
调北征南与盘县发展
清水村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