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政琤文集7:莲塘学校的历史变迁

莲塘学校的历史变迁

■作者:刘政

  莲塘,曾经是七二一矿的中心,莲塘学校是七二一矿子弟学校的摇篮。

  随着我国核工业的兴起,七二一矿的诞生,职工队伍迅速壮大,又面临着矿区远离城镇,职工子女无法就近上学的困难,这就决定了七二一矿只有走独立办学的路子。于是1959年初正式建矿,于19602月,就在当时矿区的中心--莲塘,兴办起七二一矿子弟学校。校舍就建在莲塘东区被人们称作“老学校”的地方。由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的夏复生为临时负责人,带领两位职工家属,因陋就简,创办了小学三、四、五年级,一个班有的只有六七个学生,最多的班级只有11位学生。

19607月,新校舍竣工,转业军人曾方担任学校临时负责人,从抚州师范毕业的傅金仁、全平祥等老师陆续分配到矿子弟学校工作,至9月开学时,就已经是一所初具规模的完全小学了,由刘兴涛矿长的夫人周静宜老师任校长。但上中学的学生仍要到乐安、崇仁或抚州去上学,给家长添了不少麻烦和担心,学生也感到很不方便。1961年后,山南等工区陆续办起小学,要上初中的学生越来越多。于是在19619月,学校增开了初中部。学校建立了直属党支部,由夏璟任书记,康书文任校长,学校设中、小学教导处,教师已增至20多人,学生人数达到250多人。19647月,七二一矿子弟学校有了第一届初中毕业生。

1964年,古城生活区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矿行政中心移至古城,学校的校舍也盖好了。就将一部分教师调到古城,中学部也迁到了古城。学生家不住古城的,就在学校住宿。而上高中的学生还得去乐安、崇仁、抚州读书,在莲塘只办小学。

  在文化大革命前,七二一矿的子弟学校是小有名气的。据袁敬业老师回忆,那时候学校教师素质高,调来或分配来的教师都要求政治可靠,思想觉悟高,有相当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会讲普通话。为了严把教师质量关,每年大中专毕业生分配来校前,学校要派人去了解情况。有不少大专以上毕业的学生到七二一矿,只能安排教小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名牌大学都陆续分配了毕业生来充实教师队伍。

  当时学校领导强调按教育规律办事,重视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不折不扣地贯彻教育方针。在学校管理上也很严格,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和规章制度。那时各门学科的任课老师在期中、期末考试后都要把这阶段的工作情况一丝不苟地写出书面总结,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等学科无一例外。那时对学生要求也很严格,小学生语文、数学两门课期末总评分不及格就要留级,其中一门课不及格则允许补考一次,如果仍不及格就要留级,而留级面又不能超过百分之五,因此学校就要在管理上狠下功夫。到1966年,莲塘小学的学生已达到400多人的规模,在乐安县小学升初中的考试中,七二一矿子弟学校学生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那些在校工作时间长的老师每当回忆起这段历史时,都会骄傲地说:“我们也曾有过光荣的历史。”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曾一度停课闹革命,1967年后搞“复课闹革命”,学校恢复正常运转。1968年起,七二一矿子弟学校总校设在古城学校,1969年后学校实行军事编制单位,改称为“连队”,莲塘学校称作“一连”。林述美老师任连长,樊志东老师任指导员。

  由于学生人数急剧增长,中学生都到古城上学,住宿问题很突出,因此1970年后在莲塘开办了初中班。那时莲塘那幢教学楼也难于容纳560多名学生。1971年水冶厂盖起了校舍,莲塘学校的初中部则迁到水冶厂学校。1969年,古城学校创办了高中部,上高中的孩子终于可在矿区就近上学了。

1974年,莲塘学校新校舍破土动工。原先这块地方有一条弯弯曲曲的河道,是芦苇、竹子、荆棘丛生的地方,其中还夹杂着一些耕种条件极差的农田。工人们新开挖河道,把旧河道裁弯取直,这就是现在学校南北运动场中间的那条小河。而小学、初中楼的所在地正是原先旧河道流经的地方。1975年新教学楼竣工,这年秋天,初中学生全部搬进新校舍就读。

    1976年秋,莲塘学校创办高中部,全校学生达到1962人,教职工102人。多少职工、多少教师、多少学生,为了把学校建设得像个样子,平整运动场,竖起一副副篮球架,种下一棵棵树苗,付出了多少汗水,他们才是真正的创业者!

    1978年,七二一矿子弟学校总校的编制取消,古城学校和莲塘学校成为由当时管委会教育科直接领导的各自独立的单位。从这以后,才有了“莲塘学校”这个名称。夏璟老师是莲塘学校的第一任校长。1978年,莲塘学校送出了第一批高中毕业生,井宁等四位同学考上了大学,井宁同学被中国科技大学录取。

    1980年,莲塘学校又一幢新教学大楼投入使用,这就是高中楼。小学部也从旧址迁移过来。1982年,在校学生达到2886人,教职工199人。1984年秋季开学时,由于高中学制由两年改为三年,学生人数达到最高峰,超过三千人,教职工达210多名。为了增加学生的活动场所,1983年,在邹家山分矿的支援下,用推土机把过去荒芜的北操场平整出来,,师生员工也纷纷参加义务劳动,建起了足球场,有了煤渣铺就的环形跑道和水泥灯光球场,办学条件大大改善。

    1983年,莲塘学校被评为江西省核矿冶系统和核工业部“五讲四美三热爱先进集体”,当时,矿子弟学校名气颇大,教学质量有口皆碑,许多当地人想慕名而来,但学校只招收矿子弟。全校教职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团结奋斗,真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虽然老师换了一批批,学生毕业一批批,但共同为祖国各条战线培养了许许多多的合格人才,功不可没。莲塘学校的历任领导还有:安银祥、李吉文、李和衷、王斌、周文友、黎佐洲、金学德、邱明厚、裔照根、王维德、陈浩、刘政琤、费觉良、宋鸿放、胡云涛等。

  由于矿区后期长期未招收新工人,人员缩编调出,再加上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等因素,从1985年后学生人数呈逐年减少的趋势,至1988年,减少至1888人,至1995年减少至800人左右。19969月,莲塘学校的高中部撤销,并入古城学校。200511月,随着七二一矿的破产重组,金安铀业公司的成立,学校、医院、矿公安部门等都从矿生产一线部门剥离出去,校舍、人员都划归乐安县管理,莲塘学校校址成为乐安县公溪镇莲塘小学所在地,莲塘学校的在职教师大多数成了乐安四中教师。昔日的辉煌也已不再。●原文刊载于《721矿游子》第19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六枝特区第四中学 简介
长庆油田子弟·庆城县教育历程
老北京的私立中学--贝勒爷
汉代的私学、官学
普迪小学——近代江北的平民学校
图说名校 ▍ 共产党在广州创办的第一所中学,就是现在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