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记忆中的湖港建材厂

记忆中的湖港建材厂

■作者:吴福生

  《游子》报第330期刊发了王红国同志撰写的《抚州铀矿冶联合企业发展概述》⑦,文中提到“湖港釉面砖建材厂”,一下把我带回那遥远的八十年代!

  1988年10月4日,正是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季节,湖港分矿建材厂鞭炮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一支欢乐的交响曲。这天上午,湖港分矿广播站在《矿内新闻》节目里,播出头条新闻《分矿建材厂试产出合格釉面砖》!人们面对新厂房,手捧着洁白如玉,光滑如镜的釉面砖,不禁心潮澎湃,那艰苦创业的历程一幕又一幕地浮现在眼前……

一、出路靠自己找

  湖港分矿斜井是1964年开采的矿井。经过多年开采,地质条件越来越差,铀矿资源开始出现萎缩和枯竭,加上各种增支因素逐年增加,企业面临着严重的困境。如果把目光继续盯在单一的军品生产上,不用多长时间,分矿2000名职工和家属就要失去生存的条件。今后出路在何方?

  面对这种情况,分矿领导吃饭不香,睡觉不安。担心、忧虑、希望、追求……各种感情象打翻了的五味瓶,不是滋味。

  是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吃救济,还是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搞军转民?他们在沉思,在抉择,第一次艰苦创业的历史,唤起了他们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要生存,军转民”。压力很快就变成了进行第二次创业的动力。

  但是,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人们,要走向社会去“找米下锅”,可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起初,他们也调研过,想通过输出劳力到外地去承包修筑涵洞、公路等任务。很快,他们就意识到,这样做对于一个军工企业来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于是,他们打破行业界限和“门第”观念,先后派出了三批人马走南闯北,博采众长,调研、考察,论证了几个民品项目。经过筛选,最后把眼光瞄准了釉面砖这个建筑材料。

  出路找到了!在核工业总公司江西矿冶局、721总矿的直接关怀扶持下,1986年1月湖港分矿与西北设计院正式签订设计厂房、窑炉的合同,开始了筹建釉面砖生产线的进程。

二、艰苦奋斗绘蓝图

  1986年4月,桃红柳绿,春意盎然。4月19日,一支工人队伍在分矿领导同志的带领下,冒着绵绵春雨开进了基建工地,拉开了土方工程大会战的序幕。昔日的黄土岗顿时沸腾起来了!工地上人来人往,肩挑手推,川流不息,人人汗流浃背,你追我赶,呈现第二次创业的沸腾场面。

  建厂如建家,牵动众人心。家属来了!在校学生、教师来了!退休老工人也来了!他们一干就是七八个小时。有的人手上磨起了血泡,一声不吭,仍然坚持干。由于参战的人员多,缺少工具,他们就把自己家里的锄头、土箕、铁锹拿了出来。家住湖溪乡的罗兰贤同志还把自己家里仅有的一辆板车推上了工地。

  由于全体职工、家属、师生的共同努力,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平整厂地的任务,搬走土方1万多立方米。原核工业部部长蒋心雄亲临现场视察,高度赞扬了他们艰苦创业的精神。

  1987年5月,景德镇市鹅湖区窑炉建筑公司、矿基建队派来了建筑队伍,加快了施工步伐。9月,一排排新厂房拔地而起,30多米高的烟囱直指蓝天……

  基建首战告捷。紧接着,湖港分矿的职工又马不停蹄,利用自己的技术力量承担了全套设备安装、调试的任务。他们尽管有门类齐全的设备,有些设备可供直接利用,然而毕竟工艺不同于军品生产,更多的设备需要更新改造,而改造要比买新的麻烦许多。“能利用旧的,就决不买新的”。这就是职工的回答。700多米长的电缆线就是工人、干部从井下排着“长龙”,手拉肩扛步行三公里拉到厂里的。短短的四个月,他们安装大小设备68台(件),管道1000多米,电线2000多米。

三、知难而进闯新业

  搞民品比搞军品难得多。当时,摆在他们面前的困难是:技术工艺是新的,职工大多也是新的,而产品要求高、时间紧。为此,有人曾担忧地说:“就靠你们这些门外汉,能把产品拿出来吗?”厂里的职工坚定地回答:“拼着命也要把产品拿出来!”缺乏专业人才,他们只好求助于社会,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先后派出两批工人到红光瓷厂培训,又从瓷都景德镇请进两名技术人才,进行传、帮、带。事实胜于雄辩。1988年10月4日,他们终于试烧出第一窑合格釉面砖!喜讯传出,人们奔走相告。

  然而,分矿领导并没有被首战的胜利所陶醉。他们清楚地看到,有的职工出勤不出力,纪律松懈,产品质量不稳定,在竞争激烈的商品经济领域中,难以经受大的冲击。他们审时度势,决心改变这种状况。

  他们学习乡镇企业管理办法,实行计件工资,职工分配拉开档次,激发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过去车间里是:“正式工坐着看,合同工慢慢干,完成定额保工资,超了定额心不甘”。而现在工人们上班早,下班晚,出现了抢活干、争活干、比技术、赛进度的局面。机压车间原来每台机压素坯50钵,现在最高达136钵,超过定额指标的36.6%。检验车间原来每人每个工班检验4000片,现在平均检验6000片,最高达到8000片,超过定额的20%。

四、优质产品开拓市场

  湖港建材厂自投产之日起就把“质量第一”放在第一位,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产品质量。该厂建立了三级质量检验网络,坚持做到工人自检、工序互检、厂里专检相结合,严格落实“不合格的原料不准转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产品不准入库、出厂”的制度。全厂形成了从原料进厂到产品出厂全过程的检验体系。与此同时,采取了质量计酬,下限否决的方法,按照职工完成的产品质量的等级计发工资、奖金,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产品质量。一、二级品率达60%以上,合格率达95%。

  优质产品开拓了市场。该厂生产的“抚河”牌白色釉石砖销往江苏、浙江、四川、广东、北京等地,其中有15万片还用于北京亚运会最后一批工程。

  湖港建材厂是原721矿的重要民品项目,1986年4月开工,1988年6月竣工。厂区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654平方米,总投资210万元,设计能力为年产30万平方米釉面砖,安排军品人员和矿待业青年共计230人,为721矿民品生产起了带头作用。1990年6月6日,721矿1989年度民品工作总结表彰会在湖港分矿召开。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参观了湖港建材厂釉面砖生产线,受到大家的好评。

五、未能走出困境

  然而,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艰难的。1994年初,湖港建材厂在投产6年以后,因经营亏损而停产。230人失去了岗位,他们忧心忡忡,议论纷纷。很多人认为环境不好,技术不先进,销售不灵活,管理欠妥等方面找了很多原因。何去何从?矿领导决定从转换机制这个根本入手,把厂救活。

  他们首先在矿内招聘承包能人,虽然也有人挺身而出,但还要继续定额亏损。经多方面考虑,最后决定采取租赁方案,即把该厂租赁给江西省高安县八景镇陶瓷集团公司所属的纸箱厂经营,租期三年,安排工人100名。当时,因为观念没有转变,这一决定使有些工人产生了自卑感,失落感,认为堂堂的国有企业的工人在乡镇企业混口饭吃,心里觉得很别扭。

  租赁方纸箱厂的领导和工人却充满了信心。春节刚过,他们就进厂,马不停蹄,分几路就拉开了大干的序幕。为交接跑贷款、领执照、清场地、招人员,继而投入生产。但好景不长,租赁两年后,因种种原因,经济效益仍然不佳而下马。从此,湖港建材厂走完了它的兴衰坎坷之路,也给我们留下了令人难忘的记忆……@原文刊载于第333期《游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国20个主要职业人员数量|护士|快递员|环卫工人
安全培训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芦岭第一锤
山花煤矿的奖金分配风波 全面
原来新房是要这样铺釉面砖的,好可惜我看到的太晚了!
1977年洛阳建材厂购买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