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颈7神经移位术”让“瘫痪手”患者重焕生机

脑卒中、脑外伤、先天性脑瘫等导致的脑损伤是痉挛性肢体瘫痪的主要原因,据估计我国每年有250万人发生脑卒中,到2030年我国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预计将比 2010 年升高约50%。

脑卒中幸存者近一半人有中度至重度残疾,30%至60%的卒中幸存者不能使用他们瘫痪的手。痉挛性瘫痪的上肢不仅会有肢体畸形而且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并可能引起疼痛。
对于这部分患者,发病后的早期康复可有效防止关节及肌肉萎缩,降低并发症,但康复到一定阶段,很多患者进入瓶颈期后,难以进一步恢复,遗留永久性残疾,给社会及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
中枢性瘫痪又称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痉挛性瘫痪或硬瘫;是由于患者脑瘫、脑外伤、脑卒中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导致中枢神经受损,最终导致患者肢体失去大脑调控而出现肢体运动不灵活,以痉挛性瘫痪为主,对肢体功能产生严重影响,绝大多数患者将无法重返工作岗位和社会,甚至生活自理困难。病后数年甚至终身都需要家人照顾他们生活起居,给家庭和社会带了沉重的负担。

臂丛神经

臂丛由第C5-C8神经前根和T1神经前根的大部分纤维交织汇集而成。该神经丛的主要结构先经斜角肌间隙向外侧穿出,继而在锁骨后方行向外下进入腋窝。臂丛五个根的纤维先合成上、中、下3干,由3干发前后6股围绕腋动脉形成内侧束、外侧束和后束,由束发出分支主要分布于上肢和部分胸、背浅层肌。以上也就形成了臂丛神经独有的根(5)、干(3)、股(6)、束(3)、分支结构。

臂丛神经的主要分支有1 胸长神经、2 肩胛背神经、3 肩胛上神经;4 肩胛下神经、5 胸背神经、6 腋神经、7 肌皮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8 正中神经、9 尺神经、10 桡神经、11 臂内侧皮神经、12 前臂内侧皮神经。其中13是锁骨上分支,行程短;4~12均为锁骨下分支,行程长,穿过的组织结构较多,也比较容易出现神经卡压损伤。

胸长神经(C5C7) 臂丛后方进入腋窝,沿前锯肌表面下行,分布于前锯肌和乳房,损伤引起前锯肌瘫痪,形成“翼状肩”。

肩胛背神经(C4C5)起自神经根,穿中斜角肌,伴肩胛背动脉,分布于菱形肌和肩胛提肌。

肩胛上神经(C5C6)起自臂丛上部,经肩胛上切迹进入冈上窝,伴肩胛上动脉进入冈下窝,分布于冈上肌、冈下肌、肩关节。肩胛上切迹处该神经最易损伤,损伤后表现出冈上肌和冈下肌无力,肩关节疼痛等症状。

臂丛神经的走行及支配区域

正中神经来自外侧束和内侧束,发出支配手和腕部屈肌的运动支,发出感觉支,支配大拇指,示指,中指,无名指外侧半的掌侧。

肌皮神经来自外侧束,通常在腋鞘之外,穿过喙肱肌,从肱二头肌和肱肌之间下行,支配肱二头肌和肱肌,继续远行,发出前臂外侧皮神经。

尺神经是内侧束的终末支,与前臂内侧皮神经一同走行,开始沿肱动脉内侧下行,在中臂处与动脉分离,经肱骨内上髁后面降至前臂,尺神经发出支配肘关节的关节支和支配手部,前臂的肌支,发出支配无名指和小指的感觉支。

桡神经是后侧束的终末支,经大圆肌下方,肱骨和肱三头肌长头之间离开腋窝,桡神经发出分支支配肱三头肌,肱桡肌和桡侧伸肌群,发出皮支支配手臂的外侧面,前臂与手部背面。

“健侧颈7神经移位治疗上肢中枢性瘫痪手术”由我国著名手外科专家顾玉东院士和徐文东教授提出,臂丛神经由颈58和胸1五根神经组成,主要负责支配上肢运动和感觉功能。将健侧颈7神经转移到瘫痪侧颈7神经,不仅不会对健侧肢体功能造成影响,还能明显改善患侧肢体功能,从而实现一侧大脑支配双侧肢体。


“健侧颈7神经移位治疗上肢中枢性瘫痪手术”治疗中枢性上肢瘫是将健侧上肢颈7神经移位吻合连接至瘫痪侧的颈7神经,健侧颈7神经移位后对健侧肢体并没有损害,且后期可诱发大脑皮层功能跨半球重组,结合后期康复训练,可使健侧大脑半球同时控制双侧上肢运动,对于后期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帮助患者回归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只要病人没有严重的关节挛缩、畸形、强直,能够配合正规的康复训练,没有麻醉禁忌症,均可以实施这个手术。手术是在双侧脖子的肌肉间隙钝性操作,不需要在脑袋里面开刀,手术安全系数高。大多数患者通过这一手术及后期规律的康复锻炼,90%左右的患者能够实现生活自理。”
健侧颈7神经移位手术是在颈部做一个横向切口,像开了一个项链,术后疤痕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淡化。切开皮肤、暴露颈7神经根,在电生理的监测下准确辨别颈7神经根,然后把颈7神经根尽量长地分离,在脊柱前食管后做一个通路,在显微镜下,把健侧颈7神经和患侧颈7神经精准吻合。整个手术出血很少,不用输血。

颈7神经作为受体神经有促进患肢整体功能恢复的效果,这种移位方式也能够促进患肢复杂运动功能的恢复。术后结合正规化的康复治疗,患者在后续得到更多、更深、更广泛的肢体整体功能恢复。“左右神经互换,一侧大脑管双手”,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将不再仅仅是一个梦,偏瘫患者将能再次拥有幸福的生活!
中枢性瘫痪要怎么治疗?

中枢性瘫痪治疗方式和治疗目的与病程有关:

早期(中枢神经受损后1个月内):去除原发病因(脑梗塞、脑出血、脑肿瘤等),抢救患者的生命。

中期(中枢神经受损后13个月):恢复的黄金时期,重点以康复训练为主,通过康复理疗患肢功能有可得到大幅度改善和提升。

后期(中枢神经受损后6个月以上):这一时期患者即使积极康复训练,但肢体功能改善已不明显,康复治疗作用有限。此时若患者有改善患肢功能的需求,主要须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干预。

手术后肢体功能改善的情况?
颈7神经交叉移位手术后偏瘫侧上肢的主要功能改善表现为:痉挛的手指、手腕能够逐渐舒展开来(与伸指、伸腕、伸肘相关的肌肉发挥作用),很好的恢复患肢的伸肘、伸腕功能,继而是触碰和抓握功能得到显著的提升。前臂的旋转功能有所改善,肩关节的某些方向的动作将有变化;偏瘫侧下肢出现膝关节能够屈曲、抬腿的现象,独立行走能力也将得到更多改善,病人基本的生活自理可实现。

健侧颈7神经移位手术在临床应用以来,大部分患者在精心治疗下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功能改善。手术后上肢的功能较术前明显提高,屈肌痉挛得到了有效的解除,同时伸肌力量得到了加强。痉挛的手指、手腕能够逐渐舒展开来,很好的恢复患肢的伸肘、伸腕功能,继而是触碰和抓握功能得到显著的提升。前臂的旋转功能有所改善,肩关节的某些方向的动作将有变化。术后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吃饭持物、穿衣系纽扣、系鞋带等动作在经过系统康复治疗后均独立完成。病人基本的生活自理可实现。

手术后并发症有哪些?

常见并发症为健侧手指麻木或疼痛、肩部疼痛、伸肘和伸腕力量下降,吞咽时异物感,但大部分麻木、疼痛和肌力减弱在术后3~6个月内恢复。

少见并发症包括术后发热、伤口血肿、乳糜漏和呼吸困难,但精细的手术操作可避免发生。

中枢性瘫痪患者手术后要注意什么?

1.颈托将头部固定在中立位4周。

2.不管采用何种术式,患者术后还需进行一定的康复训练。

3.患者要注意改变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作息,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基础性疾病,避免原发病再发。

4.家属要督促患者进行日常活动锻炼,如自己穿衣、进食、洗脸、如厕,鼓励患者保持与外界的接触,多与人交流,保持较好的身心康复状态。

参考文献

1.Wen-Dong Xu,……Surgical Technique of Xu’s CC7 Procedure“Contralateral C7 to C7 Cross Nerve Transfer Through a Trans Longus Colli, Prespinal Route for Treating Spastic Arm”,Operative Neurosurgery,2020.

2.Guo-Bao Wang,Wen-Dong Xu……Contralateral C7 to C7 nerve root transfer in reconstruction for treatment of total brachial plexus palsy:anatomical basis and spanliminary clinical results,J Neurosurg Spine August 3, 2018.

3.Mou-Xiong Zheng, Wen-Dong Xu……Trial of Contralateral Seventh Cervical Nerve Transfer for Spastic Arm Paralysis,NEJM,2018. 


坚持科普,希望医生和患者少走弯路,疾病得到尽早诊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臂丛神经解剖及其功能检查(一)
中国外科手术论文登顶NEJM:华山医院团队用神经移位手术治疗中风后上肢偏瘫取得成功,近九成患者恢复运...
治疗中枢神经损伤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新方法
运动神经元病(渐冻症)专科
运动神经元病早期与晚期有哪些症状
桡神经损伤部位不同症状表现不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