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梵天净土中穿行


     武陵山脉的主峰——梵净山,不仅是“世界独生子”黔金丝猴的唯一栖息地,而且是著名的弥勒菩萨道场,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一山之中,有被明清两朝敕封的“四大皇庙”,还有环绕在皇庙周围的四十八脚庵。这一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构成一片佛国净土、人间桃源。正如艺术大师沈左尧在梵净山楹联中描绘:

    梵音缘佛地,飘渺灵山远;东迤五岭掀赢潮,西溯江源傲昆仑。

    净土劈武陵,丰盈胜概多;古雅百朝粲妙学,今隆国际尊瑰宝。

    我曾多次登梵净山,但都是沿着旅游线路走,只看到梵净山的一小部分。今随当地驴友,从梵净山东北面的天庆寺上山,顺着梵净山主峰山脉攀缘行走,沿途风景惊爆视网膜。


    这是一条险而长的线路,一般情况下需4—5天才能走完。我们只有不到2天的时间,所以,在登山前的晚上,就得赶到天庆寺下的老魏家宿营。

天亮就从老魏家出发。

    山下不远处就是红二、六军团的会师地——木黄。

上天庆寺的古道。

路边的石碑。

    这是天庆寺的界碑。正面罩着厚厚的玻璃,足见其珍贵。碑文除了刊刻寺庙四至界线,还记述清时楚人聚众于寺旁大肆掘金,毁林坏岳,干扰佛事,危及寺庙,众僧不堪其扰,联名告发,遂被当地总督和朝廷制止云云。

    天庆寺是梵净山最古老的寺庙,始建于唐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毁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平播叛乱;再兴于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鼎盛于康熙五年(1666年)。又毁于清末民初历次匪盗兵焚,皇印丢失于1958年,石塔被炸于“文革”期间。

    这五间木房,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僧人万蓉化缘扩建的。


    天庆寺不仅是明清时期朝廷敕赐的“四大皇庵”之一(明时为天庆、天池、天林、承恩四寺,清时为天庆、天林、天马、护国四寺),还是国内少有的儒、道、释三教合一,和谐共存的寺庙,内供孔夫子、玉皇大帝、释迦摩尼、弥勒、观音、夏禹、李冰、张飞、关羽、子路、颜回、许慎等众神。撰写《说文解字》的许慎,在这里第一次被当做神来供奉。

    现正在筑路构厦,天庆寺又迎来新的发展时期。


    我在天庆寺后山发现的水晶兰。水晶兰非兰科,亦非覃类,为鹿蹄草科植物,不行光合作用,只靠吸取腐朽植物的养料为生,全株不含叶绿素,故通体晶莹雪白,熠熠生辉。有“死亡之花”、“幽灵之花”等别称,武侠传奇中,被赋予能起死回生或致人毙命的奇效。其实,它仅是一种让人驻足观赏和补虚止咳的植物。

    这是一株成功授粉结果的枯萎水晶兰植株(中),顶部为储藏种子的蒴果。水晶兰在自然界中极其稀有,开花结果的更是难得(两侧小图为夏季开花时的水晶兰模样)。


绝伦是本次活动的领队。

进入1500米以上的雪地。

    垂直高差1000米,路途40000多米,就由一个个这样的脚印组成。

灌木带。

西坡。

    半坡小憩。同行的一位美驴,是金丝猴的粉丝,拥有金丝猴一样的头发。

野猪林。地上被野猪嘴拱过。

野猪林后面的雪地。

黔东南领队简单。

    生长在1700米的珙桐树。珙桐是古老的孑遗植物,中国独有。珙桐花由两张手掌大小的白色花瓣和花蕊组成,开花时白色花瓣随风飘舞,状如白鸽,故又名“中国鸽子树”。右边白色印子为该树的编号牌。

    这是有编号牌的最小的珙桐树,粗细和人腿差不多。

线路从珙桐林带穿过。

山脊的雪更厚。

    紫薇树。梵净山西麓有一株紫薇王树,据说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紫薇树。这株紫薇虽然不大,但体态丰盈,亭亭玉立,不着裙钗,如同维纳斯。

巨大的壳斗科植物。

    远处凸起的岩石叫“牛风包”,因状如牛项包而得名。到这里就得一半的路程。

上牛风包只有一条狭窄的小路。

    垭口上的建筑遗址。不知是用于修行还是防御的。但只要守住垭口,万夫莫开。

遗址中发现的文物——印有双喜字样的搪瓷缸。

    小路在巨石和树枝下穿行。此行我被树撞了两次,头昏眼花。

浓密的树枝。

2000米以上的小叶箬竹。

这些树枝很适合金丝猴玩耍。

翻上这座山就到营地白云寺。

太阳就要下山了,争取在天黑之前扎营。

    这就是白云寺遗址,我选右边厢房扎营。这里估计不是方丈住的地方。

    扎好帐篷,我和几位壮驴返回沟里取水,顺沟下去200多米,一滴水都没有。但我看见一只金丝猴,可惜来不及照相就消失了。

找不到水,大家只好撮雪回去交差。

    返回营地,已是“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时候了。大家一起煮雪融水,用雪水煮饭炒菜,架起两个火锅,吃得热闹。

    是夜月白如昼,山风呼啸。遥想古时猿鸣虎啸,不知修行者是如何度过一个个漫漫长夜的。

    第二天起来,见帐篷上落有几枚带羽翼的树种。这种形状的种子,不是香椿树就是鹅掌楸。如果是鹅掌楸,则梵净山又增加一种稀有名贵树种;如果是香椿树,则一定是哪位出家人手植的,足见其虽然看破红尘,但思亲之心未泯。因为椿者,父也;萱者,母也。古人喜欢以椿萱喻双亲。

白云寺合影。

    远处锥状山,叫凤凰顶,为梵净山最高点。中间凸凹处,新老金顶,我们得在午时赶到那里。

山脊有一条古道。

枯死的冷杉依然挺立。

山脊西面冷杉成林。

东面则是高山杜鹃。

路越来越险。

时上时下。

岭脊越老越窄,过去就是薄刀岭。

峡谷那边是一道东北过来的山脉。

前面的已翻过薄刀岭。

远山近树。

繁枝。

崎岖古道。

头顶蓝天。

佛光万丈。

照不完的风景。

爬不完的坡。

摆不完的P。

走不完的山。

看不完的景。

最后一道坡。

背阴面的积雪。

最纯正的蓝。

顽石与美女。

紫袍玉带。

又一处遗迹。

趴趴树。

从崖壁下过去就到金顶。

头顶上的悬崖。

十多亿年前的海底沉积岩。

    梵净山以沉积岩为主,间杂石灰岩,保水性差。这是两天来第一次看到泉水。

一瞬间,风云突变,蓝天白云即将消失。

转眼一片白茫茫。

看不到蓝天白云,新金顶失去光彩。

老金顶的路仅让身材苗条的人通过。

登顶啦!

兄弟相会蘑菇石。

跳起来。

将军石。

再照一张。

雾失楼台。

梵天佛地。

集合下山。

悬空而下。

走出山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梵净山的蛮荒传奇(下)
紫薇王
【西散原创】陶玉鑫作品 | 情倾梵净猴
这里是武陵第一峰,原生态的梵天净土
自然风光
2005-19T《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特种邮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