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阳山——中国最后的生苗区
太阳山位于从江县西南隅,海拔1508米,比月亮山高18米,是月亮山脉的最高峰。

太阳山古称孔明塘,周边有大大小小101个村寨,自古以来各寨以寨老为首领进行“议榔”自治,直到解放后才归顺政府,可以说是中国最后的生苗区。

过去人们习惯于把苗族划分为生苗和熟苗。顾名思义,熟苗就是接受官府统治、被汉化了的苗族,生苗则是不受官府管制,按照自己传统生活的苗族。如《贵州通志·苗蛮传》所言“苗有土司者为熟苗、无管者为生苗”。明朝之前,熟苗少而生苗多,随着明王朝不断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统治开发,经明清两朝多次“南征”“平苗”之后,熟苗多而生苗少,到清朝雍正时只剩下黔东南黔南的雷公山月亮山部分地区。雍正年间鄂尔泰派张广泗强制开辟苗疆六厅,即古州厅(榕江)、都江厅(三都)、八寨厅(丹寨)、丹江厅(雷山)、台拱厅(台江)和清江厅(剑河),紧接着于乾隆元年血腥镇压包利、红银苗疆大起义。之后,理论上就没有生苗区了。

但在从江县的西南角,即从江与广西环江、黔南荔波交界的太阳山一带,因山高谷深、丛林茫茫,人烟稀少、地脊民贫,沟壑纵横、交通不便,实际上官府从来就管不了,也不愿管,直到解放前夕,一直处于不与官府和外界往来的状态中,为实际上的化外之地,是中国最后硕果仅存的生苗区,也是苗族文化保存得最完整的地方。

太阳山的苗族人老人现在仍自称“达蒙扭”,即生苗的意思;那条发源于太阳山的河被叫做“污扭”,意思为流经生苗区域的河流。这些词语是这片生苗区的遗物。据清末贵州布政使罗绕典所辑载《黔南职方纪略》一书记载:“下江(今从江)别有生苗一种,素称恭顺、懦弱易愚,向为楚南永凤一带红苗所欺侮,生苗种近高坡、不谙文义,比台拱、清江尤为朴野,当买田土用木刻居多。” 从中看出,这里的苗族比雷公山区域的台江、剑河一带的苗族更加古朴、原始、落后;因不掌握现代文明,他们遇到典当买卖田土山林等重大事情,只能用木刻来记载。很多人都记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的乡镇厨房墙壁上,常见到用木炭画的一道道黑印子,那是炊事员记录工作的“账本”,算是木刻记事的遗风。

抗战期间,内迁贵阳的上海大夏大学研究员陈国钧曾深入太阳山实地调查研究。发表了几篇社会学人类学的论文,虽然存在一些偏见,但基本反应太阳山生苗区的社会状况。

陈国钧把太阳山生苗区的文化特征归纳为以下十五点:

一、性格愚直,常受人欺哄,称王作乱。

二、男子面黑,眼红,发蓬,身材高大健壮。

三、至今无一人能讲流利汉语。

四、男女装束有特别款式。

五、食物以糯米为主,佐以生肉、生血、甚至马蜂、蚱蜢、蜈蚣、蚯蚓、毛虫、沙虫、水抓虫、山鼠、四足蛇等。

六、女子嗜叶子烟。

七、结婚以牛只为聘,男子多有二三妻室。

八、习俗认为姑表姊妹为当然婚姻。

九、男女恋爱未婚前,多已有野合行为。

十、女子嫁后死亡者,女家向男家索取骨头钱。

十一、年老者厌生,自愿活埋土里,如古代花甲生葬传说。

十二、尚有一种黑耳朵的奴隶制度。

十三、各寨有寨头,通知紧急事件,行放木额(木刻)。

十四、牯藏算最大的盛典,分用牛、猪两种。

十五、流传变婆(野人)种说。

太阳山生苗区的生存环境极其恶劣,就拿吃的来说,因为不与外界往来,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盐,只能用带咸味的盐肤木或草木灰水作替代品,因严重缺乏钠、碘等微量元素,久而久之,人的眼睛普遍发红,脖子变粗变大。

太阳山生苗区原始落后,是社会历史和自然环境使然,而非太阳山苗族人民的选择。太阳山苗族人民实际上非常向往文明、自由和幸福。

1930年4月25日,邓小平、韦拔群、李明瑞等创建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两个纵队从荔波大土苗寨出发,翻越苍苍茫茫的月亮山(大苗山),奇袭贵州军阀王家烈的后方基地榕江古州城,途径太阳山生苗区,在长牛、加牙、加宜等苗寨宿营。红军纪律严明、买卖公平,沿途宣传红军是穷人的队伍、为穷苦大众打天下的革命道理,深受太阳山苗族人民的欢迎和拥护。他们杀猪宰羊犒劳红军,帮助红军架桥开路运送物资,并给红军带路,为红军顺利穿越月亮山、胜利攻下榕江城、在榕江进行庆“五·一”及祝捷大会创造有利条件。不少苗族青年还踊跃参加红军,走向革命道路。

今天的太阳山,在党和国家的领导关怀下,苗族人民发扬勤劳勇敢、不畏艰难的传统,在振兴乡村号角中大干巧干,正在把太阳山建设成为繁荣富强、自然原生态的美丽家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罗娜依:咪多咪彩把歌唱,美在我苗山
湘西苗族最隆重的节日四月八的由来
行在黔南之贵州紫云格凸河风景名胜区
苗族风情中篇传奇连载:降龙木(1)
“苗之为苗”十八:甲子轮回,第二次苗民大起义改变清朝武装结构
崇山卫-那段消失的湘西历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