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学常识】《“吃错药了”家庭急救有“三招”》(不得不看)

吃错药了”怎么办

  9月1日至10月31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开展2014年“全国安全用药月”活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吴春波表示,生活中,由于疏忽大意,吃错药的情况屡见不鲜。一旦吃错药,不但不能治病,反而可能致病,甚至会有生命危险。老年人和儿童尤其需要注意。

  老人、儿童是高发人群

  平时在内科急诊,吴春波经常能碰见“吃错药”的病人,大部分病人是把外用药当口服药,而在服药剂量上出错的病人也不在少数,有的病人甚至把一周的药量在一天内就全部服用完。

  “大多数‘吃错药’的人是因为没有仔细看包装和说明书,而一些老人和儿童吃药时是因为没有旁人监管。”吴春波发现,老年人和儿童是“吃错药”的高发人群。

  吴春波指出,很多家长对于家庭伤害中的烫伤、跌落等外来伤害较为重视,却很多时候忽略了儿童用药的安全。“是药三分毒”,实际上,误服药对儿童的伤害不亚于其他意外。药物多需要经肝脏代谢,儿童发育还不完全,一旦用错,将发生比成人更严重的伤害。由于儿童的黏膜较为脆弱,误服外用药会腐蚀食管;误服较大的药片,还可能因难以吞咽造成呛咳,引起窒息,威胁生命;如果误服老人家的降压药,也容易出现生命危险。

  此外,老年人“吃错药”的比例也较高。吴春波解释,由于有些老年人基础疾病多,服用药物种类多达十几种,一不留神就容易在服药剂量上出错。门诊中较为常见的是,有患有糖尿病的老人由于精神状态不太好,饮食不规律,即使没有进餐他也坚持按正常剂量服用降糖药。在这种用药、饮食等方面存在不协调的情况下,很可能导致糖尿病人出现低血糖。吴春波建议该类患者在打胰岛素的时候用量应该少点,并及时进餐。而且所有的糖尿病人要携带一些糖果、饼干等食品。

  “吃错药”的家庭急救方法

  生活中,一旦误服药品,应该如何处理?吴春波医生根据不同的药品,总结出一套不同的家庭急救方法。

  1、过量服药,可大量饮水排出

  过量服用维生素、健胃药、消炎药等,可大量饮水使大部分药从尿中排出。

  2、误服碘酒,速灌米汤、面汤

  急诊科就常见到误服外用药的病人。据吴春波介绍,曾有孩子把碘酒当饮料喝了,而碘酒属于刺激性液体,对儿童的肝肾功能可能造成损伤。若孩子误服了碘酒这类的消毒液体,准备去医院就诊的同时,家长应立即让孩子喝一些米汤或蛋清等。因为米汤、面汤,比较黏稠,可以保护胃黏膜,稀释所服用液体浓度,并可诱发呕吐。

  3、误服硫酸,速灌牛奶、蛋清

  吴春波急诊科也遇到过误喝了硫酸的患者。关于误服酸性液体的处理方法,有人认为可用肥皂水或苏打水灌服,以中和强酸。吴春波认为绝不可以采取这种“中和”的处理方法,因为误服强酸性物质的患者从口腔到食道,都可能有不同程度的烧伤,此时若用苏打水等去中和,可能会给患者的胃黏膜带来更大的损伤。

  若条件允许,吴春波建议患者服用适量牛奶或蛋清,并立即来医院就诊。因为蛋清和牛奶可以覆在胃黏膜上,减少强酸性物质与胃消化道黏膜的接触面积,起到稀释、隔离的作用。

  吴春波表示,预防“吃错药”更为重要。生活中,不少人习惯把洗涤液、洁厕灵等大瓶装液体分放在饮料瓶里,很容易造成误饮。“建议人们不要图一时方便,把这些刺激性或有毒液体存放在饮料瓶里。另外,在喝饮料之前,最好先闻一闻味道,确认没有异味再饮用。”(记者 阳叶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健康锦囊:“吃错药了”怎么办?
吃错药急救
连江一男童误吞鼠药 妈妈急灌蛋清催吐逃过一劫
“吃错药”的家庭急救方法
遇到孩子气道梗阻窒息,不要做傻跑跑
碘酒、红药水、紫药水的使用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