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还记得“篾匠”这个职业吗?

篾匠,一个乍听恍惚,旋即又唤起人悠远记忆的词语。

作为一门古老的职业,篾匠曾为我们提供了各式各样的日常生活用具,竹篮、竹席、箩筐、筛子、背篓、簸箕……

可以说,篾器曾浸润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

邵汉荣在制作篾器

物换星移。

近几十年来,工业化的塑料制品“来势汹汹”,风卷残云般冲击着传统篾器的地位,篾匠的生存空间亦日渐逼仄,甚至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

江苏常州礼嘉镇何墅村西巷头的篾匠邵汉荣,便切身见证了这一转变。

一把劈竹刀,一堆竹片,一张小竹椅,一双上下翻转的巧手,构成了邵汉荣一生中最为熟悉的场景。

邵汉荣一生与竹为伴,自1964年初学篾艺至今,他从一个17岁的青葱少年,走到了自己的人生暮年。如今73岁的邵汉荣依旧篾编不辍,继续用双手书写着自己与竹子的故事。

“当时父亲让我去学(篾艺)的,说种田种地太辛苦,不如去学一门手艺活。”于是,17岁的邵汉荣便跟着一位老师傅,结下了和竹子的缘分。

学习篾艺并不轻松,比如在将竹子劈开后,进一步用刀加工成各式篾片时,其中的角度和力度必须精确到毫厘之间。一不小心,锋利的刀刃就可能划过篾片直奔手指,伤得血肉模糊。初学时邵汉荣便因此交过不少“学费”。

篾艺还有许多讲究,例如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竹材最好挑新鲜且水分足的,清明前后的竹材最好。一来易于劈开,一刀下去“势如破竹”;二来新鲜竹子柔韧性佳,便于编织。此外,不同竹器所对应的编织手法也不尽相同,需要下功夫不断练习精进。

在与邵汉荣的交流过程中,每每提到“那时候出工雇主一天包三顿饭”时,邵汉荣的音量都会不自觉地调高,并重复着“包饭”二字,本就慈眉善目的脸上更是堆满了笑容。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邵汉荣能靠着自己的手艺吃饱饭,有理由对此感到满足与些许骄傲,“欢喜得不得了”。毕竟在当时,篾匠是一份体面且可以养家的职业。

“在田里累一天几毛钱,做木匠和瓦匠一天一块五,做篾匠一天一块二。”邵汉荣记得清楚,自己做到小有名气时,常有人专程走十几里路到家里来找自己,邀请他去家里编织一整套篾器。或是自用,或是作为家中女儿的嫁妆。

那时,姑娘出嫁都流行带一套篾具到夫家。邵汉荣常和几个徒弟一起,早出晚归到各地出工。

出工的过程中,邵汉荣和徒弟们总是做得尽心尽力。不过也有例外,如果雇主表现得不尊重自己,或者态度恶劣,自尊心极强的邵汉荣也有自己的脾气,就会稍微没那么用心。反之若雇主和和气气好相处,则会做得更精致些。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从前,邵汉荣除了编织新的篾具,也常修补破损的篾具。毕竟,受到当时物质条件所限,各家各户的用具若是有损坏或破旧,第一反应总是想着如何修补。

“年轻人都出去打拼了,现在我没有徒弟教,没办法。”邵汉荣略显失落地说,现在很少人用篾器了。不过,在人们环保意识日渐增强的当下,美观大方且经久耐用的篾器,近年来又有了一定的市场。特别是纯手工制作的笔筒、杯垫、干花瓶等精致竹具,受到了不少人的青睐。

篾器在工业化程度低下的时代所拥有的重要性如今一去不复返,但它们独特的环保特质和审美价值却能在现代社会被人们重新爱上。

不管是大批量的工业化生产,还是精细的纯手工制作,我们似乎都能看到一个可能——篾匠这一职业有一天将重焕荣光。

(邵汉荣与邻里合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每天老照片】--8832--历史悠久的职业,30年前农村很常见,现在基本绝迹
渐行渐远的老行当
山村老篾匠吴杨古的“竹编”人生
安庆民俗
篾匠
徽州第一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