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隆宗门匾额上的箭簇 见证了天理教血战紫禁城的一幕

紫禁城里的隆宗门位于天街的西侧,是从西华门进人内廷的第一道禁门。

旧时,皇帝召见的王公大臣所跟随的侍从人员,只能在隆宗门以外的台阶下、20步远的地方站立,不能靠近。尽管戒备森严,但在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的九月十五日,竟有一支天理教农民起义军从这里打进了紫禁城的后宫。

清代自嘉庆朝开始,国力日衰,民不聊生。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反抗朝廷。当时直隶大兴人林清,是天理教的教首。大兴一带入教的民众竟达万余人,紫禁城内也有不少入教的太监。嘉庆十七年(1812年),林清会同河南、山东教首秘商攻打紫禁城,推翻清政府。

当时,他们初定在嘉庆十八年(1813年)九月十五日行动。不料没多久,事情败露,河南教首李文成被捕,清军围剿了河北、山东的起义军。但这些情况发生时林清并不知道,他仍然按原计划执行,带领身强力壮的教徒百余人,由入教的太监做内应,兵分两路,从东华门和西华门进攻紫禁城。

这伙人扮作商贩,挑着扁担,筐里暗藏凶器。日近中午,来到东华门的起义军因与向宫内送炭的人发生了争执,在争吵时露出了尖刀,被守军发现,急忙关闭宫门。起义军见事已暴露立即采取行动,亮出刀剑冲向东华门,但大部分人员都被挡在了门外。

与此同时,西路的一支起义军,在太监杨进忠、高广福的接应下,有70多人闯进了西华门。

他们沿紫禁城的外西路,一路杀到了隆宗门前,与守军侍卫发生激战,小部分农民起义军翻墙而入爬上了御膳房顶,准备从这里直攻养心殿。

此时,皇子绵宁(即旻宁,后来的道光皇帝)正在上书房读书,闻报迅速抄起鸟枪,飞奔至养心殿台阶下。

他抬头一看,发现正有两个人站在对面御膳房顶上,手中挥舞着白旗指挥,绵宁便果断开枪将2人击毙。

不一会儿,清军火器营的火枪手赶到,与起义军在隆宗门外展开了一场激战,一时间,短刀长矛、火枪弓箭,皇宫大内如同战场。起义军终因寡不敌众,或死或伤,败下阵去。

至今,隆宗门的匾额上还留有一个箭头,就是这场战斗留下的印证。

起义军虽然失败了,但对于清王朝来说,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谁能相信,如此警备森严的宫禁之地,竟然被百姓轻易攻进!可见大清朝的气数已是江河日下了。

当时,嘉庆皇帝并不在宫里,而是去了承德避暑山庄。他接到奏报后,心情极度抑郁,急忙于第三天就发布了“罪己诏”,同时撤销并处分了守护京城的防卫长官、步军统领等人的职务,查办了接应的太监。当他听说皇子绵宁临危不惧,在众大臣都惊慌之际,从容应战,指挥有方后,当即封他为“智亲王”。那一刻,嘉庆内心更加坚定了要立绵宁为储的决心,日后这位皇子果真成了道光皇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故宫匾额上有一根箭,为什么200年不摘?
一百多个农民做了一件大事,五千年未有,吓哭嘉庆皇帝
故宫匾额上为何插着一支箭?200年来历代皇帝无人敢拔,至今仍在
揭秘故宫隆宗门上插着的一支箭,谁那么大胆子敢在故宫里面射箭?
天理教徒攻袭紫禁城(图)
因循疲玩论——“癸酉之变”与嘉庆帝的反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