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还需要怎样的流行音乐?

音乐产业变化得太快,快得让行外人很难想象一个行业在短短的几年间经历了怎样的盛极而衰、触底反弹、强势复苏。


五年前还对行业心灰意冷、喊出「唱片已死」,转行去开烤鸭店的唱片公司老总宋柯如今成为了占据华语流行音乐(小)半壁江山的阿里音乐掌门人之一;五年前赌上身家做出来的唱片却无人问津愤而烧掉所有实体专辑的李志如今成为了能举办场馆级别巡回演出的中国独立音乐领军人物;五年前完全无法靠音乐维持生计只能转行在电视台谋求一职的我如今也能靠撰写乐评曲线杀回业内(还是要承蒙各位关照,以及,乐评这种衍生内容受到追捧不更说明了音乐产业本身的回暖么?)——


在音乐产业里还能看到很多类似的轨迹转折。即便把眼光局限在电视综艺层面,整个中国流行音乐也已从五年前作为选秀节目的附庸内容,逐渐变成了娱乐消费的主体。这五年间,涌现出了《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中国好歌曲》、《蒙面歌王》等现象级音乐节目,音乐在整体内容中所占的比重明显增加,而音乐类综艺节目的繁荣也带动了中国音乐产业的弯道超车。


音乐素人选秀、歌手翻唱比拼、唱作新人选拔……这些都很好,这些都能唤醒老百姓对音乐的热情,这些也都是流行音乐逐渐回暖的助力。但这些还不够——


填饱肚子之后,也该仰望一下星空了。换个说法就是,行业里总要有人站出来引领公众审美、推高行业标准,而不是仅仅是生产那些满足现有需求的文化产品。我们还需要看到能代表中国音乐产业最高水平的中坚分子的创作。



就像我近期刚刚补完的《中国之星》。比起对手,甚至是灿星体系内的其他节目,它也难以称得上是「现象级节目」,并且在赛制和一些真人秀环节让人感到有些混乱而不甚流畅,但从「中国电视音乐节目的审美创新」这个角度而言,它做出了新的高度。


相比其他竞品,《中国之星》在保留了一线制作水准的同时,在内容准入上作出了调整:由巨星引荐人刘欢、崔健、林忆莲推荐歌手,而歌曲的选择及改编权也下放给了歌手。这就使得参加中国之星的歌手们都是拥有相当演唱及音乐驾驭能力的线上歌手,且在音乐呈现方式上拥有相当的自由度。这两个要素综合作用,使得《中国之星》在内容呈现上(相比娱乐性和大众性)更重视音乐性、艺术性的节目。而参加节目的歌手们(当然不排除有人一直打安全牌),也都在各个层面努力追求着自己的音乐追求与突破。


比如歌手会更追求表达技巧的精湛。在专业艺术领域,技巧是优先于情感的。把技巧磨练得更加精湛可以:1、保证你在没有足够灵感时还能靠技巧写出还不错的作品;2、有感觉时能用技巧把感情诠释得更全面而深刻。像常石磊上周的《高山 Top》,就展现了精湛的演唱、编曲及演奏技巧。他舍弃了节目组标配的大编制乐队而仅仅使用一台电子鼓机和一把箱琴作为伴奏,最终这三声部的表演却完全没让人感受到单薄——常石磊花哨的转音、快速的发声位置变化不必多说,郭一凡的吉他演奏兼具 Funk 的扫弦和贝斯的勾击弹法,难度极高。演唱/演奏上如此的丰富变化弥补了配器上的单薄,反而呈现出一种简约美。当期的《MJ love》,常石磊同样采取了极简的配器,创作方法接近于「集句诗」,把 Michael 诸多作品中的片段重新组合起来形成一首新的完整作品,从而也完成了他对 MJ 的致敬。


比如歌手会更加追求姿态和审美的多元。吉克隽逸本季的选曲就很富于变化:《会飞的野马》、《身骑白马》本身就是色彩感非常强烈的作品,《海然海然》、《心中的太阳》也算唱出了自己的味道,而她自己的《Lotion Song》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作品——电子乐和大编乐队一直以一种合理的比例彼此融合,但电子音色却成了贯穿音乐始终的铺底层,而弦乐和电声组承担了提供色彩从而凸显段落对比感的角色。与此同时调式上的同主音大小调切换也丰富了调式色彩,从而呈现出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以及丰富音色层次带来的时尚感。


比如对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的继承与发掘(而这也是我一直坚信的,中国流行音乐重要的发展与创新方向)。谭维维《给你一点颜色》和《数人玩》都是中国传统音乐现代化的标准作品。前者整曲在华阴老腔基础上展开,吉他 riff 遵循了极具西北民歌特色的双四度结构,律动感上予以强化同时结构加以规范,使其更具推进动力和段落对比。而《数人玩》虽然也采用了全编制摇滚乐队,但其展开方式完全是京韵大鼓式的互动结构。与其说这是大鼓摇滚,不如说是摇滚大鼓。而《花夜》对传统音乐,以及羌族的「哭嫁」传统有了更抽象的提炼(毕竟是作曲家的创作),其展现方式并未局限在具体的民族音乐特征(如调式、特色乐器),反而通过采样变型、服饰特征以及舞台语言,间接而立体地把主题呈现出来。



流行音乐是种艺术商品,它兼具艺术和商品的双重属性。它的评价体系应该多元共存,就像在音乐产业最为成熟的美国:观众投票的全美音乐奖(AMA)反映了听众口味,统计电台播放量的公告牌(Billboard)表明了媒体的选择,而由美国国家录音艺术与科学学院每年评出的格莱美奖,则体现了专业人士的审美和追求。三大奖项代表着三种不同的价值体系与审美取向,彼此共存。


而我们此前有太多节目、乃至太多唱片的审美取向,都太过于接近「销量取向」:「这歌观众接受不了」、「这歌儿没人买账」。这可以理解,因为当年的音乐产业大多处在半萎靡状态,这单观众不买账可能就要饿肚子。


但现在行业景气点了,我们能不能在满足了基础的「公众需求」的前提下,拿出点资源让「专业审美」来追求点艺术上的创新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选秀歌手时代,流行音乐为何难以进步?
都说20年前歌曲比现在好听,是我们老了,还是当今的歌真不好听
李宗盛:现今音乐大多是垃圾 听众无辜变猪
民歌45,只盼望能与你相知相守
关于音乐欣赏的一篇文章
中国好声音及其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